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背後有哪些因素?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背後有哪些因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北魏孝文帝的一些故事,歡迎閱讀評論。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趁着南朝齊國武帝逝世的消息,便決定派遣大軍南下攻擊南齊。

不過,此項戰爭計劃卻只是孝文帝進行遷都、改革的一個分支 爲什麼這麼說呢?

當時,北魏軍隊經過連夜行軍後,早已疲憊不堪。並且由於適逢大雨,造成野戰部隊和後方輜重部隊的間隔距離越拉越大。

最終,一幫文武將官才極力說服孝文帝放棄南下進攻南齊,否則很容易遭遇大敗。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背後有哪些因素?

當然,這也正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內心真實想法,最終他也就同意了文武將官的要求。但是,他便提出了一個額外的條件,就是必須遷都洛陽。

雖然說,文武將官們的大批家眷主要集中在平城城內(北魏舊有都城),一旦遷都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有家眷也要從平城遷到洛陽。

但是,相對於如此激進攻擊南齊來說,遷都洛陽似乎也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最終,北魏的羣臣幕僚大多同意了孝文帝的遷都政策,但是遷都洛陽並不意味着戰事的減少,並且因爲離南方政權更近,雙邊爆發的軍事衝突數量也大幅度提升。

其實,很多人認爲孝文帝遷都洛陽只是漢化改革的其中一部分。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背後有哪些因素? 第2張

但是,究其深層次原因來說,遷都洛陽更大程度上並不和融入中原文化有關係。當然,有人直接會將孝文帝此前進行的改漢姓、穿漢服等措施來論證。

不過,說實話,這幾項改革措施恰恰又是最激進的革新點,實際的社會價值意義並不大,甚至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還會激起部分鮮卑人和中原人的對抗心理。

同時,正是過於激進的改革措施,也才埋下了北魏分裂成西魏、東魏的王朝隱患。

其實,孝文帝遷都洛陽更大程度上是爲後期的戰略計劃轉移服務的,我們直接從洛陽到南方政權經濟腹地乃至建康都城沿線城市就可以看出諸多端倪。

首先,先來說說平城都城時代,北魏立國建都城時便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北魏建國初期,其面臨的強敵非常多(燕國、夏國、柔然),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一帶,此時北魏的南方敵人並不多。

所以,當時的北魏朝廷爲應對國家戰略形勢,其纔會在一個階段內將都城設置在平城,也就是在現今的山西大同一帶。

不過,隨着多代北魏君主的不懈努力,終於將北方一帶全部統一,但是此時轉兵進攻南方的勁敵卻顯得力不從心了,主要還是從平城到建康一帶的兵源戰線拉的太長,不適宜以平城爲起兵點進攻南方政權。

假如說北魏軍隊從平城出兵,大軍要先後經過太原、上黨,在渡過黃河以後才能進入突擊建康的前沿陣地——洛陽。

此時,僅從平城到洛陽地區,北魏大軍就已經複雜行軍近1500餘里路了(如果從洛陽起兵,勢必會減輕軍隊的),也就是說連續幾日行軍,在消耗士兵的有生戰鬥力後 大批軍隊很有可能無法完成南擊齊國的軍事任務。

同時,在北魏統一北方後,其還是和南方政權爆發了不少戰爭。雖然說北魏憑藉強大的軍力優勢確實在作戰中具有壓制作用,但是因爲兩地的攻擊距離過於遙遠,導致北魏軍隊的指揮鏈條出現諸多困難。

大多數情況下,北魏的前後軍種搭配不當、軍需調控不當等問題會使軍事作戰任務往往半途而廢。

簡單來說,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的目的十分純粹,便是希望以遷都洛陽鞏固南方的邊疆陣地,致力於將洛陽發展成爲攻擊南齊(乃至後期的宋、樑)的軍事橋頭堡,這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做法。

不過,很可惜的是,雖然說後面北魏確實將都城遷移到了洛陽,但是實際上在多次進攻南齊的軍事作戰中往往都會慘遭失敗。

由此,以至於在後期的發展過程中,孝文帝的部分改革措施甚至成爲了保守集團的攻擊點。

最終,北魏也被撕裂爲東魏和西魏兩個國家!

當然,也正是從遷都洛陽開始,北方政權便想用短、平、快的用兵線路出發,由此達到戰線持續南移的作用。

或者說,北魏也直接可以獲得相應的戰局優勢,甚至爲後來隋朝蕩平陳朝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