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揭祕高歡的反腐手段,爲何越反卻越貪腐?

揭祕高歡的反腐手段,爲何越反卻越貪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高歡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北齊王朝的實際創建者高歡是個“反腐激進分子”,戰事稍平後便絞盡腦汁地削弱勳貴的權勢,找藉口將他們降職或調任閒職。他深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所以暗中指使東魏御史臺彈劾最有權勢的勳貴元坦、司馬子如,將他們同一天關進監獄,嚇得司馬子如一夜白頭。

其子高澄繼承了“高氏反腐傳統”,爲凸顯執法機構的威嚴,不僅重賞御史中丞崔暹,還恢復了御史中丞“開道赤棒”的特權,甚至自導自演了一出冒犯御史中丞而被痛打的好戲。在高歡、高澄時代,的確有很多貪官污吏在御史臺的彈劾下受到懲處,但這股風氣沒能貫徹北齊始終。東魏武定七年(549年),高澄遇刺身亡,即位的高洋僅勵精圖治了短短几年便開始胡作非爲,繼他之後的歷任北齊皇帝要麼短命、要麼神經,由高歡父子推行的反腐行動很快淹沒於自上而下的亂政。

北齊的反腐行動爲何這般短命?很大程度上歸咎於高歡所採取的“策略性反腐”,即不用蠻力強制性整肅貪腐,而是借力打力,曲折迂迴地達到反腐目的。比如他發現姐夫尉景貪贓枉法,就暗中慫恿東魏御史臺彈劾,自己再跑到早已形同傀儡的東魏朝廷跪地哭泣,請求寬大處理;再比如懲辦司馬子如等人時,他讓由高澄操縱的御史臺擺出“公事公辦”的架勢,自己則事先給勳貴們“打招呼”,讓他們檢點言行、不要犯在他這個“不聽話的兒子”手中。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他既達到了反腐目的,又不至於讓勳貴們痛恨他。

揭祕高歡的反腐手段,爲何越反卻越貪腐?

之所以要搞這麼多名堂,是因當時的政治形勢非常險惡。高歡當年因一時疏忽導致親自扶立的皇帝元修西逃,從此背上“逐君”的惡名,難免被以元魏爲正統的人視作“僞政權”。而且,當時南方是梁武帝蕭衍在位,很多仍對異族統治耿耿於懷的中原人以蕭衍爲正統,同樣對高氏三心二意。作爲鮮卑化的漢人,高氏在鮮卑貴族、漢族世家兩邊都不討好,在如此尷尬的境況下,即便是股肱心腹也未必對其完全效忠。如果他不採取相對委婉的反腐手段,一旦操之過急,很有可能衆叛親離。

在高歡瞻前顧後的曖昧姿態下,那些被他“殺雞儆猴”的勳貴雖遭受一番處罰,但最終幾乎毫無例外地被赦免甚或好言安慰,虎頭蛇尾的反腐行動也就不了了之。時間長了,勳貴們逐漸形成“不貪白不貪”的思維定式,即便高歡煞費苦心,反腐成效也只能是暫時且有限的。

揭祕高歡的反腐手段,爲何越反卻越貪腐? 第2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歡父子所信任的反腐機構更多倚重政治鬥爭和勢力平衡,其主要目的並不真是反腐,而是防範鮮卑貴族和漢族世家,可以說他們的反腐行動明顯“動機不純”。

這種“策略性反腐”,只有在主導者具備足夠的政治頭腦和手腕時才能起到作用,但在高歡父子之後,北齊皇帝的智商一塌糊塗,“策略反腐”逐漸變成“策略貪腐”,以致民不聊生,被原本比北齊弱小很多的北周連鍋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