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的末代三鼎分別是誰?他們的命運如何?

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的末代三鼎分別是誰?他們的命運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清朝科舉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頭一年舉行鄉試,第二年舉行會試和殿試,舉行會試和殿試的那一年,一般是地支紀年的醜、辰、未、酉年叫做“大比之年”。上諭宣佈停止科舉的1905年,不是大比之年,中國科舉制度歷史上的最後一次會試、殿試,實際是前一年,即1904年的甲辰年,甲辰年的三鼎甲劉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便成爲科舉史上的末代狀元,榜眼,探花,而劉春霖更在晚年的60自述中自稱“第一人中的最後人”。

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的末代三鼎分別是誰?他們的命運如何?

劉春霖

1904年的甲辰年本爲按部就班的正科,因爲這一年恰逢慈禧太后70大壽,所以朝廷將正科改爲恩科,以表示特別慶祝,甲辰科主考官由協辦大學士裕德,吏部尚書張百熙,左都御史陸潤庠,戶部尚書戴鴻慈,其中陸潤庠本人就是同治年間1874年甲戌科狀元。會試試題有“周唐外重內輕,秦魏外輕內重各有所得論”等等。

會試完畢,如何確定第一名會員人選,各處高官極力推薦自己相中的對象。陸潤庠推出直隸考生劉春霖的卷子,稱讚書法公正全場第一,張百熙是湖南人,對各位考官說,本朝200多年間我的家鄉湖南籍的考生出過狀元,榜眼和探花,唯獨沒有人容登會元,他推出湖南考生譚延闓的卷子說:此卷書文俱佳,科舉將停,機會難得,爲了免除遺憾,我懇請各位同意將此人推爲會元,衆考官不好當面駁張百熙的面子,只得一致同意,好在這譚延闓也還算是給張百熙爭氣,後來積極參加立憲活動,出任湖南都督,以後又投奔孫中山,參加國民黨投身北伐,一直做到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的高官,沒給全體湖南人丟臉。

會試之後還有殿試一關,這一次主考官們再不敢把譚延闓名列前茅了,他們摸透了慈禧太后的心思,如果看到與造反逆賊譚嗣同同姓的又一個湖南人,老太太不大發雷霆纔怪,他們斟酌再三,把廣東考生朱汝珍暫列爲第一,請太后定奪。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誰人料到慈禧太后看到朱汝珍的名字,立即緊皺眉頭,面露厭倦之情,主考官們立即恍然大悟,太后最厭惡的女子不就是光緒帝寵愛的珍妃嗎?太后最仇恨的男子不就是廣東的逆賊康有爲梁啓超嗎?正當主考官們誠惶誠恐惴惴不安之時,太后的臉色卻由陰轉晴,進而一片燦爛。

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的末代三鼎分別是誰?他們的命運如何? 第2張

朱汝珍

原來他看到了直隸肅寧考生劉春霖的名字,慈禧太后滿面春風對各位考官說:今年天下大旱,舉國焦慮,春霖之名正是春風化雨普降甘霖之意,他的籍貫直隸肅寧,又喊我大清肅靜安寧之意,這可是大大的吉祥徵兆啊,太后提起硃筆在劉春霖名下爽快批出: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朱如珍、商衍鎏名列榜眼、探花。不得不說慈禧太后這樣做有點胡鬧的意思。

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的末代三鼎分別是誰?他們的命運如何? 第3張

最後再來說說這三個人的命運。

劉春霖榮登狀元,授翰林院編修,在文字學歷史學、軍事學方面有精深造詣,之後去日本東京法政大學留學,民國建立後出任大總統府祕書。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他因爲憂患,時拒絕親友爲自己舉辦60壽辰慶典,1934年僞滿洲國總理鄭孝胥以重金邀約需給高官,被他斷然拒絕。

朱汝珍後來在南書房行走,任翰林院編修,後來被派到日本東京法政大學讀法律,1910年清政府舉行第一次法官招聘考試,他任貴州主考。僞滿洲國成立後,清末廢帝溥儀被捧上臺,作爲溥儀的老師,朱汝珍前往長春看望,溥儀示意他再事“皇朝”,他以年老多病爲由婉言謝絕,抗日戰爭期間朱汝珍積極配合抗日團體開展募捐義演的活動,並接濟抗日之事,1942年朱汝珍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

清朝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的末代三鼎分別是誰?他們的命運如何? 第4張

商衍鎏

商衍鎏後來成爲著名學者書法家,他曾任翰林院編修,文淵閣校理,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廣東省政協常委,1963年逝世,享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