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吳潛曾官至南宋左丞相兼樞密使,爲何卻被童謠擊倒了?

吳潛曾官至南宋左丞相兼樞密使,爲何卻被童謠擊倒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宋宰相吳潛有哪些成就,爲何被一首童謠就擊倒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吳潛(南宋中晚期)南宋時期的宰相,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縣東鄉雲梯人,嘉定十年(1217)進士第一,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辭海》說他“主張加強戰守之備以抗禦元兵,對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表示憂慮”。這是對吳潛一生彪炳史冊的閃光點而作的高度概括。

吳潛曾官至南宋左丞相兼樞密使,爲何卻被童謠擊倒了?

吳潛他爲人正直敢言,揭露奸臣,還主張抗元衛國。此外,他在軍事、水利和文學等方面都有建樹,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全才。吳潛自幼聰慧過人,才華出衆,其詩文書法聞名鄉里。南宋嘉定十年(1217)中狀元,授予事郎僉鎮東軍節度判官。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爲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開慶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爲左丞相。

吳潛成就

吳潛在任沿江制置時,成爲了中華民族最早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在宋朝後期,來自倭、高麗的海盜就已對東海邊防構成了威脅。南宋寶祐年間(1253至1258),吳潛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訂立了《義船法》。他命令東海沿海各縣,分別選出各鄉里有財力的人,要求他們聯合起來,不時輪番下海巡視。吳潛還設立《義船法》,廣徵民間船舶充作戰船。設定水軍的"海上十二鋪",形成軍民聯防的海上長城,對打擊倭寇發揮了重要作用。明朝馮夢龍給予極高評價:"海上如此聯絡佈置,使鯨波蛟穴之地,如在几席,呼吸相通,何寇之敢乘?"

吳潛曾官至南宋左丞相兼樞密使,爲何卻被童謠擊倒了? 第2張

吳潛還是著名的水利專家,吳潛上任浙東制置使時,恰遇"秋潦",就是秋雨連綿,河水暴漲,他發明了我國最早的水文觀測站。吳潛更是南宋詞壇的重要詞人。他的詞風激昂悽勁,題材廣泛,主要是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

吳潛剛正不阿,無論是在地方任職,還是權掌六部,他都以正直無私、憂國憂民、忠義愛國而聞名。時值蒙古大軍不斷南侵,在民族危亡之際出任宰相的吳潛,一心想力挽狂瀾,挽救國家和民族。他曾當面對宋理宗說:"國家之不能無敝,猶人之不能無病。今日之病,不但倉、扁望之而驚,庸醫亦望而驚矣!"提出:"一格君心,二節奉給,三振恤都民,四用老成廉潔之人,五用良將以御外患,六革吏弊以新治道"的主張;對蒙古的侵略,吳潛主張和、守、戰三者結合:"以和爲形,以守爲實,以戰爲應"的策略,加強戰備。當蒙古軍兵分三路進犯南宋京城臨安時,主政的右丞相兼樞密使賈似道荒唐地主張遷都四明(今浙江寧海)。吳潛面見理宗,極力諫阻。理宗權衡利弊,最後聽從吳潛諫言,暫時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吳潛曾官至南宋左丞相兼樞密使,爲何卻被童謠擊倒了? 第3張

童謠擊垮

吳潛的這些主張,觸動了以投降派賈似道爲代表的集團利益,他們屢進讒言加害吳潛。不僅如此,他們爲了達到扳倒吳潛兄弟的目的,不惜製造童謠來加以攻擊。據《宋季三朝會要》載,這些人編出了這樣的童謠:“大蜈蚣,小蜈蚣,盡是人間業毒蟲。夤緣攀附有百尺,若使飛天能食龍”。

從這首童謠可以看出他們頗費心機:以"蜈蚣"來影射"吳公",正是充分利用了童謠這一口頭文學的特點,將吳氏兄弟置於不利地位。而後兩句更是把吳潛置於死地,在封建社會,龍是皇帝的象徵,食龍則無疑是篡位的代名詞。童謠把吳潛兄弟比作爬得很高的"飛天蜈蚣",甚至要覬覦皇帝的寶座。這種惡毒的謠言攻擊,即使再開明的皇帝也要信三分,更何況昏聵無能的宋理宗。如此陷害吳潛還能有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