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明朝九邊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 談遷《國榷》

九邊的由來。

自秦漢以來,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就開始了分分合合衝突,在農耕和遊牧之間碰撞,融合。於是邊境防禦就變成了王朝安穩不可忽視的一面。而到了明朝,邊境防禦變成了天下最大之事。當時就有今天下之事,惟夷狄惟大。於是在明朝幾百年歷史之中,大大小小的明蒙戰爭不下190次。但是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雖然心裏空有着有着天下大一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夢想,但是實力不足,便開始轉變策略,從進攻變成守邊,封王於邊疆,駐守邊界,以衛所制度爲保障的鎮戍制度應運而生。延續着高築牆,緩稱王的基本策略,開始據要塞而紮營,在邊地屯田練兵,逐步蠶食邊境,敵來兵戰,敵走兵耕的戰略,達到征服漠北的結果。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但是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這樣無異於直接拉斷了中原和塞北的經濟往來,造成“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引發更大的戰爭;與此同時朝廷雖然號稱着養兵百萬,不花一錢的屯田制度,也沒考慮到士兵的意願。所種所戰皆非我所有,是個人都會有私心吧,自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軍民佔地等問題;加上後期的靖難之役的影響,王子守邊的事情,越發引起當朝者的重視;永樂大帝五次出征漠北,造成的原有基礎的崩塌,所得戰果和傷財程度成反比,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第2張

爲了延續抵禦外敵的戰略,陸續建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 、延緩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形成明朝的“守外虛內”的國策。

九邊的覆滅

九邊的士兵由早期劉基的軍位法形成的衛所制度演變而來,後建立都司管轄,五府掌控,由兵部管理。權權制衡,兵部有令無權,五府有權無令。兵力早期達到百萬,佔據明朝兵力近半。後來日益的邊境消極守邊,導致邊患加重鎮戍制度,給予邊鎮將領,足夠的統治力,也有些擁兵自重的現象,但是這些都不影響大明的基本盤。要說開始動搖,就要從土木堡戰爭。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第3張

土木堡之變——宣府鎮遭遇重創

明英宗親率五十萬精銳大軍出征,計劃從大同北上,與瓦剌在明朝邊境決戰。以近乎全軍覆沒的戰績,讓整個明朝由盛轉衰。這些或許大家也都知道,我們說說宣府的重要性。

宣府鎮作爲九邊之首。爲啥這麼說呢?

宣府鎮管轄範圍是“東至京都順天府(今北京市)界,西至山西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界,南至直隸易州(今河北易縣)界,北至沙漠,廣四百九十里,輪六百六十里”。這裏隔壁就是北京,佔據着蒙古軍隊南下威脅首都威逼中原的幾條交通要道,一旦宣府鎮失守,蒙古大軍直達首都的關隘只有一個居庸關。要是連宣府鎮都守不住,居庸關被破也是時間問題。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第4張

也是因爲這場戰爭,明英宗把宣府鎮的防線,對內收縮,衛所搬移距離獨石口300裏,直接喪失了蒙古高原的防線,沒有足夠時間應對戰爭的緩衝,防禦空間進一步收縮,促使喪失了主動權。也由此明朝進入了防禦階段,少有主動出擊。

寧夏之役——寧夏鎮重創

寧夏鎮位於明王朝的西北邊陲,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寧夏“背山面河,四塞險固”,自古皆爲“西陲巨屏”,依靠着黃河繞其東,賀蘭聳其西,西北以山爲固,東南以河爲險的天然屏障,發揮着“捍禦北虜,屏蔽中原”的重要作用。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第5張

就在這裏發生萬曆三大徵的寧夏之役,也就是拜之亂。明代嘉隆兩朝在對防禦蒙古人的問題上採取了消極防禦的策略,邊政日益腐敗、軍隊戰鬥力削弱。拜自投寧夏鎮以來,四處征戰,對寧夏鎮以及其他邊鎮的兵力部署、軍隊實力,更主要的是對邊政的利弊已有相當的瞭解。隨後叛變,投靠蒙古,依靠資源換取兵力,導致了這場歷時六個月的戰爭,明朝先後調集了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固原等鎮兵力,耗銀上百萬兩,糧食兵器不計其數,才平息這場戰亂。

但是這場戰亂,嚴重影響寧夏鎮的經濟勞動力。尤其明軍以水攻寧夏城,導致大量農田被水淹沒,嚴重的破壞了寧夏的生態環境。加上很多百姓被拜之兵燒殺搶掠,人口農力缺乏。後期的明朝爲了重建體系,還原人口,所需費用,更是萬曆年間所不能承擔。同時爲了避免再次戰爭的,關閉的通商口岸,導致寧夏全靠自我補給,更是帶來重建的壓力。

薩爾滸之役——遼東鎮重創

萬曆朝鮮之役,明朝爲了支援朝鮮抗擊日本,在露樑一戰打的日本200年不得崛起,然而同樣是這樣的一場戰爭,讓遼東的精兵九萬變爲四萬。促使遼東對女真的壓力大大降低。加上萬歷後期財政空缺,遼東一直都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 努爾哈赤也是在此期間重振女真各部,逐步積蓄力量。 確立八旗制度, 於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18年以七大恨的名義開始進軍明朝。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第6張

明朝議和失敗,迫於壓力,將宣府,大同兵力增援遼東,並從川、甘、浙、閩等省抽調兵力共9萬多人進剿後金,然而這場戰爭明軍戰歿4.58萬,遼東,北直隸,山西精銳盡數覆沒。

遼東作爲明朝抵禦遊牧民族的重要關口,後期用於抵禦後金,依靠着獨有陸地和海洋防禦制度,阻止外患進入,一旦遼東受損,明朝將面臨着後金的虎視眈眈,也是因此後金佔據瀋陽,一步步蠶食大明,大明朝陷入危境。

鬆錦之戰

隨着後金對漠南蒙古的逐步統一,借道入侵,邊軍的失敗,明朝財政的一塌糊塗,開始的農民起義,不斷削弱明朝的軍事力量乃至經濟實力,乃至於明朝多次從邊境調兵進行圍剿,包括袁崇煥的遼東鎮以及九邊中最西邊的甘肅鎮皆有士兵入援京師,導致的邊界空虛,後金則乘機出兵,奪取利益。邊軍需要應付農民軍和後金的軍隊,導致此消彼長。長此以往,朝廷對於邊界的掌控力日益削弱,與此同時疲於奔命的邊軍,更有了情緒,疲憊,導致戰鬥力下降。後期的軍餉,糧餉的缺乏,更是進一步拉低了邊軍的戰鬥力,直至鬆錦之戰。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第7張

鬆錦之戰是明、清在遼西戰場的最後一仗,也是九邊精銳的最後一戰。寧遠之戰後,袁崇煥爲了防衛清兵的進攻,開始着力構築關寧錦防線。其中以山海關爲後盾、寧遠爲中堅、錦州爲先鋒,其間築有多個堡臺作爲聯防據點。憑藉着關寧錦防線多次挫敗皇太極的軍隊。皇太極吸取過去強圍困錦州,攻寧遠、錦州受挫的教訓,制定了長圍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戰計劃。明軍因爲糧食缺乏,朝廷催促,於匆忙作戰,死傷五萬多人,元氣大傷,洪承疇與祖大壽相繼降清,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

後續 大順的九邊,清軍入關。

明軍在遼東慘敗,精銳喪失殆盡。而此時李自成則迅速發展壯大,採納了謀士顧君恩的意見,先攻佔了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此後自西向東,先後戰略了明九邊中的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太原鎮、大同鎮、宣府鎮以及原明薊鎮區域的居庸關,最終兵臨北京城下,九邊地區的淪陷,意味着鬆錦決戰之後明朝殘餘的軍隊全部喪失,明朝大勢已去,未等到吳三桂前來,北京已被攻陷,崇禎自縊於景山。此時僅剩的吳三桂,面對着清軍和大順的夾攻,放清軍入關,不足一年,大順滅。

明朝的九邊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一步步覆滅的? 第8張

九邊

從朱元璋開始的諸王守邊,就是在鞏固明朝的政權,解決北方邊患。但是九塞讓整個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獨立,未採取安撫政策,來促使邊境穩定,而已分化,攻擊;在早期明朝國力不足採取的防禦政策,倒是足以抵禦賊寇一時,不是長久之策。後續的永樂大帝五次出征耗盡大明財產,不得所獲;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頹勢一發不可收拾英宗,嘉靖,隆慶日益鬆弛,屯田的矛盾,兵役等等日益摧毀着大明朝的九邊;萬曆三大徵,直接一戰耗損九邊近半精兵,明朝對於邊境的控制日益削弱,才導致後來的清蒙聯合,引發更多的農民起義,崇禎一朝或許是自我作死,或許大明氣數殆盡,垂垂暮朽,淡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