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殺五萬貪官未煞住貪污此皇帝兩招搞定貪官

朱元璋殺五萬貪官未煞住貪污此皇帝兩招搞定貪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漫長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而官員貪污腐敗問題,一直是最讓老百姓深惡痛絕的一件事情之一,爲了煞住官員的腐敗風,凡是希望有作爲的皇帝,都會去想很多辦法來解決貪官問題。

朱元璋殺五萬貪官未煞住貪污此皇帝兩招搞定貪官

網絡配圖

而提到反貪皇帝,就不得不提朱元璋和雍正。

朱老爺子是非常痛恨貪官污吏的,要不是貪污橫行,朝政腐敗,老朱的生活就不會那麼悲催,爹孃死了 孩子丟了 婆婆瘋了 媳婦兒被糟蹋了,額,不好意思我《愛情公寓》看多了,這臺詞順口就來。

總之一句話就是,小時候的朱重八是非常悲催的,爹孃兄弟親人,接連離開人世,甚至欲爲父母尋一處地方埋葬都歷經千辛萬苦。

而建立大明朝後,朱元璋自然知道貪官對一個王朝的危害,所以他想了很多辦法來制止腐敗。

諸如他曾在大誥中說:從省級官員到府州縣級官員,如果在國家規定之外,巧立名目,蒐括百姓財錢的,准許境內德高望重的老人,串聯附近的鄉親,聯名到京城上告,有憑有據,懲辦罪犯,更換好官,撫育人民。同時,從省級到縣級的官員,如果清廉能幹,政績卓著者,准許境內百姓來京彙報,我給他們獎勵。

後來更是說:在大明的土地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衝進官府捉拿自己不滿意的官吏。

除了羣衆監督外,朱元璋還對貪官施以酷刑,更是規定貪污六十兩以上就要處以極刑,在朱元璋做皇帝的幾十年裏,有數據表面他殺的貪官最少在五萬以上,甚至造成了官員來不及補充,有些戴罪的官員不得不戴着手銬腳鐐在公堂上審案。他還動用了諸如剝皮一般的酷刑,意圖震懾天下貪官。

可惜的是,天下的貪官朱元璋根本上就殺不完,那些貪官絕對是前赴後繼,而大明王朝也是因爲貪污腐敗,最終形成了利益集團尾大不掉,甚至左右朝政之勢,導致了大明王朝的滅亡。而雍正的手段,顯然比朱元璋要仁慈得多(僅僅是比朱元璋仁慈而已,雍正對貪官那也是絕對的狠),但是雍正採取的手段卻遠比朱元璋有效。

朱元璋殺五萬貪官未煞住貪污此皇帝兩招搞定貪官 第2張

網絡配圖

其中一條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耗羨銀歸公:

“耗羨”是火耗與羨餘的總稱。火耗是指朝廷在徵收稅銀時,藉機徵收的稅銀銷熔的損耗。羨餘是盈利之意,也是別的的附加之收費。這些都屬於附加之稅,不是朝廷徵收的,所以這些錢就落入了官吏的口袋中。雍正深諳此道,他下旨將一切的耗羨悉數歸公,然後又將這筆收入用作三處:一是補虧空;二是給吏員們發薪;三是用作“養廉銀”,意思是從這些耗羨銀中提取出一有些,用作獎勵各級官員的廉潔政績,以防止更多腐敗景象發作。這樣子既能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也能減輕官員的負擔(吏員在明朝是得官員自己出錢聘請的),三呢也能減少腐敗。

耗羨銀歸公還不是最牛的招數,最牛的是“即時候補”。

天下想當官的人太多了,每年通過科舉考上舉人進士的也有不少,然後並不是考上了就能安排官位,所以沒關係的多半就成了“候補”,這候補的期間少則三五年,多則十來年,甚至是候補了一輩子也沒撈到個官噹噹,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而雍正就從此下手,下令每次派大臣到下面去查賬的時候,就讓一大批的候補官員們跟着。當然了這些候補官員,根據“候”什麼官位,也分三六九等。然後他們只要查出一個貪官,就能將這個貪官就地免職,再根據罪狀審判。然後隨行的候補官員中,立馬選出一個和貪官同等級的候補,補上貪官免職後的空缺。

四爺這招不用動屠刀,但是比重八哥殺人更狠,爲了不一直被候補,這些隨行的候補官員們,自然會費勁心思來給被查的官員挑刺,雖然有人會說,難道貪官就不知道賄賂那些隨行的候補官員嗎?可是這人不爲己天誅地滅,貪污那點銀子有沒有命花還不知道,可是查到了貪污的證據,那可就能自己當官了,怎麼着權利都比金錢更誘惑人。所以這是此招的第一個妙處,就是可以有效的制止官官相護。

朱元璋殺五萬貪官未煞住貪污此皇帝兩招搞定貪官 第3張

網絡配圖

然後第二個妙處就是能讓離任的官員不會留下鉅額的虧空。要知道這在任內有些官員爲了政績,甚至 是僅僅爲了貪污,就會留下鉅額的虧空給繼任者,繼任者卸任時又留下一筆,如此反覆下去,實在是禍國殃民。現在有一批人盯着卸任官員是否有虧空這件事,這就讓卸任者在職時,不敢留下虧空。要知道繼任者就是查賬的,若是賬不明,受害的就是自己。因此,查賬的比誰都更嚴格!

而此招的第三個妙處就是對繼任者也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因爲你自己就是這麼幹的,如果你不想被別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那你在任內就給朝廷好好幹,不然的話,有的是一羣如狼似虎的候補官員等着查你。

所以說雍正此招,就將原來官官相護的問題轉變成了官官相督的問題,讓候補官員來監督卸任官員,這真是太妙了,真不知道雍正那腦袋是怎麼構造,怎就能想出如此高招呢?

而在雍正一朝,堪稱是大清王朝吏治最清明的一段時期,甚至史書評價爲“雍正一朝,無官不清”,足見雍正反腐之高效。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