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屈原變法成功了嗎?阻礙屈原變法的原因有哪些?

屈原變法成功了嗎?阻礙屈原變法的原因有哪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前面對屈原一生的簡介中,我們知道,屈原也曾有過意氣風發的時候,楚懷王和20歲的他相見恨晚,惺惺相惜,以至於懷王將國事全部託付於他。屈原也不負厚望,很快整理出一系列的變法內容……但是,爲什麼變法沒有成功,懷王反而將屈原流放了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屈原變法成功了嗎?阻礙屈原變法的原因有哪些?

讓我們先來看看變法的內容:

第一,獎勵耕戰。還記得在之前一笑說《詩經·秦風·無衣》時提到的商鞅變法內容嗎?這點和商鞅如出一轍,都是爲了促進國家實力增長、提高軍隊戰鬥力。但問題是,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大量因戰功崛起的新貴,這對於老的貴族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國家能提供的貴族待遇的果子就那麼多,新來的人多了,老的人自然就要分的少了,既得利益者怎麼可能放棄?

第二,舉賢能,唯纔是舉。其實這一點屈原也是在革自己的命——屈原本身就是通過世家內部舉薦出來的,但屈原爲了替楚國廣泛獲取人才,不惜拿自家開刀——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爲國犧牲的精神,哪怕到了現代,老子替兒女安排工作也是常見的事情,你指望2千多年前的楚國世家們有這思想覺悟?

第三,開放言路,反壅蔽。也就是要打破君臣、君民之間的溝通障礙,要讓下情上達天聽,讓政令暢通無阻。這也是一個治國理政的老大難問題,包括有了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話等通訊工具的現在,還是有政令不通,陽奉陰違,中央管不到地方的情況,更何況當時楚國有一大幫子人要當土皇帝,“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四,禁朋黨。鑑於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黨營私,狼狽爲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污衊攻擊。因此而要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

第五,命賞罰。國家的賞罰不能隨心所欲,也不能淪爲某些人籠絡人心的手段,而是要用嚴格的律條來界定,做到賞罰皆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縱觀這五條,雖然條條在理,點到了楚國的痼疾上,但條條也是打中了世家和舊貴族的痛筋上,怎能不招致佔楚國朝堂大部分的官僚們的反對?

當時,屈原一公佈的變法內容,楚國宮裏立即就像炸開了馬蜂窩,一時間,前來向楚懷王訴說不滿,要求馬上停止變法的官員爲數甚衆,有的人甚至提出要處置屈原。

屈原的這五條變法主張,每一條都是重要的,都是互相關聯、必不可少的。假如放棄或改變了某一條,整個變法大事都會流於失敗。因此,屈原也在竭力向衆官員解釋變法主張的重要和迫切,分析變法條文,說明制訂它們的理由。——可真心爲國,敢於捨棄和背叛家族利益的又有幾人?

屈原變法成功了嗎?阻礙屈原變法的原因有哪些? 第2張

楚懷王被官員、親屬們包圍着,他周圍都是反對的聲音,楚懷王本就是個“耙耳朵”,沒主心骨的,一下子看到這麼多反對的人,聽到這麼多反對的聲音,就動搖了、猶疑了。他以沒有時間爲由,拒絕了屈原的覲見。

公元前314年,剛進行了不到3年的變法,激起了楚國的動盪。歷史無數次證明:受人民歡迎的措施,不見得一定就能抵擋得住當權者們的阻擾和破壞。變法有利的成果還沒成熟,但病變叢生,楚懷王再也堅持不住了,就藉着上官大夫的讒言,罷黜了屈原的左徒一職,變法就此失敗。

經過這次跌倒,屈原覺得是自己這方的力量不足。因此他就利用擔任三閭大夫的機會,大力培養後備人才。——可惜的是,他的育才大計才進行了不到一年,公元前313年,他就遭到了第一次流放。

最開始屈原還是認爲楚懷王是暫時被矇蔽,他像癡情的女子在等待以前的情郎一樣,等待着楚懷王的回心轉意——因爲他的變法爲楚國積攢下了戰略儲備,他希望楚懷王能看到這些。確實,楚懷王也看到了變法的成果,但他太着急了,沒有等果實在成熟一點——他馬上發動了對秦國的戰爭。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秦楚兩國之間的丹陽之戰、藍田之戰均以楚國大敗告終。

可這個時候,楚懷王想到的不是把屈原召回來繼續改革,而是派他遠赴齊國,恢復齊楚聯盟,做一個救火隊長。

屈原使齊回國後,發現楚懷王放跑了張儀,當即直言以諫——你讓好面子的楚懷王哪受得了這個?於是屈原再也不招懷王待見。

屈原變法成功了嗎?阻礙屈原變法的原因有哪些? 第3張

長期的等待化作了泡影,屈原心亂如麻,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對的,但又感於堅持之難,哪怕他是史上第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在這種情況下也浪漫不起來了。因此他才找到太卜鄭詹尹——很多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啊!

或許也正是因爲屈原是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他的感觸會比一般人更加細膩敏銳,因此他面對理想與現實,心中也會有更大的苦痛。一心爲國,卻強諫遭斥、遠放漢北,“忠而被謗”,豈無哀憤?“既放”在外,找不到報效家國之門,能不痛苦得“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實際上,《卜居》所展示的人生道路的嚴峻選擇,不只屈原面對過,後世的無數志士仁人千年來都曾面對過。只不過,堅持下來的人成了英雄,流芳青史;退縮的,要麼在歷史中湮滅無聞,要麼就轉爲反面角色,成爲映襯英雄光輝的那團黑暗。

所幸的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中,無論多麼艱難困苦的時代,總會出現一些堅持理想、拒絕流俗的人物。正是有了這些光輝的榜樣,我們的民族才能百折不回、九死重生。即使在和平、繁盛的今天,這種不媚俗、不屈從、不圓滑、不妥協的偉大精神,依然富於鼓舞和感染力量,它將引導我們擺脫卑瑣、庸俗和軟弱,挺起胸、昂起頭,爲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