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虞允文只是一介書生,爲何會被評價爲“千古一人”?

虞允文只是一介書生,爲何會被評價爲“千古一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虞允文,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蹟。

談到南宋,人們總是搖頭嘆息,似乎它永遠與戰敗、割地、賠款聯繫在一起。但在南宋時期,卻有這樣一個神奇的書生,以參謀軍事的身份臨危受命,以少勝多大破金軍,由此又引發金國內亂,導致國主完顏亮死在自己人的手裏,延續南宋朝廷足足百年。楊慎評價他"戰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義勇,爲南宋第一",蔡東藩爲他慷慨賦詩"一鼓竟能褫逆魄,六軍從此服儒生",毛澤東更是擊節讚歎"偉哉虞公,千古一人!"這個人就是虞允文。

虞允文只是一介書生,爲何會被評價爲“千古一人”?

早年的虞允文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年過四十還是地方州縣的一個通判,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虞允文在地方上兢兢業業工作,政績斐然,漸漸的名聲傳入了朝廷,當時的中書舍人趙逵向高宗推薦虞允文,高宗召見虞允文相詢,只見他姿貌雄偉,慷慨磊落,又對地方事務知之甚詳,從容回答高宗的各種問題,因此得到了高宗的欣賞,隨後他就被調入朝廷,累官至禮部郎官。紹興三十年,虞允文奉命出使金國,金人看他是文官,故意要求他參與射箭比賽以彰顯威風,誰料他一發中的,令滿座金人瞠目結舌。

虞允文只是一介書生,爲何會被評價爲“千古一人”? 第2張

拜紹興和議所賜,此時宋金之間已停戰二十年,南宋的大臣們已沉湎於和平中,丞相湯思退"置邊備不問",殊不知金國嚐到了南侵中原的甜頭,野心日益高漲,無一日不在做着覆滅南宋的準備。虞允文出使金國後暗中觀察金人動向,判斷金人必將再起刀兵。他回到朝廷後立即上疏稱"金人必將敗盟,五路出兵,希望詔命重臣商議備禦之策。"但高宗置之不理。

虞允文一語中的,公元1161年秋,完顏亮率軍32萬,分成四路,水陸並進,向杭州開進。鎮守江北的王權聞風而逃,使金人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長江以北大片的土地,高宗震怒撤王權之職,命李顯忠代替他,同時讓宰相葉義文赴前線犒軍以激勵士氣。葉義文不敢親臨前線,就命時任參謀軍事的虞允文替他趕赴前線犒賞諸軍。

誰料當虞允文趕到防禦陣地採石時發現主將李顯忠還未到達,而金軍已經開始準備渡江。宋軍此時羣龍無首,人心惶惶,眼看長江天險就要這麼被攻破。虞允文當機立斷,把宋軍將士組織起來,慷慨激昂的鼓舞他們的士氣,隨後着手佈置兵力。他料定此前江北宋軍的潰敗定會使完顏亮志得意滿,輕視宋軍,就令步兵、騎兵沿江佈防,藏於山坡之後,令水軍於江中設伏,他則親率部分兵力做出後撤的姿態。

虞允文只是一介書生,爲何會被評價爲“千古一人”? 第3張

完顏亮果然上當,沒做詳細的偵查就率軍進行登陸。虞允文沉着冷靜,等到金軍部分上岸才下令出擊,此時金人以爲宋軍早已如從前那樣逃跑,正在得意之際,忽聽一聲炮響,沿江山坡後旌旗搖動,槍戟如林,鼓譟吶喊,如山崩地裂。金兵頓時亂了分寸。虞允文看準時機,急令張振、韓霖自兩翼夾攻金軍。金人剛剛登陸還沒有設置陣地加之心慌意亂根本抵擋不住士氣高昂的宋軍,紛紛逃回船上,前隊後退,後對前衝,亂作一團,虞允文又令設伏於江中的水軍出擊,宋軍船尖炮利,像利刃一樣把敵船衝擊的七零八落。

然而宋軍畢竟是以寡敵衆,時間一長攻勢就減緩下來,此時恰有一隻從光州換防下來軍隊路過採石,虞允文立刻把他們也組織起來,命他們搖旗擂鼓,從山後到江邊來回移動。完顏亮見狀大驚失色,以爲又有援軍到來,慌忙率軍後退,虞允文再令弓弩手向敵船萬箭齊發,一時間金兵死傷無數,宋軍大獲全勝。

虞允文判斷金軍雖遭慘敗,但必將馬上捲土重來,他立即採取措施,要求將士枕戈待旦,沒有一絲戰勝的驕傲。果然,第二天金軍又向南岸撲來,宋軍嚴陣以待,以逸待勞擋住了金人的進攻。虞允文又暗令水軍穿插到金軍船隊的背後,火箭齊射,頃刻間金軍船隊成了一片火海,完顏亮見大勢已去,只得率軍狼狽的逃回北岸。

虞允文只是一介書生,爲何會被評價爲“千古一人”? 第4張

完顏亮軍事上的慘敗引發了政治上的危機,他本人是篡位當的皇帝,得到他戰敗的消息,國內對他不滿已久的一些貴族立刻藉機謀反,擁立完顏雍爲皇帝。此時完顏亮本人尚在中原腹地,得知消息決意先滅南宋,挾大勝之勢班師回朝平亂。於是他加緊催促軍隊試圖從瓜州過江,可惜這一計劃再被虞允文所阻,他準確判斷完顏亮登陸位置,然後星夜率軍趕赴增援,居然趕在金軍渡江前來到了陣地前。他再施前計,命麾下將士大張旗鼓,顯示兵力十足。金軍見虞允文到來,心驚膽戰不願進攻。完顏亮卻全然不顧麾下的心思,強令三日內渡江。部將們忍無可忍,在完顏宜人的率領下,衝進大營,殺死了他們的皇帝完顏亮。隨後與宋軍進行了議和。

采石之戰就以完顏亮的死落下來帷幕,虞允文由此一躍成爲天下皆知的名將,此後的數十年,他爲趙家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在外,安撫四川,使蜀地軍政爲之刷新,在內則宰執朝廷,選拔賢能。他生前封爵雍國公,死後追贈太師,爲南宋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