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幽州的劉守光爲什麼敢稱帝?背後哪些因素

幽州的劉守光爲什麼敢稱帝?背後哪些因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幽州的劉守光爲什麼敢稱帝?背後哪些因素,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此前的幽州,是劉仁恭、劉守光、劉守文父子三個人分庭抗禮的格局。

後來,他們父子三個火併得一塌糊塗,先是劉守光軟禁他的父親劉仁恭,再後來就是劉守光火併了自己的哥哥劉守文。

這種事,雖然說起來有點滅絕人倫,但是在政治舞臺的絕頂爭鋒中,這實在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最經典的就是,李世民也是逼父殺兄上位的。

幽州的劉守光爲什麼敢稱帝?背後哪些因素

劉守光通過這樣的方式奪取控制權後,幽州似乎進入了全盛時期。因爲在這殘酷的火併中,幽州的中央集權也隨着加強了。

總的來說,天下紛爭的海選階段已漸漸結束,現在留在舞臺上的選手,都是通過一路火併,才得以繼續留在上面的。

他們此前的一路火併,淘汰了衆多與他們競爭的對手,也對自己內部進行了一系列殘酷的清洗。

因爲劉仁恭(劉守光的父親)一系喪失了話語權,所以這一系的所作所爲,自然是醜態百出。更主要的是,他們的所作所爲,自然也就完全不可理喻。

關於劉仁恭的所作所爲,我在前面作過一系列分析,總的來說,那就是國際政治舞臺上,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道義、朋友的真實寫照。

在那種亂世中,誰也不比誰光彩,僅僅是劉仁恭把最後修成正果的李克用玩得要死要活,所以才變成了不可理喻的丑角。

如果劉仁恭一系最後統一了北方,這段歷史肯定會完全改寫的。但是很不幸,劉仁恭一系此時已到了滅亡的邊緣。

劉守光(劉仁恭的兒子)之所以被淘汰出局,直接原因就是因爲他要稱帝,隨後被晉、鎮、定三方聯軍給滅掉了。

劉守光爲什麼要稱帝呢?在傳統史書中,自然是因爲他膨脹了。但是,對於類似的解釋,我通常都是不予採納的。

第一、出現這種事的概率本身就很小,因爲亂世中的大佬,本身都有着過人的智商、意志、勇氣、經驗,更有強大的團隊協助,他們即使犯錯,也不會犯極盡低級的錯誤。

第二、如果我們看歷史,一味相信這種內容,那我們看歷史,和看英雄傳奇有什麼差別呢?因爲看這種歷史,除了滿足大家廉價的優越感之外,估計不會有別的收穫。因爲類似的歷史看多了,給我們的感覺恐怕就是,只要我們不膨脹,穿越回古代就能如何如之何了。

話說,晉(李存勖)、鎮(王鎔)、定(王處直)三方,雖然聯手打敗了朱溫的進攻,但是有一個明擺着的危機卻是,朱溫依然擁有絕對的優勢。

此時的朱溫,佔據河南、山東兩省全境,更佔據着陝西大部分地區,還佔據着山西的河中、河北的魏博。

而現在李存勖、王鎔、王外直、劉守光四個人只是佔據着河北、山西兩省大部分地區。關鍵是,這四股力量一直還勾心鬥角。如果這樣下去,他們被朱溫逐個擊破的命運,似乎是難以避免的。

所以,這四股力量結成聯盟,成爲一種當務之急。否則,面對朱溫的進攻,他們之間不能實現有效的協作,本身就是危險的,如果某一方在關鍵時候,突然在後面給使壞,就更不用說了。

大家既然想結成聯盟,就需要一個盟主。問題是,誰當盟主呢?

按理說,李存勖勢力最大、而且整個集團充滿了朝氣,更主要的是,他剛剛幫助鎮定二州渡過難關。從這層意義上,李存勖最有機會當盟主。

但是讓這樣的李存勖當盟主,對鎮定二州,恐怕就是前門驅狼後門入虎罷了。

鎮定二州雖然作爲老牌軍閥,但是在天下紛爭漸漸進入半決賽的背景下,鎮定二州顯然成爲周邊三大強藩的獵物。

樑國的朱溫虎視眈眈鎮定,鎮定聯合晉國李存勖,打敗了朱溫的進攻。

問題是,李存勖絕不是活雷鋒,他幫助鎮定的目的,其實也是爲了尋找機會兼併鎮定。在這種背景下,鎮定自然會有意無意地想聯合幽州劉守光制約李存勖。

總的來說,現在的鎮定二州,就是標準的在三個雞蛋上跳舞,哪個雞蛋踩曝了,他們也承受不了。

對於劉守光成爲晉、燕、鎮、定四方盟主的原因,傳統史書說得非常含糊,而且也非常莫名其妙。

話說,朱溫進攻鎮定二州時,劉守光一直坐觀成敗。當晉、鎮、定取得柏鄉大捷後,劉守光就狂妄地想凌駕於晉、鎮、定之上。而晉、鎮、定看到劉守光這種可笑的行爲,自然是不屑一顧,但是爲了讓劉守光更瘋狂一些,所以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其實呢,劉守光能成爲晉、燕、鎮、定四方的盟主,大約是這樣的。

在打退樑軍的進攻後,劉守光就向李存勖、鎮、定三方發出聲明,總而言之,我們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避免被朱溫逐個擊破。所以,我們應該建立某種聯盟。

劉守光的類似聲明中,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利誘,總而言之,我們大家合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第二層意思顯然是威脅,總而言之,你們不與我合作,等樑軍進攻你們的時候,我也無法確定自己會做出什麼事。

當然了,在此過程中,劉守光也會派人給鎮、定二州分析利害關係。總而言之,你們和李存勖靠得越來越近,無非是趕走了朱溫,來了李存勖。關鍵是,朱溫一夥好歹也是咱們同類人,李存勖一夥是異族啊。

面對劉守光這種行爲。李存勖非常生氣,因爲我們剛剛幫鎮定打敗樑軍,你現在跳出來,想撿現成便宜,還離間我們和鎮定之間的關係?

幽州的劉守光爲什麼敢稱帝?背後哪些因素 第2張

但是,面對劉守光的這種建議,李存勖顯然無法拒絕。

首先,如果不能和劉守光建立一定的合作關係,在樑晉爭霸的背景下,劉守光在背後瞎搗亂,那可真是要命的事。

其次,鎮、定二州雖然一再表示看不起劉守光的爲人,也表示敬重李存勖的義薄雲天,但是話裏話外,顯然也希望李存勖接受劉守光當盟主的事實。

在這種背景下,劉守光取得了晉、燕、鎮、定四方聯盟的盟主。

我爲什麼要做這樣的推論呢?

因爲在這種推論中,沒有一個主角的腦袋讓驢踢過;而且也沒有一個主角的選擇,會看起來非常莫名其妙。整個事情的形成,也比較符合情理了。

當然了,有人會說,你這是標準的歷史發明。問題是,真如傳統歷史所看,那劉守光的腦袋肯定就是讓驢踢過了,而且整個過程,也未免太不合情理。

當然了,如果我們看歷史,只是爲了滿足廉價的優越感,那我們不妨就相信,歷史上的大人物,許多時候就是因爲膨脹才失敗的;甚至還可以添油加醋地繼續渲染他們的膨脹。我們這樣寫的時候,還可以振振有詞地說,這都是有史料根據的。

問題是,我覺得,我們這樣看歷史,和看英雄傳奇沒有任何差別。因爲看這種歷史,我實在不知道大家能學到什麼。

因爲這樣看來看去,我們恐怕就是會爲歷史人物的智商、道德、能力着急,因爲看這種故事,我們難免會想,如果我們穿越回去,肯定比他們強多了。

問題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與一些稱霸幾條街、幾個村的牛人相比,真有這種自信嗎?大部分人估計是沒有的。

如果事情只是發展到,劉守光成晉、燕、鎮、定四方盟主的階段,我們實在不能說,劉守光有什麼明顯的錯招。至少,不知道後來的結果,誰也不敢說劉守光一定會敗。

但是劉守光取得四方聯盟首腦的目的,絕不是聯合大家對抗朱溫,而是想借此機會,先把鎮、定二州先兼併了。

鎮定二州雖然是老牌軍閥,但是在爭霸戰打到半決賽時,他顯然成爲晉、燕、樑三方虎視眈眈的獵物。

樑國朱溫想吃下鎮定,結果惹得鎮定叛亂。於是偷雞不成,反而蝕了一把米。

晉國李存勖自然也想吃下鎮定,只是李存勖的吃相比較好一些。所以與鎮、定的關係,還維持着表面的友好。但是,鎮定顯然也害怕被李存勖吃掉,所以就通過幫助燕國劉守光當盟主的方式,去壓制一下李存勖。

劉守光取得了盟主的地位,難免也想趁勢把鎮、定先吃下去。只是吃相太難看,又把鎮、定再次逼向了李存勖一邊。

從這層意義上,劉守光的行爲雖然是錯誤的、而且是失敗的,但是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劉守光稱帝,相當於對李存勖、王鎔、王處真說,咱們組成五嶽聯盟,雖然有助於對抗魔教,但是把五嶽聯盟變成五嶽派,更有助於對抗魔教。

劉守光這種要求一經提出,當時就惹得晉、鎮、定三方集體反對,因爲大家接受這種要求,就算能躲過被朱溫兼併的命運,卻有可能讓劉守光一步步把他們兼併了啊!

劉守光提出這種要求,多少有點利令智昏了。因爲這意味着,他與晉、鎮、定三方的矛盾難以調和了。

不過在當時的情景下,劉守光的這種選擇,也未必完全離譜。因爲當時樑國朱溫的威脅太大,如果晉、鎮、定敢與劉守光翻臉開戰,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但是事已至此,晉、鎮、定三方,自然願意冒着被朱溫撿現成便宜的危險,也不會接受劉守光這種要求。

總而言之,狼膽大虎膽小,你不怕被朱溫撿了現成便宜,我們也不怕。總而言之,你敢步步進逼我們,我們就敢硬碰硬地回擊你。

大家類似的行爲,雖然看起來有點可笑,但是一點也不可笑。對此,只要看看民國曆史上,面對列強的虎視眈眈,各地軍閥大打出手就可以知道了;至於看看他們爲了在內戰中勝利,都不惜引狼入室就可以知道了。

劉守光一看他們不服氣,就與朱溫達成某種密謀,總而言之,咱們聯手先打一場淘汰賽。

山西、河北幾大軍閥玩到這種境界,對朱溫來說,那是非常巨大的好消息。因爲,晉、鎮、定、燕四方開戰,朱溫勢力擁有壓倒優勢,趁勢北上,這怎麼看,也是統一天下的機會啊。

但是很不幸,朱溫已過了時來天地皆同力的階段,所以這種良機擺在面前,朱溫竟然無法把握。因爲此時的朱溫重病在身,後來朱溫雖然抱病大舉北上,但是在關鍵時候,突然病得實在支撐不住了,於是只能撤軍。

從某種意義上,這是李存勖一生最危險的時刻之一,而且最後完全是靠幸運躲過了這一劫。

曹操在官渡之戰時,聽到孫策要大舉進攻他,只能把一切期冀於東吳會出事,而且東吳真的出事了。

李存勖大舉進攻幽州劉守光,面對朱溫隨時可能背後捅刀,也只能把一切期冀於朱溫那裏會出事,而朱溫那裏真的出事了。

要知道,面對樑、燕南北夾擊,李存勖似乎是看不到勝算的。至少,如果不發生意外,李存勖的勝算,那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李存勖一舉兼併了幽州。

當然了,李存勖兼併幽州後,整體實力,與朱溫一系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好消息,依然不斷傳來,於是李存勖勢力不斷長漲,最後終於有資格和朱溫一系展開大決戰了。

行文至此,再說幾句後話。

樑晉爭霸戰進入最後階段時,李存勖依然存在巨大的危機,因爲契丹崛起了。

契丹崛起後,很快成爲中原王朝一百多年的噩夢,直到女真崛起,這種噩夢纔算真正結束,當然了,更大的噩夢卻開始了。

李存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與樑帝國展開大決戰的。當然很幸運,李存勖一場豪賭,迅速滅亡樑帝國,北方統一了。

當然了,後唐時代的契丹,與後來的契丹,還是不能相比的。對此,我們只要知道兩個基本事實就可以了。

耶律阿保機的弟弟,與耶律阿保機爭奪皇位失敗後,逃到後唐申請保護;耶律阿保機死後,耶律阿保機的長子在皇位的競爭中失敗,也逃到了後唐申請保護。

相關內容的存在,本身就證明,契丹的中央集權還遠沒有成熟;在這種背景下,他對中原王朝的壓力,自然遠遠弱於後來。

從某種意義上,這也算中原王朝的幸運。如果契丹的中央集權早一步完成,中原王朝處於諸侯爭霸的階段,可能會輸得更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