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關於祭月的由來是怎樣的?祭月有哪些意義?

關於祭月的由來是怎樣的?祭月有哪些意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祭月作爲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爲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爲現代人渴望團聚、寄託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祭月的由來是怎樣的?祭月有哪些意義?

祭月簡介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而來。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中秋節在我國北方地區流行是在唐代之後。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爲普遍的民俗節日,並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爲中秋節。

中秋祭月儀式是一種古老的祭祀禮儀,表達人們祈求月神降福人間的一種美好心願。“中秋”一詞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爲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中說,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禮記·祭法》:“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鄭玄注:“夜明,月壇也。”孔穎達疏:“夜明者,祭月壇名也。”《史記·封禪書》:“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史記·孝武本紀》:“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則衣紫及繡。”

祭月由來

起源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對象。中秋節起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淵源。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關於祭月的由來是怎樣的?祭月有哪些意義? 第2張

演變

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歷史發展,後來曆法融合,使用陰曆(夏曆),所以將“祭月節”由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我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祭月的意義

團圓

中秋賞月、祭月是中秋活動的重要內容,在民間它表達了人們祈求的團團圓圓的美好意願。當明月在東方冉冉升起,人們便設案於庭院,祭拜月亮,供品以月餅爲主,另加瓜果之類,特別是柚子是不可少的,祭品多具圓形,是取團圓之意。祭畢,家人團坐,飲桂花酒,吃月餅,賞明月,講述有關月亮的故事,比如牛郎織女、吳剛伐樹等等。

愛情

有些地方,每逢祭月,是青年男女追求愛情、表達愛意的美好時機。祭拜月亮之後,青年男女便乘着清亮的月光,成羣結隊到夜色悠美的野外對歌,往往通宵達旦徹夜不歇,對歌后帶着露水成雙結對竊竊私語,互表心意,有的從此結下百年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