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什麼是黨錮之禍?耗盡東漢生機的權力爭奪之戰

什麼是黨錮之禍?耗盡東漢生機的權力爭奪之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中國歷史上南北對峙、軍閥割據混戰的情形比較多,但是三國鼎立卻僅此一次。延續四百多年的大漢王朝,曾經強盛輝煌無比。那又是什麼導致東漢王朝最終滅亡,天下大亂,從而開啓了三國這一個精彩的歷史時期呢?這一切的根源都要從黨錮之禍說起。

黨錮之禍指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壓。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爲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爲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士大夫集團和宦官集團的相互爭鬥中,由於皇帝支持宦官集團,打壓士大夫集團。

什麼是黨錮之禍?耗盡東漢生機的權力爭奪之戰

首先需要介紹一下東漢後期特殊政治環境,東漢從和帝開始,皇帝大多是孩童或少年即位。因皇帝年幼,皇太后臨朝稱制。她們缺乏治理經驗,便依靠父兄輔政,這就造成外戚專權的局面。皇帝長大後,利用宦官剷除外戚勢力,又形成宦官專權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士人投入到反對宦官、外戚專權的鬥爭,逐漸形成一股極有影響的社會力量。“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爲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而到了桓帝、靈帝時期,朝政基本由宦官把持,士大夫集團對於宦官的仇視必然遭到宦官的報復,於是出現了“黨錮之禍”。

什麼是黨錮之禍?耗盡東漢生機的權力爭奪之戰 第2張

當時士人集團主要以太學生和在朝官吏爲主,太學當時有學生3萬餘人,學生領袖郭泰、賈彪與朝中大臣李膺、陳蕃、王暢等交往,相互敬重、讚賞。太學裏流行一種說法:“天下楷模,李元禮(李膺);不畏強禦,陳仲舉(陳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暢)。”與此同時,太學生們對朝中大臣、地方官員及社會名流進行畫像與歸類,“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外號在社會上廣爲傳頌。太學生與朝中大臣掌握了當時社會的輿論主流,對宦官集團進行激烈的抨擊。宦官集團感受到威脅,所以他們不斷在皇帝面前進讒言,最終促使兩次“黨錮之禍”。

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士人和宦官的鬥爭進入白熱化,宦官等人向桓帝進言,桓帝聽信一面之詞,重處了很多官員。而且將李膺等人關入北寺獄,還把杜密、範滂和陳寔等被劃爲“黨人”的二百多人被捕下獄。雖然在延熹十年(公元167年)6月,漢桓帝大赦,釋放了黨人,但將他們的名字造冊登記,分送太尉、司徒、司空三府,終身不許再出來做官。這就是第一次“黨錮之禍”。漢靈帝即位初期的第二次“黨錮之禍”更加嚴重,李膺、杜密、翟超、劉儒、荀翌、範滂、虞放等百餘人,被下獄處死。在各地陸續被逮捕、殺死、流徙、囚禁的士人達到六、七百名。八年之後的公元176年(熹平五年)靈帝又下詔書,凡是黨人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罷免,禁錮終身,並牽連五族。這次的禁錮直到公元184年黃巾之亂爆發,黨人纔得到赦免。

什麼是黨錮之禍?耗盡東漢生機的權力爭奪之戰 第3張

經過這場浩劫,天下儒生幾乎被清洗一空。在第二次“黨錮之禍”中,賢能忠義進步勢力遭到徹底摧毀,宦官專權達到了歷史的頂峯。歷史上普遍觀點認爲:兩次“黨錮之禍”嚴重損傷了東漢王朝的根本,所謂“士類殲滅而國隨以亡”。清正的官員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錮,宦官更加爲所欲爲,殘害百姓,因而激起民變,釀成黃巾之亂。士大夫、豪強離心,於是黃巾之亂以後羣雄並起,東漢最終走向了滅亡,豪強割據兼併最終開啓了三國鼎立的時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