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失去潞州,對朱溫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失去潞州,對朱溫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失去潞州,對朱溫產生了多大的影響?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稱帝前後,對朱溫的利好消息按說是非常多的。

第一、朱溫稱帝前兩年,淮南楊行密死了。

關鍵是,楊行密的兒子也缺乏駕馭手下大佬的能力,朱溫稱帝后僅一年,楊行密的兒子被就自己手下的大佬火併了。於是淮南進入大佬聯合執政的階段,隨後自然是內訌不斷。

第二、朱溫稱帝那一年,幽州劉仁恭被自己兒子劉守光火併軟禁了。

劉守光軟禁了自己的父親劉仁恭,卻無法控制自己哥哥劉守文。於是劉守光佔據幽州,與佔據滄州的劉守文開始火併。

對朱溫更有利的消息是,滄州劉守文害怕兩面受敵,於是在魏博羅紹威的遊說下,選擇了向朱溫稱臣。

第三、朱溫稱帝后一年,山西李克用死了。而且因爲李克用集團大佬林立,所以從各種跡象去看,隨時可能發生大火並。

當時的樑晉之間,爭奪潞州的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晉王李克用突然死了,讓誰去看,晉國失去潞州也沒有什麼懸念了。

失去潞州,對朱溫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用英雄史觀去看,都不用說別的,就是李克用這種不可或缺的人物突然死亡,就足以讓晉國如同天崩地裂一般。

就是用現實的政治博弈角度去看,晉王李克用一死,圍繞李克用繼承權之爭,肯定無法抑制。

李克用死時,就把李存勖託孤給了一個太監。

大家沒有看錯,李克用死時,就是把李存勖託孤給了一個太監。如果李克用一系此時崩了盤,肯定誰也會認爲,李克用腦袋讓驢踢了:都什麼年代了,他還把兒子託孤給一個太監?

李克用死後,李存勖無論從威望、實力,都非常有限,所以他的叔叔、哥哥們,都不把他當回事。他們或是與李存勖分庭抗禮,或是處處給李存勖使絆子。

初,武皇獎勵戎功,多畜庶孽,衣服禮秩如嫡者六七輩,比之嗣王,年齒又長,部下各綰強兵,朝夕聚議,欲謀爲亂。及帝紹統,或強項不拜,鬱郁憤惋,託疾廢事。

存勖的叔叔李克寧,在人們的慫恿下,更是野心勃勃地想取代李存勖。

會李存顥以陰計幹克寧曰:“兄亡弟立,古今舊事,季父拜侄,理所未安。”克寧妻素剛狠,因激怒克寧,陰圖禍亂。

面對此情此景,李存勖也一度得表示要把晉王之位讓給李克寧。

崩,莊宗告於克寧曰:“兒年孤稚,未通庶政,雖有先王之命,恐不足以當大事。叔父勳德俱高,先王嘗任以政矣,敢以軍府煩季父,以待兒之有立。”

更可怕的還在於,正在前線打仗的高級將領,在這種背景下,也牽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站隊?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他們一個勁以前方軍事吃緊,就拒絕回京城表態,估計也是個麻煩事,因爲這很容易讓人懷疑,他們想趁李克用之死有所異動。在這種背景下,前線的周德威也回到了晉陽。

四月,命德威班師。時莊宗初立,德威外握兵柄,頗有浮議,內外憂之。德威既至,單騎入謁,伏靈柩哭,哀不自勝,由是羣情釋然。

面對此情此景,誰也得承認,上天依然非常眷顧朱溫。因爲這種機會實在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從哪個角度來說,也絕對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很不幸,朱溫已過了時來天地皆同力的階段,所以這個好消息傳來了,朱溫卻是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簡單地看,這是一個朱溫趁勢奪取潞州的好機會。但是朱樑的軍隊也感覺疲憊極了,關鍵是,朱溫現在最擔心的問題是,關中會不會出事?

諸將以爲李克用死,餘吾兵且退,上黨孤城無援,請更留旬月以俟之。帝從之,命增運芻糧以饋其軍。劉知俊將精兵萬餘人擊晉軍,斬獲甚衆,表請自留攻上黨,車駕宜還京師。帝以關中空虛,慮岐人侵同華,命知俊休兵長子旬日,退屯晉州,俟五月歸鎮。

在你控制力非常充分時,你控制的地方越大,你所擁有的力量就越大,因爲這意味着你擁有的資源就越多。

但是在你控制力虛弱時,你擁有的地方越大,你揹負的東西就越多,因爲這樣多的地方,哪個地方也是需要你操心的。你一個地方操心不到,就可能引發連鎖的危機。

朱溫開始走下坡路,就是因爲在藩鎮力量非常容易成長的時代,朱溫佔據的地方越來越大,卻不能很好的消化。在這種背景下,朱溫等於自己揹負了太多的東西與對手作戰。

總的來說,朱溫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大,而這些地方也有不斷藩鎮化的傾向,在這種背景下,朱溫對內部的控制越來越緊張。

在這種背景下,朱溫擁有的資源表面上是李存勖的好多倍,但是真正能用於樑晉爭霸的力量有多大,卻實在不能高估。更主要的是,隨着朱溫不斷加強內部的控制,引發的內部叛亂,就常常會讓朱溫焦頭爛額。

後來李存勖突然崩盤,也是因爲類似的原因。

失去潞州,對朱溫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第2張

從某種意義上講,五代統治者的最大危機,並不是外部,而是內部。所以,不論誰當皇帝,也難以改變輪流坐莊的事實。

最後,趙匡胤接管帝國後,最先乾的事,也不是打擊外敵,而是去削藩。當然了,經過前輩們一代代的努力,趙匡胤削藩進行的相對很順利。

趙匡胤削藩後,纔開始去制訂統一天下的計劃,而且就是在此基礎上統一天下成功了。

當然了,面對後來宋帝國的被異族欺負,許多人常常認爲,這就是因爲宋帝國對將領有太多的限制。

實際上,這是因爲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中原王朝生產力遙遙領先的時代結束了,以中原王朝當時的處境,換成漢唐時代,估計也免不了會被外族欺負;至於換成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就更不用說了。

在秦朝,長城以北地區就從來沒有實現過統一,那裏就是處於部落聯盟狀態,所以還不存在強大的政權和統治者。

到了漢朝,長城以北開始強大,於是我們在史書中終於看到強大的政權名稱、強大的統治者名字。但是西部地區呢?顯然還處於落後的地區,至少中原王朝來自西部的威脅並不明顯。

但是到了唐代,青海、青藏、西域也都出現了強大的政權。從此以後,中原王朝北部、西部都開始面對強敵了。

到了宋代,中原王朝開始受到北部契丹、西部吐蕃、南部大理的威脅。

到了明代,中原王朝竟然開始面對來自海上的力量威脅了。

總的來說,宋代的衰弱,大約就等同於現代歐洲的衰弱;遙想當年歐洲遙遙領先於世界。

歐洲幾大強國,隨便派一支軍隊,就可以縱橫亞洲、美洲,但是越往後,歐洲的這種優勢越不明顯。這是因爲歐洲衰弱了嗎?顯然不是的,僅僅是因爲亞洲美州崛起了。

長城以北出現帝國,是五代中後期的事。

這件事,絕對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要知道,稱帝絕不是自娛自樂的事,這意味着相關地區的政治經濟高度成熟了。而這種成熟,對中原王朝來說,實在是一種說不出的威脅。

比如,匈奴、突厥佔據優勢時,所有的目標就是掠奪財物美女,很少一心奪取高度成熟的農業文明地區,但是契丹、女真、蒙古和後金則不同。

如果隋末天下大亂時,突厥的文明程度與契丹類似,那李淵父子的結局,與石敬瑭恐怕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因爲李淵父子在起兵時,也是向突厥借兵,只是突厥的文明程度比較低,所以不具備統治高度成熟的農業文明地區,所以中原王朝用金錢美女,就能把他們打發走了。後來,安史之亂後,大唐向回紇借兵也是類似於此的。

當然了,西漢末年、東漢末年,如果匈奴也如契丹一樣強大、文明程度也如契丹一樣高。劉秀、曹操之類的人,恐怕也都難免和石敬瑭一樣無奈。

因爲整個中原王朝遍地割據政權,內部火併的無休無止,他們拿什麼拒絕強大的異族的不平等條約呢?

如果五代時,契丹的文明程度與滿清類似,那石敬瑭的結局,恐怕也和吳三桂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爲吳三桂開始也是想成爲石敬瑭的,問題是,你以爲石敬瑭那樣容易當?你實力不夠,想當石敬瑭,也是一種奢望。

如果在明帝國後期,哪個人敢說,自己能像石敬瑭那樣割地保平安,我們回看歷史,肯定會認爲他是漢民族的大救星。

甚至而言,在當時背景下,哪個人敢說,自己能像秦檜那樣求和成功,我們回看歷史,肯定也會認爲他是民族英雄。

問題是,這些都是奢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策,迅速推廣到了整個大江南北。

總的來說,隨着中原王朝之外的野蠻民族,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中原王朝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了。

用英雄史觀解釋歷史,最大的好處,就是這樣解釋歷史非常簡單,而且容易滿足人們的廉價優越感。

最簡單而言,朱溫開始爲什麼會一勝再勝呢?因爲朱溫當時英明神武;後來爲什麼會一步步走向衰落呢,因爲他稱帝后變笨了。

再簡單而言,李存勖開始爲什麼會一勝再勝呢?因爲李存勖當時英明神武,後來爲什麼會突然失敗呢,因爲他勝利後變笨了。

其實,在分析黃巢的成敗時,傳統史書常常也是這種論調。總而言之,黃巢開始英明神武,所以率領一羣烏合之衆,挑翻了大唐帝國;後來稱帝變笨了,於是一步步走向了衰落。

這樣一解釋歷史,讓人感覺歷史變得非常簡單起來。更主要的是,這樣一解釋難免會讓人感覺,如果自己穿越到那段歷史裏,肯定那些牛人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爲突然變笨,我們處於他們的位置上,肯定比他們幹得好。

看五代史時,我總感覺,黃巢、朱溫、李存勖都是好死不死。因爲他們在該死的時候死了,人們在解釋這種歷史時就比較簡單了,因爲他們神功無敵,所以一勝再勝;他們一死,他們的集團就開始衰敗了。

這樣一解釋歷史,就容易給人們足夠多的想象空間,總而言之,他們不死,就能如何如之何。問題是,他們多活了幾年,人們只能用他們突然變得蠢笨來解釋他們的失敗了。

當時的朱溫實際上控制了三個版塊,中原(現在的河南、山東兩省)、河北、關中。朱溫牢牢控制的版塊,實際上只是中原,河北、關中一直存在不穩定的因素。

在這種背景下,朱溫與山西的李克用一系相爭時,其實一直存在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因爲類似的原因,所以朱溫一邊與山西李克用一系作戰,一方面還得擔心河北、關中出現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朱溫聽到李克用死亡的消息後,第一念頭竟然不是趁勢全力奪取潞州,而是思考,關中會不會在關鍵時候出現問題。

於是,在這個關鍵時候,雖然許多人都勸朱溫,應該集中力量把潞州奪過來,但是朱溫卻不敢集中力量大舉進攻潞州。

朱溫不願意這樣冒險,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從情理上判斷,李克用死後,以李克用集團大佬林立的格局,就算不會在內訌中分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很難恢復到從前的狀態。在這種背景下,朱溫自然認爲穩紮穩打就可以奪取潞州,何必冒險強攻呢?

夾寨奏餘吾晉兵已引去,帝以援兵不能復來,潞州必可取,丙午,自澤州南還;壬子,至大梁。樑兵在夾寨者亦不復設備。

問題是隨後的結果,卻是讓朱溫想也沒有想到的。因爲李存勖在張承業的支持下,迅速火併了自己的叔父李克寧,統一了內部。

接下來的事,就是更讓朱溫想也沒有想到。因爲李克用死後,僅僅三四個月,李存勖就親自率軍殺到潞州戰場;這種強有力的反擊,實在超出了朱溫的想象,事實上,就是李克用活着,也未必敢這樣奮力反擊朱溫。

此時的朱溫,似乎已過了時來天地皆同力的階段,所以李克用死亡,這種絕對有利的消息,帶給朱溫的竟然是一種災難。

如果李克用活着,朱溫肯定不敢對潞州戰場掉以輕心,在這種背景下,李克用一系絕不敢這樣全力救援潞州,因爲主力對主力的決戰,通常是力強者勝,力弱者敗,李克用處於絕對劣勢,絕不敢這樣豪賭的。

但是,李克用死了,朱溫難免會掉以輕心的,而李存勖整合內部的速度實在太快了,快的誰也不敢相信。在這種背景下,李存勖決定豪賭一把,而全部的賭注就是押在朱溫絕不會相信,晉國內部會這樣迅速整合完畢。關鍵是,李存勖還賭勝了。

面對這種突然而至的失敗,朱溫並沒有怪罪手下,因爲這是他戰略失敗的結果。在這種背景下,朱溫說了一句經典名言,生子當如李亞子。

這一仗,嚴格的說,對朱樑帝國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損傷。

因爲這一仗勝利,李存勖僅僅是解了潞州之圍。雖然在取得這種勝利後,李存勖一度想擴大戰果,但是因爲樑軍統帥也不是白給的,所以整個軍事行動,維持了二十多天,李存勖終於感覺沒有擴大的希望,於是就終止了。

但是這場勝利,顯然成爲樑晉爭霸戰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首先,這場勝利,李克用一系出現了強大的統治核心。因爲在李存勖初登大位時,各種懷疑、反對的力量一直存在,但是李存勖上位僅僅三四個月,就用事實證明了,李克用並沒有死,生兒子就應該生李存勖這樣的兒子。

其次,人們難免會有意無意發現,朱溫的戰略進攻階段,似乎也到了盡頭。因爲李克用死後,朱溫竟然無力藉機一舉攻克潞州,相反讓李存勖反手一擊,再也無力組織起強大的進攻了。這讓朱溫的反對者,似乎更有信心了。

而從此以後,等待朱溫的,就是統治範圍內的力量,一環接一環地脫離朱溫而去。等脫離朱溫集團的力量越來越多時,樑晉爭霸戰的局勢就開始逆轉了。

嚴格的說,潞州之敗,對樑晉爭霸戰的影響並不大。

李存勖在潞州一線大敗樑軍,只是解了潞州之圍。此時樑晉之間的力量懸殊對比,並沒有得到任何改變。

此時,李存勖還是僅僅佔據着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區,要知道此時山西的河中地區,還控制在朱溫手裏。

而此時的朱溫,顯然佔據着河南、山東全部。而陝西大部分地區;河北省的鎮、定、魏博也在朱溫的勢力範圍內;當然了朱溫還佔據着山西、安徽部分地區。

單從力量對比去看,雙方實力真可以用懸殊來形容。

所以,在潞州一線大敗後,朱溫依然保持着從容自信,因爲他保持着從容自信,所以纔會說出生子當如李亞子的豪言。總而言之,你夠牛,但是我總會把你滅掉的。

但是,在隨後的若干年時間裏,還有衆多失敗等着朱溫。所以,潞州大敗後第二年,關中也出現了叛亂,雖然朱溫平定了關中的叛亂,但是朱溫對關中的控制力,顯然衰弱了。

而此後,鎮、定也出現叛亂,更悲催的事還在於,朱溫在平定鎮、定的叛亂時,又是接連受挫。

最後,朱溫從河北戰場退回時,已病重的就等着交待後事了。看着李克用英雄無敵的兒子,再看看自己的兒子,朱溫對帝國的未來實在有一種說不出的悲觀:我的兒子,也會如李克用兒子一樣優秀嗎?朱溫實在是一點信心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