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三國時期,有哪些是以少勝多的戰役?

在三國時期,有哪些是以少勝多的戰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三國”時期的戰爭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稱三大戰役。三大戰役是指三國時期發生的三個大規模著名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在三國三大戰役中,夷陵之戰是蜀漢和東吳的一場較量,此戰,蜀漢和東吳的兵力,都在5萬左右,也即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不過,就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來說,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在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兩到三萬的兵力,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而在赤壁之戰中,擁有20多萬大軍的曹操,卻敗給了只有5萬兵力的孫劉聯軍。那麼,問題來了,除了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還有哪些以少勝多的戰役呢?

一、逍遙津之戰

在三國時期,有哪些是以少勝多的戰役?

首先,按照時間先後來看,逍遙津之戰,也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逍遙津之戰,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名將張遼以八百將士硬擊東吳的十萬大軍,先後兩次大破東吳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當然,嚴格意義來說,在逍遙津之戰中,東吳確實有10萬大軍參戰,但是,就曹魏一方來說,卻不止張遼的800將士,彼時,在合肥城中,李典、樂進還擁有數千兵馬。當然,不管是數百人還是數千人,雙方的兵力都是十分懸殊的。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張遼率領800將士衝擊東吳的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在斬殺東吳猛將陳武之後,張遼繼續追擊孫權,如果不是手下拼死抵抗,張遼很可能就要俘獲孫權了。

二、興勢之戰

提到興勢之戰,可能一些人喜歡三國曆史的朋友會感到陌生。但是,提到這場戰役的雙方主帥——王平和曹爽,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了。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興勢之戰是指三國時期魏正始五年(244年),蜀漢軍於興勢(今陝西洋縣北)擊退魏軍進攻的一場戰役。在公元244年,曹爽已經架空了司馬懿,從而掌握了曹魏的大權。當然,相對於司馬懿,曹爽因爲缺乏戰功,所以在曹魏將士中缺乏一定的威望。在此背景下,公元244年三月,曹爽對蜀漢發動了興勢之戰。此戰,曹爽西至長安(今西安西北),與徵西將軍、都雍涼諸軍事夏侯玄統兵10餘萬,進攻蜀漢的漢中地區。

彼時,鎮守漢中地區的大將就是王平,並且,當時王平手中只有3萬兵馬,這和曹爽的10多萬大軍存在明顯的差距。在此背景下,王平沒有固守待援,而是據興勢拒敵,並多張旗幟,綿延百餘里,自己率軍在後,兼防魏軍分兵從黃金谷(興勢東)來攻。最終,曹爽率領的10萬大軍魏軍被阻於興勢,供給困難,牛、馬、騾、驢多死,兵疲意懈。在此之後,曹爽又遭遇了氣勢正盛的蜀漢大軍,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後,才成功回關中。由此,興勢之戰不僅是三國時期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也是古代以攻勢防禦取勝的一個典型戰例。

在三國時期,有哪些是以少勝多的戰役? 第2張

三、東興之戰

最後,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東興之戰,發生於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吳建興元年)十一月。在東興之戰中,曹魏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向東吳的東西兩個方向進擊。與此相對應的是,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爲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曹魏大軍。此戰,東吳名將丁奉雪中奮短兵,也即在漫天飄雪中,丁奉率領3000將士重創了曹魏大軍,幫助東吳取得了東興之戰的勝利。在公元252年,曹魏大將司馬昭因此戰的戰敗而被削去侯爵,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恪則因爲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所以在吳國的聲望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