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富春山居圖爲元代畫家黃公望所畫,它究竟是怎麼一分爲二?

富春山居圖爲元代畫家黃公望所畫,它究竟是怎麼一分爲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黃公望爲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富春山居圖爲元代畫家黃公望所畫,它究竟是怎麼一分爲二?

《富春山居圖》完成後,黃公望將此圖題款送給全真教同門師弟鄭樗(字無用),它便有了第一位藏主,從此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此畫作成之初,無用上人就“顧慮有巧取豪奪者”,不幸被他言中。

明代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書畫家沈周手裏。當沈周把畫交給一位朋友請他題跋時,沒想到那位朋友的兒子,心生歹念,把畫偷偷賣掉,還狡辯說畫是被人偷了。沈周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後悔已經晚矣。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只剩下留在頭腦中的記憶了。 他硬是憑着記憶,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

沈周失真跡後,猶如石沉大海,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沒有消息。嘉靖年間,安紹芳成了《富春山居圖》的新主人。隆慶四年,無錫畫家談志伊將其收入囊中。

萬曆二十四年,《富春山居圖》被董其昌(晚明最傑出的書畫家)所購得。董其昌晚年又把它賣給了宜興收藏家吳正志,到清朝順治年間,傳到了孫子吳洪裕手裏。吳洪裕珍愛之極,惲南田《甌香館畫跋》中記:吳洪裕於“國變時”置其家藏於不顧,惟獨隨身帶了《富春山居圖》和《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逃難。

吳洪裕臨死之際,要燒《富春山居圖》和《千字文》,“焚以爲殉”,給自己殉葬。吳死後,家人先燒了《千字文》,次日再燒《富春山居圖》。就在國寶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人羣裏猛地竄出一個人,“疾趨焚所,起紅爐而出之”,愣是把畫搶救了出來。他就是吳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吳靜庵(字子文)。

富春山居圖爲元代畫家黃公望所畫,它究竟是怎麼一分爲二? 第2張

畫雖得救了,中間卻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爲一大一小兩段,起首一段已燒去,倖存部分也是火痕斑斑。從此,《富春山居圖》一分爲二。前段畫幅雖小,但比較完整,被後人命名爲“剩山圖”;後段畫幅較長,但損壞嚴重,修補較多,被稱爲“無用師卷”。重新裝裱後的《剩山圖》,在康熙八年讓與王廷賓,後來就輾轉於民間收藏家之手,長期湮沒無聞。1652年,無用師卷從丹陽張範我手中轉於泰興季國是收藏,後又歷經高士奇、王鴻緒、安岐諸人之手。

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花了兩千兩銀子,買得《富春山居圖》後半段《無用師卷》,竟鬧出了一段收藏史上的笑話。

此前一年(1745年),乾隆得到了一本《山居圖》,他寫道:“偶得子久《山居圖》,筆墨蒼古,的系真跡”,認爲這就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購得《無用師卷》後,乾隆就有了兩幅一樣的作品,他剪燭粗觀,思慮再三,最後決定,“舊爲真,新爲僞”,確認先買的《山居圖》是真的。

《山居圖》(後世稱爲子明卷)其實是明末文人臨摹《無用師卷》的摹本,後人爲牟利,將原作者題款去掉,僞造了黃公望題款,把乾隆帝矇騙了。乾隆畢竟是一個很好的鑑賞家,雖然斷言《富春山居圖》是假的,但因爲這幅作品“有古香清韻”,“非近日俗工所能爲”,也心存疑慮,一時難斷,等待“他日之辨”。可悲的是,清廷樑詩正、沈德潛等大臣,即使明知《山居圖》是贗品,也不敢點破,後來將真正的《無用師卷》編入《石渠寶笈》次等,並書貶語於其上。

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慶帝編纂《石渠寶笈》三編,《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始得正名,洗去塵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