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白馬之禍是什麼?安史之亂是不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白馬之禍是什麼?安史之亂是不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白馬之禍、安史之亂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誰的夢向天闋,冷月邊關。狼煙走牧笛來,不見大漠荒原。誰的愛讓天下萬方奏樂,金銀散人心聚還看綠水青山。上下五千年,大夢無邊,夢迴大唐可看見遺留的詩篇……”。這首《貞觀長歌》主題曲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盛世長歌,但俗話說得好:“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再鼎盛的朝代終究難逃衰敗、滅亡的那一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一段大唐的謝幕悲歌:白馬之禍。

唐朝末年,朱溫在打敗晉王李克用後,外部的主要威脅被清除了。從此朱溫開始了加緊奪權的步伐,並在稱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白馬之禍是什麼?安史之亂是不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公元902年,朱溫祕密入關,打敗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且從李茂貞手裏搶到唐昭宗並遷都洛陽。隨後,朱溫又祕密刺殺唐昭宗,迎立唐哀宗爲傀儡。他的這一系列所作所爲引起唐朝舊臣的不滿,與此同時朱溫一方面培養心腹,另一方面肅清唐朝舊臣。白馬之禍,就這樣悄然上演了:

公元905年,朱溫指使蔣玄暉縊殺唐昭宗子嗣並拋在屍池裏。不久,朱溫在親信李振的鼓動下,在白馬驛殺死兵部侍郎王贊、吏部尚書陸扆、左僕射裴樞等人。自此,唐朝的勢力基本被掃除,整個大唐落在朱溫手裏。朱溫進封爲魏王加九錫。

縱觀整個白馬之禍,我們分析一下它能夠發生的原因:

一、大唐的衰落

隨着唐玄宗時期府兵制的沒落,大唐的根基開始動搖。後來隨着安史之亂的發生,節度使開始興起,天子的權力衰落。再後來隨着楊炎兩稅法的實行,均田制退出歷史舞臺。至此,皇帝的權力被慢慢架空,形同虛設。

白馬之禍是什麼?安史之亂是不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第2張

這讓朱溫看到了架空大唐王朝的時機,於是他開始籌劃並發動了白馬之禍。

二、朱溫等人的野心。

雖然唐哀宗當時仍然是名義的天子,但他已經與傀儡無二。與此同時,朱溫、李茂貞等人雖然名義上仍然尊唐哀宗爲天子,但他們的野心都開始慢慢暴露出來了。

與此同時,朱溫先後擊敗李克用、朱茂貞等節度使,他的實力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時,他的野心不再滿足於做一個權臣,而是有了稱帝的野心。因而,朱溫便開始掃除這擋在他面前的障礙。

三、唐朝舊臣的威脅。

雖然大唐實力已經大爲衰弱,但唐朝的舊臣依然感恩大唐的恩澤。他們在朝中掌管着要職,但他們卻依然心向着大唐,企圖恢復大唐往日的輝煌與榮耀。

但對朱溫來說,這羣大唐舊臣儼然已經成爲他稱帝路上的“絆腳石”。同時,他也害怕這羣舊臣裏面出現像王允這麼一個人物,讓自己如董卓一樣在陰溝裏翻船。所以,對於朱溫來說,不管爲了自保還是爲了稱帝,這羣大唐舊臣都不可忽視。

而白馬之禍,不光對於整個大唐,更對於整個天下和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大唐的謝幕悲歌。

白馬之禍,標誌着大唐已經徹底的名存實亡了。至此也標誌着那個征戰四夷、併吞八荒的盛世長歌徹底淹沒在時光的記憶裏,那個“寧作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榮耀時刻終究停留在歷史的畫卷裏。

二、風起雲涌的天下大勢。

白馬之禍後不久,朱溫便稱帝建立後梁。從此天下徹底進入節度使連年混戰的時代,五代十國的亂世拉開序幕,天下也進入一個相互攻伐的時代。這一時代,造就的英雄,流血的卻是百姓。

三、朱溫的“多行不義必自斃”。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王朝更迭如滔滔江水一般頻繁。但朱溫這麼陰險、殘忍的掃除唐朝舊車卻是極其慘無人道的,而在整個歷史中也是極其罕見的。或許由於朱溫的多行不義,後梁僅僅存在十六年就被晉國所滅,這或許就是天理昭彰吧!

白馬之禍是什麼?安史之亂是不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第3張

最後,我們來整體品味一下這段歷史:或許朱溫通過白馬之禍爲自己掃清了障礙,但他的一系列做法卻弄得天怒人怨。朱溫這一系列倒行逆施終將受到上天的責罰,因而朱溫被兒子所殺不說,更在歷史上留下千古罵名。他終究和倒行逆施的惡人一起將他們的罪行留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