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明朝六十兩,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況鍾《餞別詩》: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棉。

從古至今,只要有官場的存在,那麼就一定會有貪污腐敗的苗頭。雖然現今社會這樣的現象已經被整治的所剩無幾了,但依舊還是會有一些官員,會知法犯法,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當然,這種現象並不是只出現在當今社會的,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了官員腐敗的現象了。幾乎每一位君主在當上皇帝之後,都會對國家的法律制度、官員的任職做出相對應的調整,以方便統治和管理。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古代的皇帝如果發現了在朝官員中出現了腐敗現象,他們都是怎麼整治的呢?這裏就不得不提元朝的皇帝朱元璋了,對待貪官污吏,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解決辦法。朱元璋就曾經下旨:貪污60兩以上的銀子,就直接處死。這條法令,讓各位官員們都收斂了自己的利益心。爲什麼朱元璋這麼的痛恨貪官污吏呢?這還要從他的出身所說起。衆所周知,朱元璋並不是出生於皇室家族,也沒有皇親國戚的血脈。用現在的話說,他其實是一位“草根”。他出生在一個極爲貧窮的農村家庭,幼年時也沒有讀過什麼書,從小的時候就開始過上了食不果腹的日子。爲了能讓自己的生活稍微好一點,他還去給鄰居家放過牛。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第2張

在他小時,很多農村家庭的人都幾乎沒有吃上過飽飯。而這主要也是因爲當時的社會,貪官污吏之風盛行。很多官員爲了能填滿自己的腰帶,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絲毫不給老百姓留活路,所以朱元璋從小就對這種貪官污吏是十分痛恨的。爲了能使自己生存下去,朱元璋吃了很多的苦,從小吃的苦就讓他時刻銘記着那一份心酸,並且立志要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所以後來在他建立了大明王朝以後,就開始整治官員的腐敗之風,爲此,他還特意修改了在當時負有法律意義的《大明律》。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第3張

朱元璋一共對這部法典進行了四次的修改。其中對於官員如果出現腐敗現象,應該如何處置也是做出了詳細的描述。朱元璋在法典裏強調了,如果官員的貪污數量超過了60兩銀子,一律判處死刑。這條法律的出現也使得官員們開始收斂了自己的行爲,不敢輕舉妄動了。那麼,60兩銀子放到現在,到底值多少錢呢?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筆財產,讓朱元璋下定決心,要用處死的方法去讓其他官員吸取教訓,讓一個官員因爲六十兩銀子就丟掉腦袋,到底算不算一項嚴格的懲罰呢?我們用今天的價格,去換算一下元朝時期六十兩銀子的價格。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第4張

首先,在當時社會,一兩銀子在糧食鋪裏可以買到兩石大米,兩石的重量用現在的計量單位去換算,大概有三百六十斤左右。就按照我國現在糧食市場上的普通大米的賣價去估算,基本上一斤大米是六塊錢左右,按照這樣的比例進行換算,在明朝時期,一兩銀子就相當於現今社會的兩千元左右,而六十兩銀子就約等於現如今的十萬塊錢。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第5張

十萬塊錢確實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就算是在現今社會,官員因爲貪污了十萬塊錢就被判處死刑,確實有點太過了。所以可見,在明朝時期,對於官員腐敗的整治到底是有多麼的嚴格。朱元璋無疑是個後世的各位皇帝們做出了一個表率,官員腐敗就應該嚴懲,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人民的利益。或許這也是明朝時期經濟社會以及管理體系都比前朝更爲清明的原因之一吧。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第6張

在朱元璋掌權的十多年裏,就所發現和斬殺的有過貪污現象的官員,就有十多萬人,可見這位皇帝爲人處世的狠辣與殺伐果決。當然,對於一些輕度貪污的人,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整治方法。甚至爲了避免各位官員在內部出現包庇的現象,他還設立了“鳴冤鼔”,爲的就是讓官員可以自行的檢舉揭發出現貪污現象的官員,做到內部和外部共同發力,來徹底杜絕貪污的現象。

朱元璋規定貪污超過60兩就處死刑 這60兩是現在的多少錢 第7張

雖然在朱元璋的統治之下,整個明朝很少再出現有官員貪污腐敗的現象了。但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就算是在當今這個法治嚴明的社會裏,也依舊會有一些人鋌而走險,去爭奪並不屬於他的財產。從主至今都是這個樣子,那麼即便明朝的懲治措施十分的毒辣,也依舊沒有辦法讓所有的官員都放下自己的私心。也還是會有一些官員,冒着風險繼續進行貪污腐敗的勾當。這是沒有辦法杜絕的。所以在朱元璋的統治後期,他也逐漸明白了,要想真正的杜絕貪污腐敗,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官員的存在,就會有腐敗。無奈的朱元璋,只好感慨一句:“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爲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

參考資料:《餞別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