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的布幣是如何製作的?又是如何在市場上流通的?

古代的布幣是如何製作的?又是如何在市場上流通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布幣,由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通於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代曾用於紡織的植物莖皮纖維品種多樣,其中以大麻、苧麻、葛的歷史最悠久,最爲普遍。《小爾雅·廣服》“麻、苧、葛曰布。布,通名也。”周代以來的葛麻織物都稱爲布。

一、古代布、帛的製作

在棉花大規模種植之前,民衆日常衣料主要是葛麻類植物類纖維製作的布。葛多生長在丘陵地帶,葛爲原料的織品在早期使用比較普遍,春秋戰國時期達到鼎盛。由於生長慢,產量低,加工費時,穿着生硬,且不能長久保存,在紡織性能和經濟價值方面均不如大麻和苧麻,所以慢慢被淘汰,在漢代時候就已經邊緣化了。大麻在我國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其纖維質雖堅韌,但粗硬、彈性差,不易上色,只能用來紡粗布。“因爲大麻的種植、加工比葛藤簡便得多,產量也大,商周及其後的很長時間,大麻纖維是需求量最多的紡織纖維。”

古代的布幣是如何製作的?又是如何在市場上流通的?

苧麻主要分佈在南方各地和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纖維堅韌平滑,拉力、耐熱、散熱和上染牢度都比較出色。苧麻織品已非常精緻,有的甚至可比擬絲綢。“商周至秦漢期間,苧麻的種植使用雖不如大麻廣泛……但是當時最主要的植物紡織原料之一。”葛麻作爲紡織原料,首先要製取纖維。古代分離、提取葛麻植物莖皮纖維的方法有直接剝取、漚漬、煮練、灰冶。這幾種方法不是並列共存,大致是發展演進關係。長時間段內主要依靠漚麻煮葛來實現植物莖皮纖維的製取。

漚麻煮葛之後,一般粘連成片,所以要用手指或尖銳物劈分,然後績麻紡紗。將麻纖維接續成紗,在先秦時期有首尾捻合相續和用紡墜。首尾捻合相續操作簡便,但是辛苦、效率低。較早的葛麻織物對牢度要求不高,所以用手工劈分績織的“扁紗”。人類要求技術進步,使得工具紡紗取代了直接手績。經考古資料證實,商、西周紡紗工具主要採用紡專。

防墜結構極爲簡單,由一輪杆和一紡輪組成,材料易得,製作方便,操作容易。《詩經·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瓦即防墜,女子出生後讓她玩弄,以便將來生活,可知當時使用防墜很普遍。要求更高,則使用強度大、美觀的“圓紗”,會要求使用紡車。成型的手搖紡車(沒有曲柄裝置)可能出現在戰國時期,兩漢時期普遍使用。織可分爲梭織和針織,先秦秦漢時期布帛的織造單指梭織。“梭織是通過經緯交叉成平紋、斜紋、鍛紋三大類及其變化類織物。”

古代的布幣是如何製作的?又是如何在市場上流通的? 第2張

相對於絲綢織物,麻紡布形式較爲單一,一般爲梭織平紋。中國古代織機按照有無踏板,經歷原始腰機、雙軸織機、綜躡織機三個階段。先秦秦漢時期可用於麻織的平紋織機按照時間順序可分爲原始織機、雙軸織機、主流斜織機(單蹤雙躡)。帛,古代絲織物的總稱。《說文解字·帛部》“帛,繒也。”《急就篇》“綈絡縑練素帛蟬。”顏師古注“帛,總言諸繒也。”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絲織品甚多,除內棺內裹紮屍體的衣衿外,還有竹笥內出土絲帛。竹笥外均有表明笥內物品的墨書木牌,有錦繒笥、綺繒笥、素繒笥、繡繒笥、帛繒笥、紺繒笥等。由此可見繒也是絲織品的總稱。戰國之前多以帛稱,秦漢以後多以繒稱。先秦秦漢時期絲織品種類繁多,《急就篇》爲史游所作漢學童學字之書,記載的是當時常見的絲織品。紈,素之輕細者,《說文解字》“紈,素也。”段注“白致繒也。”具體指細澤有光澤的素白絲織物。

絲,顏師古注“抽引精繭出緒者曰絲,漬繭擘之,精者爲綿,粗者未絮。今則謂新者未綿,故者未絮。”蠶絲細爲綿,粗爲絮。縑,《說文解字》“縑,並絲繒也。”段玉裁注“謂駢絲爲之,雙絲繒也。”《急就篇》顏師古注“縑之言兼也,並絲而織,甚緻密也……縑已練者,呼爲素白。”素,《急就篇》顏師古注“素謂絹之精白者。”練,《急就篇》顏師古注“練者,煮縑而熟之也。”未經練的生絲織品稱素。精練的熟絲織品稱練。按照從絲織物的組織結構來劃分,簡單組織的絲織品織法簡單、結構緊密,爲一組經線和緯線構成,素色無花紋,主要有縑、紗、絹、紈、縞、綈。複雜組織絲織品結構複雜,更注重紋飾,體現了當時絲織技術水平,有羅、綺、錦、組。飼養蠶、種桑、繅絲、織絲出現很早。

古代的布幣是如何製作的?又是如何在市場上流通的? 第3張

《禹貢》談東部幾州土產,絲織品是重點內容,《詩經》雅、頌裏諸多篇章提到蠶桑,荀子在《蠶賦》中總結了蠶的特點、習性和化育過程。可見春秋戰國時期養蠶種桑種,絲織有了很大發展,技術上有了長足進步。織造繒帛之前需要繅絲,將蠶繭中的蠶絲牽引出來,形成可用於織造的長絲。首先選繭、剝繭,然後煮繭、索緒將蠶絲抽引出來,最後經絡絲、並絲、加捻。煮繭是繅絲的關鍵,非常注重水溫和時間,所以需要經驗和技巧。繅絲工序複雜,需要經驗,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漢唐普及了帶橫動導絲機構和脫絞機構的手搖繅車……大大提高了繅絲效率。”

二、技術的進步

簡單組織絲織物,即平紋組織、平紋變化組織的絲織物對織機要求不高,複雜絲織物則相對複雜,要求多綜多躡紋織機、束綜提花機等複雜機型。古代用於紡織的植物莖皮纖維大麻、苧麻、葛種植範圍大,產量高,是民衆日常衣料的主要原料。相對於葛麻作物,桑樹對自然條件要求更多,從整體分佈來看無法超過葛麻作物。葛、麻的紡前處理分別採用煮、漚漬法,操作簡單方便。繅絲則工序複雜,需要經驗,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

工具紡紗先後經歷紡專紡紗法、小紡車紡紗法,紡專出現時間早,構造簡單,操作方便,由植物莖皮纖維的直接手績有直接關係。相對於絲綢織物,麻紡布形式較爲單一,一般爲梭織平紋,使用的機型較爲簡單。在比較植物莖皮纖維的織造和絲織之後可以發現,無論是技術還是獲取原料的便利程度,葛麻纖維的織造較爲簡單。在紡織技術沒有得到較大提高之前,帛的大規模生產是較爲困難的。兩漢時期的紡織技術相比前代有了全面的進步,隨着紡前纖維加工技術的進步、手搖紡車的充分運用,綜躡織機的發展,民衆有能力大規模織造麻織物和簡單組織絲織物。

古代的布幣是如何製作的?又是如何在市場上流通的? 第4張

漢代沿襲戰國時期的幅寬標準。漢代對於布帛的幅寬的統一要求是二尺二寸。馬王堆一號漢墓、三號漢墓出土的大多數絲織品幅寬在50釐米左右。幅寬需要考慮織造的效率、成本、縫製衣服的要求,並不是說越寬越好。二尺二寸成爲一個較長時期內織物的標準幅寬,“是經長期實踐檢驗的,是既方便織造又合於剪裁利用的布幅。”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長四丈爲匹。對布帛單匹長度也有所規定,只是交易時由於實際需要,並不都整匹交易,而是時常有所裁剪。周代由於商品交換和官營手工業的發展,用麻布的精粗,即標準幅寬內紗線的多寡來衡量葛麻織物的質量。《儀禮·喪服》鄭玄注“布八十縷爲升。”升亦稱稯、緵、總。《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於中免矣。”《漢書·王莽傳》“自公卿之下,一月之祿十緵布二匹。”《史記·孝景本紀》“令徒隸衣七緵布。”

《禮記·雜記上》“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緦”。布的規格以經密爲標準,七至九緵爲粗布,十緵布爲常制,十一至十二緵爲細布。十緵布即二尺二寸織物內有八百根經線,密度爲16根/釐米。不同品種的絲織品的疏密程度並不相同。複雜絲織品需要複雜的織機和專業的技術,並不是普通民衆所能擁有的技術和能力所能完成。這些精美的織物一般是由官方絲織業和有名的織造紡織造,供給上層人物享受,因此密度變化很豐富,沒有標準的規格。

結語

馬王堆1號西漢墓出土的素疏密程度很不一樣。較粗的經密55-75根/釐米,較密的經密164根/釐米。出土的素紗禪衣之紗,經密和緯密均爲62根/釐米。甘肅武威磨嘴子48號漢墓出土素色孔紗經密31根/釐米,緯密29根/釐米。因此複雜的絲織品不作爲貨幣使用交易,一般常作貨幣使用的是較爲簡單的織物。政府爲保證織物的質量,對織物的生產有着嚴格監管。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中爲保證產品質量,普遍採用“物勒工名”制度。長沙左家塘406號楚墓出土褐地矩紋錦的黃絹邊上墨書“女五氏”。馬山一號楚墓出土的衣物幅邊上有多處印文和文字。獨立私營的手工業也需“在器物製成後要署上自己的姓名才能將它出售出。”《禮記·王制》“布帛精粗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於市。”官府對市場上經常流通使用的織物有着質量上的嚴格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