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的貨幣有哪些形式?白銀爲何成爲古代社會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古代的貨幣有哪些形式?白銀爲何成爲古代社會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們常說錢是身外之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在爲其而奮鬥一生。追逐金錢並非是一件俗氣的事,因爲從古至今,人們都是如此。那麼,古代的“錢”究竟長什麼樣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的貨幣有哪些形式?白銀爲何成爲古代社會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一、我國古代早期的貨幣形成

1、統一貨幣的出現

人類社會最早是沒有錢的,或者說是沒有貨幣的,大家都是以物換物,在交換的過程中,有些東西比較受歡迎,而且價值比較好計算,這就慢慢演變成了人類最早期的貨幣,其中以各類貝殼爲主。

這很好理解,如今我們都會用貝殼做裝飾品,美觀且辨識度高,民間的接受度很高。另外,貝殼堅硬,小巧便於攜帶,放的時間久了還不會腐敗,因此是作爲貨幣的不二之選。

此外,對於處在內陸文明的古代中國來說,貝殼是一種不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具有很強的稀有性,這就確保了在短時間內不會快速貶值。在我們古代的漢字中,有不少和金錢、財富有關的都帶有貝字旁,這就是因爲早期貨幣就是貝殼。

後來,社會生產力逐漸上升,貝殼作爲貨幣的功能就大打折扣了,這個時候就出現了金屬鑄造的貨幣,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金屬質地的貨幣種類就十分龐雜了,中原列國都有屬於自己的種類,比如刀幣、布幣、鬼臉錢等等。

秦始皇東出滅六國統一中原後,就把全國的貨幣形制進行了統一,即圓形方孔錢,這對於後世的影響很大,該形制一直沿用到了民國初年。

古代的貨幣有哪些形式?白銀爲何成爲古代社會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第2張

2、銅錢形制的確立

從秦朝到清朝的數千年時間裏,我國的古代貨幣形制主要有三種,分別爲銅錢、紙幣和銀。古代銅錢大家相對比較熟悉了,主要以圓形爲主,中間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孔。

不同朝代的時候銅錢的叫法不同,比如秦朝叫作“半兩錢”,而漢代的時候貫稱“五銖錢”等等,其中這個“五銖錢”沿用的時間相對較長,從漢武帝一直從持續到了唐高祖年間,前後共計700餘年,是我國曆史上使用時間最久的貨幣。

唐高祖時期對貨幣進行了一次改革,用新配方鑄造了“開元通寶”,這種貨幣有個獨特的地方,就是在背面有一個指甲大小的月牙紋,據說這還牽扯到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相傳後宮有一位妃子閒來無事拿着“新錢”的蠟樣觀看,一個不小心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指甲痕,工匠們以爲是有意爲之,也不敢怠慢,於是就按照這個形制進行了鑄造,此後唐代開元通寶上面也就有了這樣一個獨特的紋路。

不過後世歷史學家認爲,此貨幣上的月牙紋,很有可能是受到西域波斯等國普遍使用在貨幣上的星躍文影響而形成的,因爲唐朝是一個受西域文化影響較大的朝代。從這個時期開始,後世歷朝歷代所鑄造的銅錢,都被稱之爲某通寶或者某元寶,沿用了1300多年的時間。

古代的貨幣有哪些形式?白銀爲何成爲古代社會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第3張

二、封建時代後期的主要貨幣

1、紙幣的缺點

我國貨幣史上最後一種純帝制的銅錢,是北洋頭目袁世凱在復辟時鑄造的“洪憲通寶”,進入民國之後,福建內部還發行過一種叫作“福建通寶”的貨幣,爲了區別於封建時代的銅錢,這種貨幣在鑄造的時候採用了圓形圓孔的造型,屬於比較特殊的一種。

古代銅礦的開採能力是很有限的,而市場上對錢的需求量又大,因此在銅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錢荒”的問題,有的時候朝廷不得不使用鐵錢來進行補充,這種“奇葩”的貨幣斷斷續續持續存在了五、六百年的時間。

古代的時候也出現過紙幣,比如宋朝的“交子”、元明兩代的“寶鈔”等,但是古代沒有對應的紙幣髮型儲備機構和機制,因此缺乏信用擔保,往往最後會淪爲廢紙,清朝吸取教訓,對於紙幣的發行很保守,清前期幾乎沒有紙幣出現。

在宋朝之前,銀子是基本不作爲貨幣在市場上流通的,而且兩宋的銀子保有量也很有限,像我們在電視劇裏看到人們用銀子做交易的現象,實際上是在明朝之後纔出現的。

2、銀子成爲“主流貨幣”

銀子之所以能夠成爲主要流通貨幣,大慧認爲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明朝前我國對銀礦的開採十分有限,想用銀子也苦於手頭無貨。

明朝時期,伴隨着新航線的開闢,來自美洲大陸的大量白銀流入中國,這就爲白銀成爲主流貨幣創造了條件,有學者估算,有明一朝,海外流入國內的白銀總量大約在14000噸左右,這是當時本土產銀兩的近10倍之多。

古代的貨幣有哪些形式?白銀爲何成爲古代社會最主要的流通貨幣? 第4張

其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帶動了商品經濟,這就需要大量的貨幣來進行結算,而白銀的購買力明顯是要好過銅錢的,更適合在大宗商品交易的時候使用。

其三,從明朝開始,國家層面的貨幣政策發生了改變。明朝初年雖然也有段時間禁用銀子而改用了紙幣,但是因爲紙幣本身不具有很強的保值性,因此朝廷不得不快速解除禁令,到了明朝中後期,在張居正等改革派的作用下,朝廷開始鼓勵使用白銀作爲結算貨幣。

在上述三條原因的影響下,白銀正式成爲我國古代社會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並且很快形成了“白銀爲主,銅錢輔之”的成熟貨幣體系,此後沿用到了清朝晚期,因此,我們也可以稱明、清兩朝爲我國曆史上的“白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