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步兵如何戰勝騎兵?盤點歷史中步兵與騎兵的戰爭!

步兵如何戰勝騎兵?盤點歷史中步兵與騎兵的戰爭!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步兵如何戰勝騎兵?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網上經常充斥着這樣的言論:“宋朝軍事羸弱是因爲缺馬,朱元璋打贏蒙古人是因爲蒙古軍隊後期墮落了。”今天不討論兩宋“缺馬”的原因,純粹從戰術的角度看漢、唐、明如何靠少量騎兵,步騎協同,逐步取得對少數民族的優勢。實際上,中原政權戰勝騎兵的案例很多,劉裕北伐中原的時候就曾大敗北方騎兵。下面就與大家一同探討。

步兵如何戰勝騎兵?盤點歷史中步兵與騎兵的戰爭!

長城以內的戰爭

如果中原政權從A城攻打B城,對方是騎兵。騎兵有優勢,可以選擇接戰的時機,但卻不能一直避戰,因爲騎兵不能脫離B城的補給,短期遊移在外還行,長期就會餓死,而騎兵一旦退到城中守城就更沒有優勢。只要中原政權小心保護補給線,雙方必定需要剛正面,這是避無可避的。

如果接戰,雙方都需要列陣,也都不能亂、不能退。要知道中原政權雖然缺馬,並不是沒有騎兵,只是規模不大,一般放在側翼或後方,用於追擊和掃尾。別看步兵陣中的騎兵很少,但追擊同樣能夠造成巨大的殺傷。騎兵正面很難打過步兵陣,如果不能衝破步兵陣,騎兵就沒有速度優勢,反而淪爲待宰的羔羊。

騎兵的優勢是什麼?戰場的主動性和機動性,可以派少量騎兵遊移戰場找出步兵的弱點,從而一擊致命。因此步兵要戰勝騎兵,就是小心謹慎的推進,逼着對方應戰,用步兵陣正面戰勝騎兵,再派出自己的少量騎兵追擊,擴大戰果。

在戰場上,騎兵對步兵有優勢,步兵不能犯錯,所以古往今來,能指揮步兵大勝騎兵的都是名將,如衛青、劉裕、李靖、柴榮、岳飛、徐達等。只有這種曠世名將,才能清醒地在戰場調度,讓步兵有絕對的紀律,保證不出錯誤,從而戰勝騎兵。

先看徐達北伐。朱元璋本身就是戰略天才,先派兵攻佔潼關,阻擋蒙古六盤山的大軍回防,保護側翼,徐達則統大軍沿大運河出兵。要知道明朝剛建立的時候,只有5萬匹馬,徐達統率的騎兵僅2萬,雖然有少量火器應用,但不關鍵,主要是步兵。爲什麼明軍能北伐成功?本質還是這隻開國精銳軍隊敢於和蒙古騎兵剛正面,只要明軍不冒進,一座座的城池拔過去,不給蒙古騎兵襲擊後方糧草的機會,逼着對方正面對戰,就必然勝利。

步兵如何戰勝騎兵?盤點歷史中步兵與騎兵的戰爭! 第2張

再看趙光義的北伐。那支宋軍不精銳嗎?早期的宋軍繼承後周,曾在高平戰勝了北漢與契丹的聯軍,南征北戰之師,有潘美、楊業等名將。北伐初期,遼國也一直拿宋軍沒辦法,因此一直等宋軍犯錯,結果終於等到了機會。趙光義沒有派出軍隊阻擊遼國援軍,側翼暴露在敵人的視野內,而面對幽州這種大城市,趙光義又急於求成,不斷催促軍隊攻城,最終前後脫節,被遼國援軍找到弱點,一擊而敗。

步兵如何戰勝騎兵?盤點歷史中步兵與騎兵的戰爭! 第3張

這就是趙光義與李世民、朱元璋這種統帥型皇帝的差距。要麼像李世民圍洛陽一樣,圍點打援(同時幹掉王世充和竇建德),斷絕城中軍民的希望;要麼像朱元璋另遣軍隊阻截對方的援軍,己方就能從容攻城。而按趙光義的佈置,宋軍圍幽州的時候,遼國居然有一支援軍在旁邊虎視眈眈,不泄纔怪。

如果趙光義放手讓潘美指揮會怎麼樣?不說一定攻破幽州,至少能夠全身而退。但趙光義不敢,潘美可是柴榮手下大將,又爲北宋滅了南方N個國家,如果讓潘美統帥三軍,一旦攻下幽州,是不是可能再演一出黃袍加身?劉裕就是北伐成功,回到建康就當了皇帝。本質上,宋朝不信任武將是主要原因。

可以看到,長城以內,步兵是能夠與騎兵戰場爭雄的,只是對將領的指揮才能要求和軍隊的紀律性要求較高。

步兵如何戰勝騎兵?盤點歷史中步兵與騎兵的戰爭! 第4張

很多人說,騎兵打敗可以跑。當然可以,我也沒否認,但長城以內步兵是對着城池去的,你跑了,我就去攻城,沒有城池,騎兵也是無根浮萍,騎兵長期靠農村的物資是不夠的,除非跑到塞外,而且長城以內不是大草原,哪裏都是路,騎兵能走的路和關隘就那麼幾條,一旦堵上就會被包餃子。

還有人說騎兵騷擾糧道的問題,確實存在。所以徐達北伐是一座座的城池拔過去的,佔A城才攻B城,不是長驅直進,這不是塞外。我方糧草放A城,守好,從A到B可能就幾天路程,步兵有戰車和輜重,帶的物資多,然而騎兵出來一趟帶不了多少糧食,雖然可以搶,如果不能迅速攻下A城,就得餓肚子,而且騎兵不能攜帶攻城器械。另外古代道路不多,A和B之間就那麼一兩條路,總要碰撞的。

長城之外的戰爭

和關內截然不同,草原民族沒有必守的城池,整個草原都是補給地,所以步兵爲主的軍隊在塞外基本沒有勝算,必須配備大量騎兵,騎兵對騎兵,戰勝對方,霍去病就是這種模式

綜合看,步兵在長城以內完全能對付騎兵,攻敵必守,但步兵戰勝騎兵的條件要求高,所以明君、名將缺一不可。趙光義是個治理內政還不錯的皇帝,作爲統帥則不合格,當他葬送北宋第一批精銳禁軍之後,北宋就鮮有敢於在野外與騎兵對戰的軍隊,只能守守城池,反正打退敵人就算贏。岳飛雖是名將,可惜得不到後方的有力支持,徒乎奈何!戰爭畢竟是政治的延續!

步兵如何戰勝騎兵?盤點歷史中步兵與騎兵的戰爭! 第5張

簡單說下宋夏戰爭,每次宋軍都是前期優勢,最後一波輸回去,爲什麼?

本質就是冒進,前期就是緩慢推進,逼西夏應戰,騎兵正面打不過步兵,往往會撤,步兵一般是不能深追的。可是每當前期贏了幾次,作爲總指揮的腦殘文官就會浮出輕敵心態,要求追擊,最後一脫結,立馬被打的全軍覆沒。宋朝這種腦殘錯誤不要太多。

兩宋對西夏的每次勝果,基本都是慢慢耗出來的。范仲淹經略陝西的策略就是碉堡戰術,一步步壓縮西夏生存空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