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隋朝雖然二世而亡,爲何卻是個很強的朝代呢?

隋朝雖然二世而亡,爲何卻是個很強的朝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啓唐朝的大一統朝代,雖然只經歷了短短的38年二世而亡,在歷史中是無比耀眼的一個朝代,是中國歷史上無比重要的一個朝代。隋朝到底有多強大?爲何都說真實的隋朝比唐朝還強大?

隋朝雖然二世而亡,爲何卻是個很強的朝代呢?

楊堅統一天下後,國號爲隋,他就是隋文帝。在他的治理下,隋朝纔有盛世的出現,雖然盛世時間不久,但也給了人們一個強大的盛世。在隋文帝楊堅治世之下,開皇之治達到了一個空前強大的盛世,可以從三個強大的方面看出:

經濟的強大。隋朝統一前,中國已經分裂了數百年,常年的戰亂導致人口大量減少。而古代經濟又是和人口掛鉤的,畢竟在沒有工業化的古代,一切勞動力還是以人力爲主。而開皇之治時,人口已經達到了870戶,到了隋煬帝大業二年,全國人口900萬戶。已經超過了唐朝的開元年間,而且隋朝並沒有那麼多時間來發展,版圖也沒有唐朝的大。開元盛世經過多年的發展,才達到820萬戶。大量的人口,需要開荒,造就許多田地,隋朝採用的均田制,把土地按戶口分發,又輕搖賦稅,這爲開皇之治打造出一個盛世來。

軍事實力的強大。突厥帝國可以說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威脅之一,隋朝未統一時,北方的突厥就經常南下騷擾隋朝邊境。公元583年,突厥大舉南侵,此時隋朝剛建立兩年。面對來勢洶洶的突厥騎兵,隋文帝派兵前去反擊,將其擊敗。此戰後,戰敗的突厥帝國分爲東突厥和西突厥。西突厥向西發展,稱霸西域,東突厥受到隋朝的控制,隋末時期趁亂再次崛起。分裂的突厥帝國,依然很強大。更可況完整的突厥帝國。隋朝能戰勝也不是偶然的,肯定是有強大的軍事做支撐,爲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文化的強大。幾百年的戰亂,導致許多文化都受到摧殘。春秋和漢代的文化典籍,因戰爭焚燬、遺失的已經超過大半,隋文帝時期,徵召天下,凡獻書一卷,賞絹一匹。這極大的挽救了中華文明,使其不至於斷層。隋朝在文化上,可以說是給唐朝文化上做的最好鋪墊。隋朝還是中國曆代藏書最多的朝代,有37萬卷。77000多類的圖書。豐富了民間的學習,而科舉制度的應用,極大的催發各種人才,而這些人才是需要文化來支撐的。

隋朝雖然像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是一個短命的朝代,但迸發出了絢麗的光彩,做出了很多重大的歷史貢獻,經濟上更是唐太宗終其一生所望塵莫及。

首先,最偉大的功績就是重新統一了中國,這個功績甚至可以與秦始皇相提並論。西晉末期,自公元291年,八王之亂開始中國進入了最黑暗,最動盪的時期,著名的衣冠南渡、五胡亂華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戰火不斷,民不聊生,長江以北的漢族幾乎滅絕。公元589年隋滅陳,結束了中國長達近300年的割據和分治狀態,因此隋文帝在西方人眼中的地位遠比康熙、唐太宗高。

其次,是創立科舉制度。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隋朝統一的初期,做官都要門閥士族推薦,隋文帝爲了平衡門閥士族的勢力創立了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是平民上升的通道,也是國家發現人才的重要渠道,雖然在明清時期很多人唾棄科舉制度,但不能否認的是,科舉制度爲天下搭建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平臺,平民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科舉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末。

再次,是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京杭大運河作爲一條南北大動脈,保證了南北的交流,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今天依然發揮着作用吧!

隋朝雖然二世而亡,爲何卻是個很強的朝代呢? 第2張

最後是經濟繁榮,用幾個小故事說明一下:隋朝大力發展經濟,恢復民力,唐太宗終其一生,也未能趕超隋朝。

1.史料記載太宗多次詢問臣下:本朝比起隋朝大業年間如何?一般的大臣不敢如實回答,總是搪塞,魏徵敢說實話“度長計大,曾何等級?”,這意思就是說簡直不是一個級別。

2.《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死後三年,唐高宗李治有一天問戶部尚書高履行:李治:去年全國增加了多少人口?高履行:去年的人口增長,同往年一樣,還是15萬戶。李治:我朝現在有多少人口?高履行:380萬戶。李治:大隋開皇年間,有多少人口?高履行:870萬戶。李治:那隋開皇時,生產的糧食有多少?高履行:存糧足夠870萬戶吃50年。

3.高昌國國王麴文泰貞觀四年親率使團入朝,他說“往吾入朝,見秦、隴之北,城邑蕭條,非復有隋只比也”。自此覺得唐朝勢弱,暗中投靠突厥,貞觀十四年被侯君集所滅。

4.隋朝時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涼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滅已20年,可唐朝人還在吃隋朝的糧食。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碳化的穀子50萬斤,可見隋朝的富裕強盛。

隋文帝統一中國,接受的是一個四面漏風的爛攤子,爲什麼這麼快就積攢下這麼多家業呢?

第一招:大索貌閱。

大索貌閱是個什麼鬼?簡單說,就是古達的身份證照相技術。南北朝時期,老百姓爲了逃稅,就虛報年齡,詐老詐小。大索貌閱,就是雖然沒有照相技術,但是用文字形式把納稅人相貌記載下來。用這個辦法覈查納稅人口。

第二招:輸籍定樣。

隋朝按照戶數納稅,村民爲了偷稅漏稅,有時候一個戶口本上有四五十人,用這種方式減少納稅。隋朝的新規矩是,每年正月初五,地方官員帶頭下去查戶口。

就靠着這兩招,隋朝戶數從建國初的400萬戶,十年的時間就擴張到接近900萬戶,人口超過4600萬。戶數增加,上繳國家的皇糧國稅自然猛增,除此之外,隋朝規定每戶人家每年要向國家繳納0.7石的義倉糧食。說起來是爲了賑災公益,實際上還是壓榨老百姓的財富。所以說,隋文帝短短十幾年積累的鉅額財富,主要還是從民間開源產生的財富,被吸收進了國庫。國家有錢了,老百姓還是非常的窮困。

這樣的局面,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這麼大的家產交給隋煬帝之後,隋煬帝有了這些國庫皇糧爲底氣,開挖運河,興建洛陽,遠征高句麗,沒幾年就把這些財富禍害差不多了。更爲危險的是,因爲窮兵黷武,老百姓深受其苦。最後忍無可忍,當權軍人利用民間情緒,輕鬆政變得手。可以說,隋文帝積累的家業,害了自己的兒子。

隋文帝和秦始皇一樣,結束了一個動亂的年代,也同樣統一了貨幣,這對經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他還建立新制度,踢掉那些沒能力的人,換上一批有能力的臣子……種種舉措的加持,隋朝想窮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