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北宋國力遠超西夏,怎麼還被打得一敗塗地?

北宋國力遠超西夏,怎麼還被打得一敗塗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登基稱帝,並且要求北宋承認。消息傳到開封,人們紛紛主張出兵討伐。按照國力的對比,北宋佔據着絕對的優勢,無論是國土、戶口、耕地,還是兵員、財政等方面,都要遠遠超過西夏。可是,宋夏戰爭爆發後,北宋卻連吃敗仗,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中遭到慘敗!這到底是爲什麼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宋太祖集中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出身武將,是通過“陳橋兵變”奪取皇位的,因此對武將十分忌憚。所以,趙匡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集中兵權,加強皇帝對軍隊的直接管理。爲此,宋太祖先是將禁軍的二司改爲三衙,之後還讓樞密院掌握調兵之權,形成牽制。此外,趙匡胤還利用更戍法,實現兵將分離。與此同時,宋太宗還實行內外相制的策略,將全國禁軍一半駐紮在都城。

宋太祖的政策雖然有利於鞏固皇權,但對軍隊造成極大的影響。每當有作戰任務時,朝廷臨時委派一員將領,率領一支臨時拼湊的軍隊,搞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樣的軍隊怎麼能夠具有極高的戰鬥力呢,更別提打勝仗了。

北宋國力遠超西夏,怎麼還被打得一敗塗地?

二、宋太宗守內虛外

宋太宗即位之初,先後兩次對遼用兵,打算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全部以失敗告終。此後宋太宗調整國策,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也就是說加強對國內的控制,對外採取消極防禦政策。對此宋太宗解釋道:“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爲內患,深可懼也”。自此,守內虛外也成爲北宋王朝的祖宗家法。

然而這項政策對北宋王朝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首先是冗兵問題,宋太祖時全國軍隊才37.8萬人,宋太宗時66.6萬人,宋真宗時91.2萬人,宋仁宗時125.9萬人。其次是冗費問題,由於兵員數量龐大,需要消耗大量的錢糧,據宋人的說法,“十分之九以供之,而猶不足者,兵是也”。與此同時,將領的素質,軍隊的戰鬥力也十分低下。

三、宋王朝驕傲輕敵

對於西夏的崛起,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官都缺乏警惕,而且表現得十分輕敵。宋朝的統治者認爲,西夏的統治者都是貪圖小利之輩,只要定期賜予歲幣,就能將其安撫。而元昊則準備得十分充分,他派出大量間諜前往北宋境內刺探軍情,就連宮中放出的宮女,都被西夏收買。可以說元昊對北宋上下了如指掌。

然而,北宋朝廷卻盲目輕敵,對西夏的情況完全不瞭解。元昊稱帝后,北宋羣臣一致認爲“元昊小丑也,請出師討之,旋即誅滅矣”,在他們看來,滅掉元昊簡直是輕而易舉。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宋夏戰爭爆發後,北宋一直採取了積極進攻的策略,才導致了前期軍事上的三場大敗!總而言之,北宋的戰敗,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