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朝會的起源是什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中國古裝劇中,經常會出現大臣上朝的場面。《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清朝大臣是這樣上朝的(下圖)。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康熙王朝》中,清朝大臣是這樣上朝的(下圖)。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2張

《傳奇皇帝朱元璋》中,明朝大臣是這樣上朝的(下圖)。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3張

《水滸傳》中,宋朝大臣是這樣上朝的(下圖)。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4張

《貞觀長歌》中,唐朝大臣是這樣上朝的(下圖)。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5張

《漢武大帝》中,漢朝大臣是這樣上朝的(下圖)。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6張

總之,這些電視劇中大臣上朝的場面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公司老闆召集員工開會,讓員工當場討論重要大事,然後老闆當場決議。用《水滸傳》中開篇的情景來形容,就是: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當有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只見班部叢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天子聽奏,急敕翰林院,隨即草詔,一面降赦天下罪囚,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宮觀寺院,修設好事禳災。

從影視劇和小說中看,中國古代官員的上朝方式似乎千篇一律,他們都是在宮殿中面見皇帝,一如現代的上班族到會議室參加公司會議。那麼,古代官員上朝真的是這樣嗎?

朝會的起源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朝會作爲古代一項重要的禮儀,伴隨着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早在先秦時代,中國就形成了早期的朝會制度,但限於史料的不足,具體的制度已難考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了一套嚴格的朝會制度,規定“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明確了皇帝獨一無二的地位,加強了皇帝的權威。

劉邦建立漢朝後,推崇無爲而治的治國方略,“悉去秦苛儀法,爲簡易”,對朝會制度進行簡化,這實際上體現了一個平民對皇帝的想象。劉邦的行爲使我想到了一個網絡上的搞笑段子:古代有兩個老農民暢想皇帝的奢華生活,一個說:“我想皇帝肯定天天吃白麪膜吃到飽!”另一個說:“不止不止,我想皇帝肯定下地都用的金鋤頭!”

劉邦及其功臣多爲平民出身,平時以朋友相稱,上朝時依然如此,難免使上朝形同鄉村酒席。一次,羣臣飲酒爭功,有人喝醉後大呼小叫,拔劍擊柱,完全失態,就連劉邦也無法再忍受了。精通儒學的大臣叔孫通趁機請求制定上朝的禮儀,劉邦當即採納。叔孫通融合古禮和秦禮,經過無數次演練後,終於制定出了一套完備的禮儀。公元前200年10月,羣臣在長樂宮正式舉行了第一次上朝儀式“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幟。傳言‘趨’。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大行設九賓,臚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結果,“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劉邦不禁嘆道:“吾乃今日知爲皇帝之貴也。”從此,劉邦開始實行嚴格的上朝制度,以彰顯皇帝的權威。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7張

漢長樂宮復原圖

不過,這種大型朝會在西漢前期並不是頻繁舉行的,除了在歲首定期舉行外,其他時候都是不定期舉行的。公元前68年,漢宣帝親政後,明確規定五日一朝。自此以後,朝會分大朝和常朝兩種方式,大朝即歲首舉行的朝會,常朝即五日一次的朝會。

西漢的朝會開始於“夜漏未盡七刻”,“夜漏未盡七刻”相當於現代的凌晨,這便是人們俗稱的早朝。早朝的參與人員雖然衆多,但有資格上殿者只有“二千石以上”的官員,低於“二千石”的官員是沒有資格上殿的。此外,皇帝會特許個別大臣“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以示優待,蕭何是西漢歷史上,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享受這個待遇的大臣。

西漢的朝會具有在殿內舉辦、在凌晨舉行、文官在東方、武官在西方等鮮明地特點。西漢滅亡後,東漢、西晉、唐朝、北宋、南宋等朝代的朝會制度雖然不盡相同,但都繼承了西漢朝會制度的外在形式。

宋朝話本和元朝戲曲興起後,西漢式的朝會儀式得到了廣泛傳播。明清小說興起後,西漢式的朝會儀式更是廣爲人知,以至於現代的影視劇作品也普遍採用了這種形式。

影視劇中普遍採用西漢式的朝會儀式不能說全錯,也不能全對。之所以這樣說,還要從大朝和常朝說起。

大朝和常朝

先說大朝。

兩漢時期的大朝只在新年的第一天早晨舉行。需要注意的是,西漢時期大朝的時間在公元前104年前後發生過一次重要的變化。公元前104年前,西漢沿用秦歷,以十月的第一天爲歲首;公元前104年後,西漢採用太初曆,以正月的第一天爲歲首(這也是農曆春節的起源)。

西晉時期的大朝在正月晨賀的基礎上增加了晝會。唐宋時期的大朝除在正旦(正月初一)舉行外,還在冬至、五月朔(五月初一)、千秋節(皇帝的誕辰)舉行。明清時期的大朝則是在正旦、冬至、萬壽節(皇帝的誕辰)舉行。

無論對皇帝,還是對大臣,大朝都是最隆重的活動。兩漢和西晉時期舉行大朝時,皇帝會賜給大臣羹飯,大臣席地而坐,飯前先聽一次宮廷音樂,飯後再聽一次宮廷音樂,飯後音樂結束後,大臣方纔離開宮殿。可以說,大朝是君臣同樂的日子,用通俗的話來說,大朝就是大臣給皇帝拜年,皇帝在家中設宴款待大臣,大家一起享受新年的快樂。

唐朝舉行大朝時,大臣亦席地而坐。自唐朝以降,大臣不再享有席地而坐的待遇,宋朝的大臣是站着的,明朝和清朝的大臣都是跪着的。

明清以前,大朝舉行的地點並不太固定,進入明清時期後,大朝舉行的地點便固定了下來,這便是故宮中的太和殿。明清時期的大臣在大朝時會三次跪唱山呼,第一次曰“萬歲”,第二次亦曰“萬歲”,第三次則曰“萬萬歲”。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聽到的“萬歲萬歲萬萬歲”便來源於此。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8張

太和殿

說完大朝,再說常朝。

常朝起源於漢宣帝的五日一朝。兩漢和西晉時期的常朝和大朝有點類似,只是少了奏樂和賜宴兩個環節。進入唐宋時期後,常朝便有了進一步的細化。唐朝時,皇帝每天在紫宸殿召見羣臣叫做常參,每逢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召見羣臣叫做入閣。宋朝時,侍從官每天到垂拱殿朝見皇帝叫做常參,百司朝官每隔五日到紫宸殿朝見皇帝叫做六參,在京朝官每逢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到紫宸殿朝見皇帝分別叫做朔參、望參。

也就是說,唐朝以前的朝廷官員一般情況下是集體上朝的,宋朝時期的官員則是分批入朝的。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宋朝皇帝爲加強中央集權,有意架空和拆分官員的權力,擴大官僚的隊伍,把官員細分爲“寄祿官”和“差遣官”等種類,造成冗官的現象,使官員的數量成倍增加。“寄祿官”只掛名沒實權,“差遣官”雖有實權卻是兼職,以“包青天”包拯爲例,包拯是以“權知開封府”的身份治理開封府的,而本應治理開封府的“開封府尹”另有其人,即寄祿官“開封府尹”只是掛名,差譴官“權知開封府”實行其權。

宋朝官員常朝的形式較之從前,已發生重大變化,進入明朝時期後,官員常朝的形式又一次發生了重大變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後,創立了御門聽政的朝會制度,所謂御門聽政,即皇帝不在殿中接受朝拜,討論國政,而是在奉天門(太和門)接受朝拜,討論國政。御門聽政使朝會的地點從室內搬到了室外,也使皇帝和許多品級不高的大臣能夠進行直接溝通,提高了行政效率。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9張

太和門

在此之前,朝會受到宮殿空間有限的制約,能和皇帝直接進行溝通的大臣並不太多,宰相居百官之首,往往承擔着傳達皇帝旨意的使命,而宰相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行政班子,這就爲宰相擴張自己的權力提供了機會。幾千年來,相權和皇權相互博弈,相權強則皇權弱,皇權爲削弱相權,一直進行着制度變革,從漢武帝創立內朝官開始,到漢光武帝架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決策權,把決策權集中到尚書檯;再到魏文帝架空尚書省的決策權,把決策權集中到中書省;再到晉武帝創立門下省,分割中書省的決定權;再到隋唐以後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爲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六部爲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工部、刑部),大量擴充宰相的數量,從整體上看,宰相的地位被逐漸降低,權力被逐漸削弱。朱元璋創立御門聽政制度後,宰相更是可有可無,公元1380年,朱元璋罷中書省,廢丞相,直接管理六部,使實行了幾千年的宰相制度從此消失,然而皇帝畢竟不能處理完所有政事,於是,具有宰相制度性質的內閣制度產生了。需要留意的是,內閣成員在形式上只是皇帝的私人祕書,不具備獨立的政治人格。

朱元璋創立了御門聽政制度,並堅持每天凌晨五點舉行朝會,但他的子孫後代卻未能像祖先那樣吃苦,他們強化內閣的職能,又用宦官制衡內閣,以看似聰明的方式減輕了自己的工作量,故而,嘉靖和萬曆雖然二十多年不舉行朝會,朝廷依然能正常運轉,這一方面體現了皇權已經足夠強大,另一方面也給內閣和宦官擴張權力提供了機會,因此,明朝的宦官專權屢見不鮮,黨派鬥爭亦十分激烈。嘉靖時期的內閣首輔嚴嵩,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皆是黨派鬥爭的勝利者。萬曆死後,東林黨靠支持明光宗、明熹宗父子登上皇位執掌大權,進而排擠其他黨派,其他黨派不甘心失敗,又聯合宦官魏忠賢對付東林黨,這便形成了閹黨。從此以後,閹黨和東林黨的鬥爭與明朝滅亡相始終,其後,兩黨的鬥爭又與南明滅亡相始終。

清軍入關,遷都北京後,清朝皇帝吸收明朝皇帝懶政導致國家滅亡的教訓,對御門聽政尤爲重視。清朝御門聽政與明朝御門聽政有所區別的地方在於,明朝舉行御門聽政的地點是在奉天門(太和門),清朝舉行御門聽政的地點是在乾清門。清朝御門聽政在春夏兩季開始於卯正(凌晨六點),在秋冬兩季開始於辰初(早晨七點),公元1682年,康熙改春夏兩季開始於辰初(早晨七點),秋冬兩季開始於辰正(早晨八點)。明朝御門聽政的時間則是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在凌晨五點開始。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10張

乾清門

康熙對御門聽政時間的推遲,看上去比明朝人性化多了,官員可以睡會兒懶覺了,然而,康熙是個工作狂,他和朱元璋一樣每天堅持御門聽政,無論春夏秋冬。康熙就住在乾清宮,離乾清門只有咫尺之遙,而大臣則要從宮外趕來,並且還要穿過前門、天安門、太和門、午門方能到達乾清門,乾清門和前門直線距離約2.2公里,這就相當於你從家裏坐公交來到了產業園區門口,而產業園區門口距離你的公司還有2.2公里,你還只能步行到公司,並且每天都要如此。看到這兒,你一定會感到腿痠,古人和我們一樣,他們照樣腿痠,因此有些官員爲此叫苦不迭,請求五日或者二三日一朝,康熙對這個提議痛快否決了,說道:“政治務在精勤,始終不宜有間。”

雍正和乾隆父子繼承了康熙的勤政精神,亦堅持御門聽政。不過,雍正和乾隆除在故宮內的乾清門聽政外,也會在圓明園內的勤政殿聽政。正是在康熙、雍正、乾隆的勵精圖治下,清朝走向了全盛。乾隆之後,清朝皇帝聽政的地點或在乾清門,或在勤政殿,但都沒有出現過明朝嘉靖和萬曆那種幾十年不上朝的情況。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清朝皇帝不再掌握實權,御門聽政便不再舉行,朝會改在養心殿由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共同主持。

總之,朝會分大朝和常朝兩種形式,大朝無論任何朝代,都是在宮殿內舉行,大朝更多地具有禮儀功能,很少有政治功能,進入清朝後,大朝完全喪失了政治功能;常朝在明清之前都是在宮殿內舉行的,明清時期則是混用御門聽政和御殿聽政兩種方式。大臣在朝會時從坐到站,再到跪,標誌着大臣的地位越來越低,皇帝的地位越來越高。大臣待遇的降低伴隨着宰相權力的削弱,當所有大臣都向皇帝跪下時,皇權也就徹底打敗了相權。

電視劇裏任何朝代都採用御殿聽政的形式,顯然是不對的。回到開篇的那幾個朝會場面,乾隆若在圓明園的勤政殿舉行朝會,《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場面是比較接近歷史的,若在乾清門舉行朝會,《甄嬛傳》中的場面是比較接近歷史的(下圖)。

古代官員是怎麼上朝的?朝會的起源是什麼? 第11張

《康熙王朝》和《傳奇皇帝朱元璋》中的朝會場面是完全違背歷史的,因爲康熙和朱元璋沒有御殿聽政的習慣,朱元璋更不可能給大臣賜座。

《貞觀長歌》中的朝會場面只有一半接近歷史,因此唐朝大臣是坐着上朝的。

《水滸傳》和《漢武大帝》中的朝會場面都比較接近歷史的,《漢武大帝》還展現了一個歷史細節,那就是古人的坐不同於現代人的坐,他們是席地而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