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和清朝哪個朝代更好?別被電視裏的清宮劇給洗腦了

明朝和清朝哪個朝代更好?別被電視裏的清宮劇給洗腦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朝和清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曾有一位清粉表示詫異,說天底下爲什麼會有明吹(明粉)的存在。因爲他的固有意識,是清朝很了不起,所以很自然地就會貶低明朝,以至於把明粉,指責爲明吹。

現實中確實有這樣很多清粉的存在,而且這些清粉,絕大多數是漢人,老實講,就是當年被清兵入關大屠殺所殘餘下來漢人的後代。

明朝和清朝哪個朝代更好?別被電視裏的清宮劇給洗腦了

(這些在現實中扮演清朝戲份的漢人,基本上就是當年被滿清屠殺的漢人殘餘後裔)

就南北而言,南方的清粉相對少一點,北方則相對多一點。

這種現象,早在清朝就是如此,南方的廣東、江蘇、浙江、福建、湖南一帶,一直有天地會等若干反清團體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南方地區的科舉盛於北方,受儒家思想教育的程度顯然更深於北方,明末清初之際,湖南衡陽人王夫之、江蘇崑山人顧炎武、浙江餘姚人黃宗羲並稱爲“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們都是南方人,他們的反清態度,是很明顯的。

這三位南方人對整個中國南方的影響是很大的,雖然整個清朝,不斷有南方人通過科舉在清廷做官,但整個南方,對清朝的態度是疏遠的、不屑的——當然,清朝當局反過來,對南方的漢人也是不太相信的。

但是說北方人願意做清朝的順民,那就大錯特錯了,清兵剛入關之際,殺得最多的,就是北方的漢人。1639年,清軍在河北趙州進行大屠殺,一次即殺死漢人2.5萬人。1649年,山西汾州、太谷、泌州、澤州一帶,四十萬漢人被集體屠殺。1649年,山西大同城內,清兵屠殺的結果,居然是全城只剩五個犯人,最終清朝派來的大同知府,上書順治帝請求釋放——這份奏摺,至今保存在第一歷史檔案館(堅持說清朝在北方不殺人的清吹,可以去查檔案)。

明朝天啓六年,全中國有9987萬人口,到了順治三年,僅剩8848萬。消失的約1100萬人,去了哪裏?難道是集體穿越看清宮劇去了嗎?

清朝的相關史志和大臣奏本,毫不避諱這一點。譬如今天的河北,當時的直隸省,清朝大臣自己說:“逃亡人丁十居六七,一望極目,田地荒涼,四顧郊原,社社冷煙”。直到順治十二年,直隸巡撫還說,近畿之地“荒熟參半”,無主荒地甚多(清粉你自己用腦殼想一下,最看重土地的河北漢人都到哪裏去了)。

這種記載,在山西、山東、河南等省,都差不多。山西人說:“一甲止存數人,其僥倖如故者十不一二”。河南人說:“滿目榛荒,人丁稀少幾二十年矣”。山東人說,“地土荒蕪,有一戶之中,止存一二人”。

所以實際上,清朝對北方地區的屠戮禍害,並不次於南方。

那麼東北呢?一些東北人,我這裏說的是東北漢人,他們奇葩地認爲自己是大清國龍興之地的人,所以總對清朝戲有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好感。

事實上,東北的漢人,在努爾哈赤時期便已遭遇幾度屠殺。譬如努爾哈赤曾下九次汗諭,清查“無谷之人”,“捕之送來”,最後下令:“殺了從各處查出送來之無谷之尼堪”。這裏的五穀之尼堪,就是東北的漢人。

隨後,努爾哈赤又指責漢民“窩藏奸細,叛逃不絕”,命令八旗貝勒們對村莊裏的漢人, “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馬斬殺”——看清楚,這是清朝自己的記錄,主人公就是清粉最喜歡看的阿哥劇裏的那些阿哥們,他們就是屠殺東北漢人的罪魁禍首。

朝鮮王朝的實錄,曾記載他們的親眼所見:“時奴賊(指後金)既得遼陽,遼東八站軍民不樂從胡者,多至江邊…… 其後,賊大至,義民不肯剃頭者,皆投鴨水(鴨綠江)以死。”

明朝和清朝哪個朝代更好?別被電視裏的清宮劇給洗腦了 第2張

朝鮮人是局外人,他們的記載是可信的——事實上,當時的東北漢人,很多都是這樣一個結局。所以等到清兵入關之際,東北已經沒多少漢人,而八旗又入了關,所以整個東北出現了一個漫長的空曠期,直到清末,才允許河北山東一帶的漢人,前往東北闖蕩,即所謂闖關東。

現在的東北漢人,根本不是當年的東北人,而是中原人的後裔。

但是,山東河北老祖宗想不到的是,數百年後,他們的後裔之中,居然有一小撮極不忠不孝的兒孫,穿起了仇人的旗袍,爲清朝歌功頌德,崇拜當年那些騎着馬兒拿着弓箭將漢人當獵物隨便射殺的八旗貝勒——這,就是清粉!

而全國漢人的老祖宗更想不到的是,他們的子孫之中,會有那麼一些人,看了幾部清宮劇,就被格格阿哥戲洗腦成了清粉,崇拜當年拿刀屠殺他們的滿清帝王?

明朝和清朝哪個朝代更好?別被電視裏的清宮劇給洗腦了 第3張

當然,歷史的這一頁,畢竟已經翻過去了。我們也無意反覆唸叨此事,但我們的不追究,不等於少數人可以篡改歷史,把黑的描成白的,拼命地吹噓清朝如何如何,反而無下限地抹黑明朝宋朝唐朝等漢人王朝,我們的主張是:真相是怎樣的,就怎樣講!

就整體而言,我認爲:絕大部分明粉的歷史水平,高於清粉。大部分清粉的形成,其實只是因爲看了幾部清宮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