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經過隋唐兩代之後,宋朝又是怎麼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的?

經過隋唐兩代之後,宋朝又是怎麼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太祖趙匡胤經過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後,有感於自己是通過武將們而成爲皇帝的,於是就想建立一個以文人爲主的王朝,爲此他及以後幾位皇帝對科舉制度作出了一些創新之處,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宋朝是怎麼對科舉制度改革的?

經過隋唐兩代之後,宋朝又是怎麼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的?

最先創新的就是糊名制度。這個制度就是將考生的所有相關信息全部用紙糊住,讓主考官以及評閱官在閱卷時無法得知該張考卷是哪位考生所做的,就是要儘可能將作弊的風險降到最低。糊名制度在確立之初就遭到了許多考生的反對,其中就包括後來的文壇大佬范仲淹,反對的理由主要是怕哪些名聲不太好的考生在考官閱卷時得到一個很好的成績,畢竟科舉取士除了成績之外,還更注重個人的品格。

其次就是考試時間的確立。唐朝的科舉是每年考一次,因此在這一年中要花費很多財力與人力。宋朝認爲這樣太過於繁瑣了,所以在宋英宗時就將科舉定爲三年一考,好讓考生能有時間去準備好考試所需的內容,還能使朝廷能夠輕鬆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比之年”。

經過隋唐兩代之後,宋朝又是怎麼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的? 第2張

還有就是科舉文風的轉變。這要從宋朝的文壇大佬歐陽修說起,歐陽修於嘉祐二年擔任科舉主考官,對於哪些無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來說,他早已心生厭惡。於是他將已經有百年曆史的文風轉變爲必須是言之有理的古文,也正是這一次轉變,讓蘇軾兩兄弟在這一屆科舉大比中得以脫穎而出。

最後一點是對原有的科舉考試內容與科目進行改變。王安石在變法時,上書皇帝請求廢除明經與明法等複雜的科目,只需留下進士這一科,並且還直言詩詞歌賦不再作爲考試內容,因爲讀書人不能只懂作詩寫賦,還要通曉聖人之言,這樣在做官的時候就能多一些治國治民的經驗。

原創獨家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