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袁崇煥爲什麼會被冤殺?他的門生在他死後做了什麼?

袁崇煥爲什麼會被冤殺?他的門生在他死後做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崇煥是明末抗清名將,他是一介書生,但屢敗侵擾大明多年的後金軍,就連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努爾哈赤,也在袁崇煥親自鎮守的寧遠城下,吃到了第一場敗仗後,傷重不治而逝。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袁崇煥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努爾哈赤之後,袁崇煥又抗擊皇太極多年,讓對方吃盡了苦頭,成爲皇太極的心腹大患和一生中最大的對手,以致皇太極和後金軍一聽到袁崇煥就膽戰心驚,紛紛避其鋒芒。

皇太極一看實在是無法戰勝袁崇煥,就學習《三國演義》中“蔣幹盜書”一段,決定對袁崇煥施以“反間計”。

當時,他們在抓住了兩個明朝的太監後,故意讓他們聽到後金軍幾個將領的機密對話,說袁崇煥和皇太極早有密約,要如何如何,然後又故意讓太監逃回京城。

當崇禎皇帝聽到太監的稟告後,怒不可遏,立即就將袁崇煥逮捕入獄,並以“凌遲”之慘刑將袁崇煥殺死,而京城裏那些愚昧的百姓們,卻是爭搶着花錢買袁崇煥的肉骨相食。

袁崇煥爲什麼會被冤殺?他的門生在他死後做了什麼?

袁崇煥被冤殺後,他的門生、一介布衣的程本直痛心不已,他寫了一篇《磯聲記》,上疏崇禎帝,表示“義不獨生”,願陪恩師袁崇煥同死。

昏庸的崇禎帝見奏大怒,直接將程本直處死,完成了這位“捨生取義”壯士的心願。

程本直在這篇冤氣沖天的奏疏中,開門見山地奏道:

“爲督師蒙不白之冤,布衣程本直甘同誅之罪。生平意氣,豪傑相許,崇煥冤死,義不獨生。所謂一對癡心人,兩條潑膽漢!梁任公曰,崇拜袁督師者宜並崇拜之。

爲督師蒙不白之冤,微臣甘同誅之罪。伏祈皇上,駢斬臣頭,以勵忠臣,以成義士事!”

程本直說他“臣從崇煥,展轉行間,情形悉備,請得冒萬死,爲皇上陳之,以待斧鉞之誅可也。”

他跟隨袁崇煥多年,自然知道袁督師是否真的抗擊後金,是否忠於大明,因此,他在該文中爲袁崇煥作了詳細的辯護。

袁崇煥爲什麼會被冤殺?他的門生在他死後做了什麼? 第2張

程本直還總結道:“總之,崇煥恃恩太過,任事大煩,而抱心太熱,平日任勞任怨,既所不辭;今日來謗來疑,宜其自取……今日因羣疑而執崇煥,執崇煥而棄數萬習戰敢死、屢用屢效之精銳,遂使敵騎縱橫,今日陷良鄉,明日陷固安。雖援兵雲集,誰復抗之?此非羣疑之誤中,實敵間之密成;亦非崇煥之蒙冤,實天之不悔禍也。”

程本直在另一篇遺作《漩聲記》中,還引用袁崇煥的話說:

“予何人哉?十年以來,父母不得以爲子,妻子不得以爲夫,手足不得以爲兄弟,交遊不得以爲朋友,予何人哉?直謂之曰:‘大明國裏一亡命之徒也’可也。”

因爲對“大明國裏一亡命之徒”的敬佩,所以程本直又說:

“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癡漢也。癡,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惟其癡,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怕也;於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辭也;於是乎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疑,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此所以袁公值得程本直一死也。

袁崇煥爲什麼會被冤殺?他的門生在他死後做了什麼? 第3張

在那篇冤氣沖天的《磯聲記》結尾處,程本直說得更是慷慨激昂,值得一讀再讀:

“惟是臣,於崇煥門生也,生平意氣,豪傑相許。崇煥冤死,義不獨生。伏乞皇上駢收臣於獄,俾與崇煥駢斬於市。崇煥爲封疆社稷臣,不失忠;臣爲義氣綱常士,不失義。臣與崇煥雖蒙冤地下,含笑有餘榮矣!況夫流言四布,人各自危,凡在崇煥之門者,竄匿殆盡。臣獨束身就戮,哀籲昊天,實爲事至今日,非遼兵無能遏其勢,非崇煥無能用遼兵。萬萬從國家生靈起見,非從崇煥起見也。臣無任惶慄,待命之至。”

程本直此番言語,蘊含了我國傳承千年“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其大義所在,數百年後的今天,讀來猶凜凜生威。

可惜的是,昏庸的崇禎帝,根本看不進這篇充滿忠義思想的奏章,他“自毀萬里長城”的做法,無疑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時間。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爲袁崇煥平反的竟然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清朝後來在修《明史》時,根據清軍的檔案記錄,才披露當初那兩個太監聽到的機密對話原來是皇太極設計的“反間計”。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讀《明史》,讀到這段關於袁崇煥死於“反間計”的記載後,才恍然大悟。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朝立國已近一百五十年時,政局平穩,乾隆皇帝遂以官方的形式,正式爲袁崇煥平反,說他是死於皇太極施加的反間計,其實袁督師並沒有通敵叛國,此時,天下人才知道袁督師是被冤殺的,而此時距離袁崇煥被冤殺已經過去了153年。

最後,再讀一讀袁崇煥臨刑前吟出的一首絕命詩吧:

《臨刑口占》 袁崇煥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這個“大明國裏一亡命之徒”,被昏君以“凌遲”之刑處死之前,想的還是死後“忠魂依舊守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