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秦王嬴政是如何加速統一步伐的?是誰提出首先消滅韓國的?

秦王嬴政是如何加速統一步伐的?是誰提出首先消滅韓國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王嬴政一直在等待統一天下的時機,現在,他終於有些按捺不住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通過實行尉繚等人制訂的軍事策略,秦國的軍事力量已經非常強大了。秦王嬴政決定要加速統一的步伐,及早確立戰略目標和計劃。他仔細地研究了秦國自秦穆公以來的對外政策。

秦穆公時,秦國向東方擴張的目標是當時的晉國。秦國企圖趁晉國內亂,通過擁立晉國國君、干涉晉國內政等手段,以達到控制晉國的目的。但是當時的晉國很強大,秦國不但沒有達到控制晉國的目的,反而一度被晉國所控制。

秦王嬴政是如何加速統一步伐的?是誰提出首先消滅韓國的?

後來到了秦獻公時,晉國被韓、趙、魏三國共同瓜分,魏國分得了與秦國相鄰的河西一帶,直接阻擋了秦國向東方擴張的道路,這時秦國向東方擴張的首要目標就由晉國轉向魏國。公元前383年,秦獻公將都城從雍城遷到東邊的櫟(yuè)陽,就是秦國對魏國多次蠶食的結果。

到秦孝公時,秦國把都城從櫟陽遷到咸陽,並且趁魏國和趙國打仗的時候,出兵伐魏,迫使魏國割讓了河西的部分土地,遷都到大梁。

到惠文王繼位時,秦國繼續加緊對魏國的蠶食,黃河以西的河西地區已經全部歸秦國所有了。

佔領河西地區是秦國幾百年來的目標,因爲這能使秦國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形成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優越的地理環境

但是,自從秦國取得了河西地區之後,就失去了兼併的目標,對外策略也變得無所適從、搖擺不定。秦昭王時準備消滅魏國,曾兩次發兵進攻魏國都城大梁。由於魏國的地理位置在中原的關鍵地帶,如果魏國滅亡,將直接影響到韓國、趙國、齊國三國的安全,所以各國紛紛增援魏國,使秦國消滅魏國的目的沒有實現。

後來,秦昭王又採用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的戰略,結交齊國、燕國、楚國,準備一舉消滅趙國。但由於楚國和魏國的增援,秦國又沒有成功。

秦王嬴政敏銳地感到,秦國自從失去了進攻的戰略目標後,雖然四處出擊,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因此,要想加快統一的步伐,就必須馬上確立新的戰略目標。

秦王嬴政立即召集丞相王綰、國尉繚、廷尉李斯、將軍王翦等大臣們商議。李斯首先發言:“當今天下,只有秦國最強大,其他六國全都不堪一擊。這是自從秦穆公以來,數百年兼併蠶食的成果。但是六國一旦結成聯盟,將力量集中起來對抗秦國,後果不堪設想。

我認爲,秦國必須馬上集中優勢兵力,瞄準弱國,一舉殲滅。這樣一戰就可以樹立秦國的威嚴,迫使其他國家全部臣服於秦國。”

秦王嬴政點點頭說:“愛卿所說的正是本王所想的。不過,自昭王以來,對於進攻方向和作戰計劃一直猶豫不決。愛卿認爲應該先從哪裏下手呢?”

李斯回答:“依臣看,應先滅韓國。”

見秦王沉默不語,李斯接着說道:“昭王時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他曾經說‘秦、韓兩國交界,地形像犬牙一樣交錯。對於秦國來說,韓國就彷彿是藏在樹中的蛀蟲,一旦發生變故,韓國將是秦國的心腹大患’。所以范雎建議昭王徹底消滅韓國。昭王採納了范雎的意見後,加大了對韓國的進攻力度。伊闕之戰大敗韓軍後,韓國上下聞風喪膽。現在大王可以承繼先祖的偉業,一舉消滅韓國。”

秦王嬴政點頭表示同意,並問大家還有什麼建議。

尉繚補充說:“韓國境內崇山峻嶺很多,道路險阻。中原的五穀在韓國只有麥子,百姓窮困潦倒,長年處於飢餓之中。而且,韓國國境狹小,是夾在趙、魏兩國之間的長條形地帶,只不過方圓九百里,這樣我們在進攻韓國時,戰線就不會拉得太長。大王如果先出兵攻打滎(xíng)陽,就會使韓國南北不通,首尾不能相顧。攻取這樣的國家,我們有絕對的把握。”

最後,秦王嬴政決定首先派姚賈出使其他幾個國家,以達到孤立韓國的目的;然後再設計騙韓王來秦國,扣押韓王,乘機滅韓。

秦王嬴政是如何加速統一步伐的?是誰提出首先消滅韓國的? 第2張

秦國從商鞅變法時起就擅長搞外交騙術。秦孝公當時任用商鞅變法圖強,有一天商鞅對秦孝公說:“秦、魏兩國在地理上的關係十分微妙,不是秦兼併魏,就是魏滅掉秦。魏國去年在馬陵兵敗後元氣大傷,大王可趁現在攻打魏國,魏國如果抵擋不住,一定會向東遷,這樣秦國就可以向東擴張,成就霸業。”

於是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國,魏惠王讓公子卬(áng)率軍抵抗。商鞅給公子卬寫了一封信:“我當年在貴國丞相公叔痤門下做事時,曾經與公子相處得很愉快。現在咱們兩個人分別是兩個國家的將領,想起往日舊情,實在不忍心開戰,我希望能與公子在兵營相見,訂立盟約,然後暢飲一杯,敘敘舊,罷兵各自回國,使秦、魏兩國永遠相安無事。”

公子卬不知道這是商鞅的圈套,欣然前往談判。商鞅派人埋伏起來捉住了公子卬,然後向魏軍展開猛烈攻擊。魏軍失去了統帥,亂作一團,最終大敗而歸。魏國因此失去了河西地區,被迫遷都到大梁。

李斯來到韓國後發現韓王並不像公子卬那樣容易上當,韓王根本不接見他。李斯只好給韓王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過去秦、韓兩國交好,天下不敢侵犯,已經很多年了。不久前,五國聯合進攻韓國時,秦國還出兵相救。韓國雖然土地狹小,但是卻能與其他國家並存,這都是因爲韓國世代爲秦國效力的緣故。然而,前幾年,五國聯合抗秦,韓國竟然還爲五國提供便利,做了五國的先鋒,結果五國兵敗,共同商議把韓國的10座城池獻給秦國。

由此可見,韓國一旦背叛秦國,就會落得這種可悲的下場,這都是聽信奸臣讒言、不權衡利弊的結果。現在秦王派我做使者,大王卻避而不見,我擔心是大王又聽信了奸臣的話。我是奉了秦王的旨意,來向大王出謀獻策的。大王如果不採納我的建議,甚至想要殺了我,秦國一定會派重兵前來攻打韓國,到那時韓國就大禍臨頭,恐怕國家都保不住了。

因爲是李斯殺了韓非,韓王本來準備藉此機會殺掉李斯,只是因爲擔心秦王會派大軍前來報復,所以才遲遲不敢下手。而李斯這次出使,本來是想要將韓王騙到秦國的,可現在目的沒有達到,李斯只好無功而返了。

秦王嬴政看到計策沒有成功,就決定用武力滅掉韓國。

文官武將們全部聚集在秦王宮裏,個個表情都很凝重,宮殿裏一片肅靜。大家都在等待,等待秦王嬴政宣佈一個重要決定,一個關係着秦國未來的決定。

秦王嬴政銳利的目光在每一個大臣的身上緩緩掠過,終於開口說話了:“本王親政至今,已經有八年了。在這八年裏,本王每天都記掛着一件事,那就是統一天下。經過八年的準備,現在我們秦國已經具備了席捲天下、吞併六國的能力。本王決定從現在起,正式發動軍事進攻,實現統一大業。眼下我們第一個要消滅的目標就是韓國。”

大臣們有些興奮,也有些緊張,目光都緊緊地盯着秦王嬴政。

“本王之所以要先攻打韓國,有兩個原因:第一,因爲韓國離我國最近,發兵容易,也符合由近及遠的統一戰略。滅掉韓國,就爲滅掉其他五國掃清了道路。第二,六國中韓國的力量最弱,攻打它比較容易。如果一舉攻下它,可以鼓舞士氣,這也符合先弱後強,遠交近攻的軍事戰略。”

“大王英明!”大臣們已經有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秦王嬴政是如何加速統一步伐的?是誰提出首先消滅韓國的? 第3張

秦王嬴政意氣風發地下令:“好,即刻出兵,準備進攻韓國!”

秦王的命令傳下去後不久,秦國大軍就整整齊齊地排在練兵的大操場上,列隊等待秦王的檢閱。

一排排高大威武的士兵手持兵器,威風凜凜。

一面面戰旗迎風勁舞着。

秦王嬴政騎在馬上走過一排排隊列,看着這軍容整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威武之師,他感到這些年的軍事訓練很有效果。這麼精銳的部隊,這些精神抖擻的將士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他們一定會橫掃天下,完成統一的大業。

檢閱完部隊,秦王嬴政又走上高臺,向士兵們訓話:

“將士們,你們現在就要出征了,這是秦國統一天下的第一步——兼併韓國。多年來,中原大地一直是諸侯割據,戰火不斷,百姓們身處戰亂之中,流離失所,過不上一天安穩的日子。要想結束這種各國混戰的局面,只有實現天下的統一。只有天下和平安定了,百姓們才能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因此,你們所做的,就是要將百姓拯救出困境,你們的出征是偉大的行爲。”

“爲天下統一而戰鬥!”將士們的喊聲響徹雲霄,久久地迴盪在曠野上。

“出發!”公元前231年9月,秦王嬴政跨上戰車,手持寶劍指揮着秦國大軍,發出了進軍韓國的命令。

數十萬大軍洪水般撲向韓國,很快就把韓國都城新鄭圍了個水泄不通。

軟弱無能的韓王安,眼見着大軍壓境,嚇得已經沒有了主意,用顫抖的聲音問:“怎麼辦?怎麼辦?各位愛卿有什麼好辦法嗎?”

韓國大臣們面面相覷,沒有人說話。大殿上靜得彷彿可以聽見大家緊張的心跳聲,滿朝文武全都害怕到了極點。

秦王嬴政是如何加速統一步伐的?是誰提出首先消滅韓國的? 第4張

最終有一位大臣站了出來,無奈地對韓王說:“大王,我國在當前七國中是最弱小的,國力弱,軍力更弱。如今秦國大兵壓境,我們根本沒有反擊之力,依臣之見,我們現在只能向秦國求和,派出使臣與秦國大軍談判。”

“既然沒有別的辦法,也只好如此了,就按你的意見辦吧。本王就委派你擔任使者,去與秦國談和。”

和談的結果是,韓國獻出了大部分地區,只剩下一小塊地方苟延殘喘。秦國的這次軍事行動進行得異常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甚至沒有任何傷亡。

韓國已名存實亡。

第二年,秦王嬴政命令內史騰率領十萬大軍攻入韓國的最後一塊地方,很快就攻下韓國都城新鄭,生擒韓王安。韓國滅亡了。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在韓地設置潁川郡,使韓國從此成爲秦國的一個行政區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