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北洋最強軍閥:揭祕近代史上擊敗日軍的第一人

北洋最強軍閥:揭祕近代史上擊敗日軍的第一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光緒八年(1882 年),清廷的屬國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朝鮮政局陷入動盪之中。王室危急之際,朝鮮國王李熙向清廷求助,清廷命令吳長慶部開赴朝鮮平亂,23 歲的袁世凱跟隨吳長慶秣馬厲兵,東渡朝鮮。進入朝鮮後,清軍軍紀散漫,常有擾民之事發生,吳長慶將整頓軍紀的事情交給袁世凱。袁世凱在得到吳長慶的授權後,對於犯令者嚴懲不貸,迅速樹立了自己的威信。一次,當地百姓控訴清軍士兵強姦一名朝鮮婦女,袁世凱得到報告後即刻展開調查,帶兵搜捕一晝夜而未進一餐,最終捕獲元兇並且手刃之。

對於軍中士兵吸食鴉片,袁世凱也是深惡痛絕,抓到必殺無赦,就連跟隨吳長慶多年的隨從,也因吸食鴉片而被袁世凱所殺。在袁世凱的協助下,吳長慶很快平定了軍亂,安定了局勢。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吳長慶對袁世凱大加讚揚,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爲奮勇”。

除此之外,袁世凱還幫朝鮮國王訓練了一支5000 人的德式新軍,充分展示了袁世凱的軍事才能,令朝鮮上下大爲折服。光緒十年(1884 年),屬於朝鮮維新派的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駐紮在朝鮮的日軍欲趁此機會,挾制朝鮮王室。國王李熙跑到清營求助,袁世凱身先士卒,率領清軍一舉擊潰日軍。袁世凱平定甲申政變,打退了日本在朝鮮的滲透勢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戰爭之際謀取朝鮮的企圖,推遲了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間,維繫了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

袁世凱的出色表現,受到多方面的高度讚譽。朝鮮外交大臣金允植自“壬午兵變”後與袁世凱過從甚密,“未曾一日相離”,他目睹袁世凱的作風,十分折服推崇。他在贈詩中稱讚袁世凱“豪慨似宗愨,英達類周郞”。詩中,宗愨是南北朝時期的名將,他的“乘長風破萬里浪”之言被後世廣爲傳誦;周郎即三國時期的名將周瑜。可見,這個來自異國的評價是非常高的。吳長慶的重要助手、清末狀元張謇,對袁世凱的軍事天才、指揮作風也極爲讚賞,說袁世凱是“謝幼度一類的人物”。謝幼度就是謝玄,字幼度。而作爲師長輩的吳長慶更是引以爲豪,他說袁世凱“英達夙成,志氣軒豁”“慰亭是中州有數男兒”。

北洋最強軍閥:揭祕近代史上擊敗日軍的第一人

巧合的是,當時袁世凱的堂叔袁保齡正在李鴻章的幕中且受到倚重。但凡清廷內外有點兒風吹草動,袁保齡都會提前告知袁世凱併爲侄子出謀劃策。而在李鴻章面前,袁保齡自然也少不了爲袁世凱敲敲邊鼓,並在適當的時機爲他美言幾句。在張謇的推薦下,袁世凱被吳長慶任命爲先鋒營管帶等職務。吳長慶去世之後,慶軍將領吳兆有被任命爲朝鮮防務總辦,袁世凱爲營務處會辦。由於吳兆有能力遠不及袁世凱,朝鮮事務的實際處決權很快落到袁世凱手裏。爲此,袁世凱遭到很多人的忌恨,清廷中也不斷有人彈劾他。然而,李鴻章力排衆議,不僅讓袁世凱繼續留朝任職,而且在1890 年2月給袁世凱寫了“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爲其難”的評語。

事後,吳兆有等人十分不滿,便收集袁世凱在朝鮮的一些劣跡,告知當時回鄉應試的張謇,試圖借張謇之力來打壓袁世凱。張謇在慶軍幕府多年,一向爲人所敬重,在接到吳兆有等人的信件後,寫了一封長達千餘言的信斥責袁世凱,語氣極爲嚴厲。在信中,張謇故意不稱袁世凱的字“慰亭”而稱其爲“袁司馬”,當時袁世凱的官位是五品候補同知,按清代官制是州的佐官,即漢朝的司馬,張謇稱呼“袁司馬”有暗諷袁世凱篡權之意。張謇在信中說:“別後僅收到你的一封書信,想必是袁司馬勞苦功高,日不暇給也。此訊不照平日稱而稱司馬,司馬自思何以至此?若果然復三年前之面目,自當仍率三年前之交情,氣與詞涌,不覺刺刺,聽不聽其司馬自酌之!”此信意在提醒袁世凱只是一個營務處會辦,不要妄自尊大,更不要凌駕於總辦吳兆有之上。

張謇說得非常刺耳,全文含譏帶諷,處處直指袁世凱的要害。袁世凱接到信後氣憤難平,好在李鴻章在關鍵時候識人善用,並沒有被吳兆有等人的攻訐所誤,袁世凱非但沒有受到懲處,反而升任爲朝鮮“監國大員”。這是張謇萬萬沒有想到的。由此,張謇和袁世凱結下了樑子,彼此互不往來近20 年之久。不過,日後袁世凱當上總統,並沒有爲難張謇,顯現出難得的容人之量。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他必須在某些重要關頭表現出傑出的能力與才華,從而獲得更好的機會。對於袁世凱來說,朝鮮正是他施展身手的好地方,也是他飛黃騰達的起步點,爲他日後在軍政領域叱吒風雲奠定了基礎。從此,袁世凱正式登上了中國近代史的大舞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