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西漢初創之時,由於整個社會被秦末諸侯之間的混戰是折騰的苦不堪言,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經濟是貧困不堪,正所謂“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而自劉邦開國建立大漢之初,整個社會更是呈現出“人相食,死者過半”的人間慘劇,更甚者就連劉邦自己和那些開國功臣們都生活的是苦不堪言,絲毫沒有王公貴族該有的模樣。據《漢書.食貨志》記載“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想想看在當時連皇帝出行的時候一樣顏色的馬都湊不齊,那些貴族們出行都還在用牛車,你說就此時的大漢是有多麼的窮,而連貴族都如此,更何況是平民百姓呢?於是乎“天下既定,民亡蓋臧”就成爲了當時民間最真實的寫照。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不過好在大漢自劉邦之後的數代帝王皆爲“有爲之君”,他們充分發揮出了道家"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的無爲而治的治國理念,最終讓大漢的社會在不到短短的數十年的時間就做到了“衣食滋殖”的局面,更甚者在經過文景二帝的“躬修儉節”的治國下,整個大漢更是呈現出了“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的盛世之景。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2張

而西漢初期數位皇帝之所以能夠在不到百年的時間,就將秦末的“民失作業而大饑饉”這樣的亂世治理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爲西漢的皇帝大多都秉持着“無爲而治”的國策,即不對社會的發展過多幹涉,任其自由發展,且本身這些皇帝也都在保持着“躬修儉節,思安百姓”這一治國方針,就這樣整個西漢的社會纔會朝着繁榮富強的道路上邁進。

當然更多的原因是因爲西漢採取了較爲正確的經濟政策,比如實現十五稅一、免除徭役、減省租賦、廢除盜鑄錢令、弛山澤之禁等等這些政策,就是在這些政策的努力下,西漢的社會經濟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續發展着。而在這些政策中,文帝二年實施的“入粟拜爵”效果則是最爲明顯,這項政策可以說爲文帝一朝帶來了鉅額的財富,並基本解決了文帝時期邊關糧食匱乏的情況,從而讓西漢初期的經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3張

文帝登基之初,由於北方的匈奴時常南下劫掠大漢,所以導致整個大漢需要在北部邊界上佈置大量的兵力來防範匈奴的入侵,也隨着北部兵力的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邊關糧食的告急,再加上當時的北方邊界並不產糧,所以需要從關中調糧,且由於此時西漢朝廷並沒有那麼多的糧食,而這就需要朝廷花費巨資去向商人購買糧食。

同時再加上士兵的增加,軍費的開支也就變得越大,也就是如此當時文帝一朝可以說是被這個邊關的事情給活生生地拖垮了,再加上文帝登基之後就數次的減免全國的賦稅,於是自惠帝存下來的那些財富已經無法再支持文帝一朝的日常開支了。那麼該如何呢?這個時候時任太子家令的晁錯就向文帝提了一個建議,當時晁錯向文帝建議“募天下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也就是讓天下人自發的往北部邊關運輸糧食,而糧食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授予他爵位,亦或減輕他之前所犯下的罪,這就是“入粟拜爵”制。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4張

“入粟拜爵”是一項以穀物粟來換取爵位,有罪之人可用粟來減免刑罰的一項制度。在當時晁錯對二十級軍功爵中的一到十八級軍工爵進行了明碼標價,據《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第四上》記載“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爲五大夫,萬二千石爲大庶長,各以多少級數爲差。”,也就是說此時的大漢朝的百姓們只要花600石就能買到一個二級地上造,4000石就能買到一個九級的五大夫,甚至只要你有足夠的糧食,你花1.2萬石就能獲得一個在秦國早期只有相邦(宰相)才能被授予的大庶長的爵位。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5張

不過正如剛纔所說,最開始“入粟拜爵”並不是在全國範圍推廣的,最開始“入粟拜爵”是專門爲邊關而服務的,在當時朝廷規定只要向邊關運600石的糧食就賜爵上造,以此累加,直到運到1.2萬石就給於大庶長的爵位。而後在經過差不多一年的實施後,邊關的糧食開始充足了,文帝覺得這個制度的確不錯,於是就在全國實施了這個制度,在當時只要你向所在的郡縣捐出對應的糧食你就能獲得對應的爵位,亦或是減免你之前所犯的錯。

當然此時晁錯推行的“入粟拜爵”並不是如同東漢靈帝時期。只要你有錢三公九卿都讓你做的那種喪心病狂的“賣官鬻爵”。在文帝時期對這種賣爵位的做法是有着嚴格的限制的,首先賣出的爵位都是虛爵,不會給予任何的實職,當然能擁有與之匹配的特權,如免除兵役、免除勞役、見官不拜等,如不更可以免服兵役,公大夫可以見縣令、縣丞揖而不拜,五大夫可以免疫等等。此外,當時的老百姓和商人們只能購買一到八級的民爵爵位,而九級到十八級的吏爵爵位只有官吏才能購買。而且最爲重要的是關內侯和列侯這二個爵位是給再多錢都不會賣。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6張

所以說實際上文帝時期的“入粟拜爵”並未對西漢的政治和社會造成多大的影響,畢竟文帝只賣虛爵,而不賣實職。且相反它還給文帝一朝賺取了鉅額的財富,正如晁錯在《論貴粟疏》所說“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亡窮;粟者,民之所種,生於地而不乏”也就是爵位其實就是皇帝壟斷的東西,皇帝可以隨口就創造出幾個爵位,根本就不怕沒有,可以說這種東西皇帝不需要任何的成本就能獲得的,而糧食卻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種出來的東西,是有成本的,而且是有價值的東西,較之糧食,有時候爵位對於皇帝來說真的很不值錢。

想想看拿爵位這種對於皇帝來說毫無成本的東西去換民間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你說誰賺呢?也就是如此,在文帝實施"入粟拜爵"的不久後,西漢一朝就基本實現了當年晁錯在建議實施這個制度時"邊食足以支五歲,可令入粟郡、縣矣;足支一歲以上,可時赦,勿收農民租。"這樣所設想的期望。在不到二年的時間,文帝就依靠着"入粟拜爵"的制度下得以實現"賜民十二年租稅之半"這樣惠及全國的詔令,並最終在次年減免了全國民田的租稅。

而就算是文帝減免了全國民田的賦稅,"入粟拜爵"制創造出來的財富還是讓文帝一朝賺的是盆滿鉢滿的。在當時文帝利用這些虛爵不但從那些鉅富的商人手中獲得了大量的糧食,從而基本解決了邊關無糧的情況。並且由於當時商人們買爵位的糧食實在是太多了,邊關的糧食也早已基本滿足了,所以此時的朝廷並將這些剩餘的糧食平價的賣給了民間的尋常百姓們,也就這樣在積少成多的情況下,西漢也因此獲得了鉅額的財富。再加上此時的大漢也不用再負擔邊關糧食的購買和運輸,所以積累下的財富也就更多了,就這樣文帝初期財政匱乏的局面就得到了徹底的解決,並較之以前變得越發的富有。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7張

且文帝時期的“入粟拜爵”制度,不但完美地解決了邊關糧食緊缺和大漢財政匱乏的問題,還起到了振興地方經濟和阻止動亂出現的作用。比如在《史記.平準書》中就記載着這樣的一個故事,文中記載到“孝景時,上郡以西旱,亦復脩賣爵令,而賤其價以招民”,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由於上郡出現大旱,導致民力流失嚴重,於是這個時候朝廷就利用“入粟拜爵”這個制度在獲取了鉅額的糧食後,就利用這些糧食招來了大量的災民前往此地振興地方。

而在這次的招撫災民的行動中,朝廷幾乎沒有付出任何的成本,損失的就只是一些有名無實的爵位罷了。但是獲得了回報卻十分巨大,不但災民的吃得到了解決,不至於出現大規模餓死的情況,而且災民的情緒也得到安撫,不至於出現動亂,同時最爲重要的是上郡最後也並沒有因爲之前所發生的大旱而出現經濟和地方建設倒退的情況,因爲此時的災民早已被糧食再次吸引到了此地,而且這些災民們到此地後爲了有糧食能夠去購買爵位,更是十分努力在耕種田地。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8張

可以說晁錯的“入粟拜爵”制對於當時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的。晁錯完美的利用了不管是官員,還是商人,亦或是尋常百姓對於爵位的那種極度渴望的心情。畢竟有了爵位就有了對應的特權,而這種特權對於西漢時期的富商們是最爲誘惑的。衆所周知高祖開國之時就對商人們實施打擊壓制的政策,他規定商人不能穿絲綢衣物、騎馬坐車,只能穿麻布。也就是如此當這些富商聽到文帝居然允許他們用糧食買爵位,你說他們能不興奮嗎?這些富商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他們缺的只是在社會上的身份,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就願意花這些糧食去換爵位啦。而對於花數千石的糧食就可以買到一個對應自己身份的爵位,他們絕對是十分樂意乾的,畢竟有了爵位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穿絲綢的衣服,騎馬坐車出行了,而不用再擔心被官府捉拿。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9張

所以晁錯就是利用了這些人想要爵位的弱點來幫助朝廷獲取了鉅額的財富,在當時民間一聽到居然能用糧食來獲得爵位,那是無不趨之若鶩,那些商人鉅富們紛紛掏出自己家中的存糧去購買這些爵位,而尋常百姓人家雖不能購買到太高級的爵位,但是二級的爵位努力一下倒也可購買。於是就這樣晁錯和大漢朝就憑藉着這些有名無實的軍功爵就完美地解決了邊關糧食緊缺的問題,同時也讓朝廷賺到了數不盡的財富。

“入粟拜爵”是誰起的頭?“入粟拜爵”是利是弊? 第10張

當然文帝時期的“入粟拜爵”對於朝廷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的,因爲此時的文帝還是牢牢限制着爵位的買賣,他賣出的始終都是虛爵,卻從來都不賣有實際權力的爵位和官職。但是自漢武帝之後,由於武帝連年對外征戰,導致需要的財富及其的巨大,於是武帝爲了在短時間之內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就開始買賣具有實際權力的官職,也就是從這一刻起,這種買賣官爵就變了樣,直至東漢靈帝時期,朝廷居然連三公九卿、州牧、刺史、郡守這樣的高位都賣。而這樣的結局造成的結果就是如清代文人楊景仁所說“始散財以得官,終聚財以剝民,利一而害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