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府兵制作爲古代兵制之一,它在唐朝如何達到鼎盛時期?

府兵制作爲古代兵制之一,它在唐朝如何達到鼎盛時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府兵制爲中國古代兵制之一,該制度最重要的特點是兵農合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府兵制作爲古代兵制之一,它在唐朝如何達到鼎盛時期?

府兵平時爲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隙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武器和馬匹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折衝府。由西魏權臣宇文泰建於大統年間(535~551),歷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趨完備,唐太宗時期達到鼎盛,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停廢,歷時約二百年。

府兵本泛指軍府之兵。北魏在六鎮起義後分爲東西魏。爲了與東魏相抗衡,西魏宇文泰於大統八年(542)把流入關中地區的六鎮軍人和原在關中的鮮卑諸部人編爲六軍。次年與東魏作戰,敗於洛陽邙山,損失很大。爲了補充和擴大隊伍,以後幾年不斷收編關隴漢人豪族的鄉兵部曲,選任當州豪望爲鄉帥。

大統十六年前,已建立起八柱國(大將軍)、十二大將軍、二十四開府(又稱二十四軍)的府兵組織系統。八柱國的設置乃模仿鮮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實爲全軍統帥,魏宗室元欣僅掛虛名,實際分統府兵的只有六柱國,也與周國六軍之制相符。

由於記載不詳和分歧,有關隋以前軍府組織的某些環節不清楚。據記載,開府“二十四員分團統領,是二十四軍;每一團,儀同二人”。但開府和儀同是共領,還是分領一軍;儀同是否獨立置府領兵;當時軍府是否指二十四開府,或應包括儀同府;史籍記載上:“初置府,不滿百”或“合爲百府”之說是否可信,史學界對這些問題存在着不同意見。

府兵制作爲古代兵制之一,它在唐朝如何達到鼎盛時期? 第2張

開府、儀同以下置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等分級督率,則是清楚的。隋代軍府有內府、外府(也就是內軍、外軍)之分,以驃騎將、車騎將軍爲長、貳,有時也設置與驃騎府並行的車騎府。煬帝大業三年(607)改稱鷹揚府,長官爲鷹揚郎將,副爲鷹揚副郎將(後改鷹擊郎將)。

府兵具有中央禁衛軍性質,番上宿衛的府兵“十五日上,則門欄陛戟,警晝巡夜;十五日下,則教旗習戰。無他賦役”。隨着中央集權制的加強,北周武帝建德二、三年間(573~574)改府兵軍士爲“侍官”,意思是侍衛皇帝,表明府兵是皇帝的親軍,不隸屬國。

同時,又廣募漢民入伍,免其服役。一人充當府兵,全家即編入軍籍,不屬州縣。軍人及其家屬居城者置軍坊,居鄉者爲鄉團,置坊主、團主以領之。這種軍民異籍的制度直到隋代才改變。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年(590)下詔:“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這是個劃時代的改變,標誌着兵農合一的完成,但府兵本身歸軍府統領的組織系統不變。

由於廢置不常,唐代軍府總數也有增減,較多時有六百三十三府(一作六百三十四府)。軍府遍佈全國,關內道多達二百六十一府,佔三分之一以上,依次爲河東、河南、河北、隴右,其它諸道多不過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嶺南)。這種佈局體現了居重馭輕,舉關中之衆以臨四方”的政治、軍事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