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的監獄爲什麼有天牢與地牢之分?裏面關押着哪些犯人?

古代的監獄爲什麼有天牢與地牢之分?裏面關押着哪些犯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監獄的說法源遠流長,最早有關這一工具的出現是在夏朝,那個時候還統稱爲“夏臺”或者是“圜”,商朝的時候,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叫做“圉”。現在看這倆字有點陌生,因爲無論是“圜”還是“圉”都是甲骨文中的說法,發展到後來,這倆字逐漸演變成了很多人所熟悉的監獄的俗稱,那就是“囹圄”,所謂身陷囹圄,就是出源於此。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的監獄爲什麼有天牢與地牢之分?裏面關押着哪些犯人?

從春秋開始,牢獄開始被用來重點關押犯人,但那個時候很少會對人處以極刑,多是勞改、教育爲主,直到秦朝,伴隨着封建帝制的出現,監獄才產生了新的用途,被當成刑罰的工具使用。與此同時產生的,還有管理犯人的《囚律》的出現。當然,獄這個字的出現,是在漢朝。

古代的監獄爲什麼有天牢與地牢之分?裏面關押着哪些犯人? 第2張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牢獄開始分門別類,劃分等級,比如說內宮,居室,保宮等等。不完全統計,當時漢朝的監獄,已經超過了2000多間,而且這麼多的監獄,都是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堪稱是“連鎖店”性質。同時產生的,還有通俗一點稱呼的天牢和地牢。

天牢這個詞,泛稱地勢險峻,易入難出的地方,古代行軍打仗的時候,經常被提及。相對來說,地牢就簡單得多了,最開始的地牢,有點像現在的地窖,就是挖地爲獄,將人囚禁。

古代的監獄爲什麼有天牢與地牢之分?裏面關押着哪些犯人? 第3張

定義的不同,也代表着進入兩個場所的對象的待遇有所不同。通常來說,歷來的天牢都是設立在京城之內的,進來的犯人,非富即貴,通常只有皇帝御審,纔有資格被關進來。所以相對來說,在天牢,所謂的屈打成招並不多,除了少數站錯了隊的,其他的都是按照皇帝的意願來執行。但沒有屈打成招並不代表沒有冤案,畢竟很多事情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而且進來的人,也通常明白金口玉言這樣的道理,除非有特別硬的關係或者大聰明的人,很少有翻供的情況出現。

相對而言,地牢不但環境惡劣,還以私刑橫行而著名。畢竟越往底層,一些律法無法管制到的也就越常見了。當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只要有錢,在這裏除了沒有自由,其它的其實統統和外面一樣。舉個例子,甲午中日戰爭期間,因爲不戰而降被關押到地牢的將領葉世超就曾坦承,進了監獄,完全就是享受來的。當然,代價也有點大,那就是“日實用六千四百金”。所謂的有錢能使鬼推磨,大抵如此。相反,如果沒有打點的錢財,則只能在身體上付出點代價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