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周時期,武舉制度又是怎麼完善的?

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周時期,武舉制度又是怎麼完善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曆史上的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周。武周長安二年(702年)“詔天下諸州宣教武藝”,並確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爲天下武士舉行一次考試,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本次武舉由兵部主持武舉考試,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認爲,這就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武舉”或“武科”的正式出臺。自此以後,武舉考試爲大多數封建王朝所承襲,成爲封建國家網羅武備人材的重要制度。武周時期的武舉偏重於技勇,重點是馬上槍法,而整個制度還不夠完備,只能說是武舉的創制時期。

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周時期,武舉制度又是怎麼完善的?

宋代完善

宋代開始,武舉被納入整個科舉體系之中,確定了三組考試的程序和外場考武藝、內場考策論兵書的考試辦法,武舉制度臻於規整。宋代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還要考問軍事策略,比如孫吳兵法(孫子、吳起)等。

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首名武狀元產生於宋神宗時,爲福建人薛奕,後與西夏作戰時戰死。歷史上著名由武舉出身的武將尚有唐代的郭子儀(唐玄宗開元初年武舉異等),北宋徐徽言(文進士出身,後棄文習武,徽宗授武狀元)等等。

元代廢止

元代武舉廢止不行。

明代興盛

武舉的興盛是明清兩代,特別是在清代。到了明朝時武舉考察內容更改爲“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把軍事謀略置於軍事技術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筆試中不及格,便不能參加武試。初期的筆試考三題,試策兩題,另一題論考四書。後來四書的題目改爲默寫武經。但明代的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來的,武舉選將只是個補充形式。

武舉制度創始於武周時期,武舉制度又是怎麼完善的? 第2張

明朝武舉創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沒有確定下來。直到成化十四年(1478),才根據太監王直的建議,以文科爲例,設武科鄉、會試。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試,先策略,後弓馬,策不中者不準試弓馬。後又改爲三年一試。考試內容主要是馬步弓箭和策試。

萬曆末年曾有過一次實行改革的議論,有朝臣主張設“將材武科”,初場試武藝,內容包括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三場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顯然易見,這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提議,可惜並沒有引起朝廷重視,只是說說罷了,否則將會產生極爲深遠的歷史影響。

崇禎四年,參加武會試的舉子中,能運百斤大刀者只有王來聘、徐彥琦兩人,發榜後徐彥琦榜上無名,議論騰起。當時正“銳意重武”的崇禎帝認爲有人作弊,將考官、監試御史等一大批官員下獄、撤職,令倪元璐、方逢年等主持複試。複試後選取百人,依照文榜例,分三甲傳臚賜宴。崇禎親自調閱前三十名試卷,欽定一甲三人,王來聘居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武狀元,授副總兵職。明代武舉一直沒有殿試,也沒有設立一、二、三甲的區分和鼎甲名號。正式有武狀元之設,王來聘是第一人。

明代武職多半由世蔭承襲,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舉只是個補充形式,所以,明代武舉出人不多。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名臣熊廷弼,他是一位難得的文武通材。《明史》本傳說他“身長七尺,有膽知兵,善左右射。”據清人王應奎說,熊遷弼先中萬曆某科湖廣武鄉試第一名,後棄武就文,又中萬曆丁酉(二十五年,1597)湖廣鄉試第一名,次年登進士。“於是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兩解世間無。”這在歷史上的確是獨一無二的事情。

清代興衰

清代制度上基本沿襲明末,考試程序、辦法等。至清朝時,改爲先試馬步射,馬射二回六矢,中三爲合。步射九矢中五爲合。之後比力氣,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筆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