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立國時間將近三百年 清朝名將爲什麼那麼少

清朝立國時間將近三百年 清朝名將爲什麼那麼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清朝無名將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縱觀中華文明五千年之歷史,大清王朝享國267年,絕對算是比較長命的一個統一王朝。從努爾哈赤創建後金,到順治入主中原,再到宣統遜位,大清沒有出過一位昏君,個個都是兢兢業業,勤政愛民,任用能臣。李衛、田文鏡、鄂爾泰、曾國藩等均堪稱一代名臣,他們濟世爲民,建立功勳。但是,大清卻很少有拿得出手的名將(入關之後),左宗棠也許能算是其一。年羹堯、嶽鍾琪算很一般,雖然不時贏得對蒙古的勝利,不過對手並不是特別強,自然不能算是名將了。

清朝立國時間將近三百年 清朝名將爲什麼那麼少

雍正時期,張廷玉曾當着皇帝的面對本朝名將進行點評:“本朝名將戰法不一,巴海善於周旋,有耐力能持久;趙良棟善穿插,能奔襲;圖海善對壘能攻堅;飛揚古善戰陣,能苦戰;周培公機變多智遠慮深謀,可謂是全才。可惜風流雲散,都已下世”。不過,以上所說的“名將”在歷史上卻少有人提及,名氣並不是很大,今人對其更是不熟悉。那麼,爲何大清的名將就這麼少呢?

其一、得天下太容易,沒有磨鍊出名將。太平天國滅亡後,大清也顯示出衰敗的跡象,趙烈文甚至預言大清國祚只有不到五十年了。對此,曾國藩的迴應則是“得天下太易,德已失,氣已盡”。確實,相對於漢、唐、明等強盛王朝而言,大清得天下實在是太容易了,從1644年入關到1662年明永曆皇帝被吳三桂絞死,只花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

這並不是說清軍有多能征善戰,而是對手太弱,抵抗太少,想想左良玉的兒子親率80萬大軍卻向兵力不到一萬的清軍投降,實在是悲哀,可恨。除李定國、史可法等堅決抵抗之外,其餘人等均搖擺觀望,最後投降。既然對手少有名將出來對陣,清軍自然就出不了名將了,畢竟沒有經過血腥的廝殺嘛,名將從而出呢!

清朝立國時間將近三百年 清朝名將爲什麼那麼少 第2張

其二、八旗太弱,又防備漢人。清兵入關之後,八旗兵的戰鬥力便呈現出直線下滑之勢,直至連基本的騎射本領都沒有了,反而成爲國家的寄生蟲。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等三藩在南方發動叛亂,兵鋒直抵長江,而駐防武昌的滿清八旗居然不敢迎敵,明珠、索爾圖等人還整天擔心吳三桂渡江拿下武漢。八旗既然不堪重用,那康熙只能依靠漢族綠營軍去平叛了。

後來康熙三徵葛尓丹,其主力部隊均爲綠營兵;收復臺灣時,八旗兵連上船的勇氣都沒有,還害怕在海戰中被鄭氏集團海軍全殲。八旗弱,不代表綠營也弱,但問題是綠營以漢族爲主,清廷信任不過,不敢委以重任,免得重蹈元朝之覆轍。可以說,綠營就是當槍使的,是工具(槍),而不是“拿槍”人,如此一來,漢人成爲名將的希望就大大減少了。

清朝立國時間將近三百年 清朝名將爲什麼那麼少 第3張

其三、閉關鎖國,畏敵不戰。大清入主中原之時,中國周邊可謂是強敵林立,東北有沙俄虎視眈眈,西北有準格爾隨時進犯(沙俄支持),東南沿海更是西方殖民者活動的天地。但是,大清沒有大明的魄力,不敢向強敵亮劍,打出中華民族的威風。明朝末年,除對付女真、流寇外,還要應付東南沿海的殖民者,但依然敢於反擊侵略者,即使是在準備滅亡之時,如料羅灣海戰吊打海上霸主荷蘭殖民者,教其乖乖做人。

反觀大清,面對侵略和襲擾,直接閉關鎖國,不正面迎敵;遇到戰爭時,直接簽約了事,畏敵不戰。例如,康熙親征雅克薩,在我方佔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與之簽訂其實並不平等的《尼布楚條約》;近代日本每次侵擾中國時,李鴻章直接簽約搞定,根本不反擊;甲午戰敗時,連遷都西安繼續抵抗的勇氣都沒有。既然不敢亮劍強敵,只是平時的小打小鬧,何來名將之說。

總而言之,大清不缺乏明君,更不缺名臣,但名將卻十分稀少,因爲沒有表現的機會,不能揚名天下,建功立業!大家說說,是不是這個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