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清朝後妃制度中,等級最低的答應,她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艱苦?

清朝後妃制度中,等級最低的答應,她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艱苦?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清朝後妃制度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1644年,清朝入關後,建立並完善了一套后妃制度。

按照這套制度,清朝的后妃被分爲八個等級,爲: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顯而易見,皇后地位最高,答應地位最低。她們與貴人、常在一樣,“俱無定位,隨居十二宮,勤修內職。”這是說,她們跟隨等級更高的后妃住在東西12宮裏,不能隨意外出。

清朝後妃制度中,等級最低的答應,她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艱苦?

當然,答應的等級雖然很低,但總算是主子身份。

1735年10月11日,剛剛登基的乾隆皇帝,下了一道訓諭。

訓諭的內容是,指責總管太監蘇培盛罔顧上下尊卑,在宮裏肆意妄爲,在皇阿哥、大臣等面前的言談舉止很不禮貌。乾隆皇帝進一步指出:“即內宮之宮眷,雖答應之微,爾總管不可不跪拜也。阿哥之家眷,雖宮女子之微,爾總管不可不跪拜也。此朕防微杜漸之舉,後世子孫世世遵行。”在乾隆皇帝看來,總管太監哪怕有正四品官銜,依然是奴才身份,低於內宮和阿哥的家眷。

“雖答應之微”,有兩層含義。

一是答應的身份的確很卑微,是後宮宮眷的最低級別。二是答應是主子的身份,要高於太監的最高級別——總管太監。

既然是主子,答應享受一定的待遇。

據鄂爾泰、張廷玉等人奉敕編纂的《國朝宮史》記載,答應的住處裏有如下陳設:“銅蠟籤一,銅剪燭罐一副,銅籤盤一,銅舀一,錫唾一。銀鐵雲包角桌一,鐵耳一,各色磁盤八,各色磁碟四,各色磁碗十,各色磁盅六,漆茶盤一,羊角手把燈一。”

在皇后、皇貴妃、貴妃等人的住處,陳設奢華,到處都是金銀器皿,而答應的房間裏都是一些銅錫用器,相比較而言是很寒磣的。

清朝的后妃根據等級的高低,拿着不同的俸祿,即年例。答應的年例有多少呢?

清朝後妃制度中,等級最低的答應,她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艱苦? 第2張

根據記載,答應的年例是:銀30兩,雲緞1匹,衣素緞1匹,彭緞1匹,宮綢1匹,潞綢1匹,紗1匹,綾1匹,紡絲1匹,木棉3斤。算一下,答應的年例與清朝最低級別的九品文官(約33兩銀子)持平。

如果答應生育了皇子或公主,到滿月時還可得到恩賞銀50兩、帛十端。可是,皇帝擁有那麼多后妃,精力有限,很難做到“雨露均沾”,使得答應這種級別后妃生育皇子或公主的機會少之又少,幾近於無。

級別越高的后妃,年例越高。最高級別的皇后每年能到手1000兩銀子(是答應的33倍),再加上蟒緞、補緞、織金、妝緞等上等綢緞,與答應不可同日而語。

按照禮儀制度,清朝皇帝和后妃不在一起吃飯,所有的后妃都有自己的小廚房。因此,后妃享受一定數量的日常供用。

答應的日常供用是:豬肉1斤8兩,羊15盤(每月)、雞鴨共5只(每月),陳粳米6盒,白麪2斤,隨時鮮菜2斤,黃蠟1支,羊油蠟1支,黑炭(夏5斤、冬10斤)。

很明顯,答應的伙食標準太簡單了,除了豬肉,就是陳粳米、白麪之類,羊肉和雞鴨都不在日常供應之列,沒有雞蛋、白糖、乾果、香油等,這樣的伙食標準,恐怕連地主家的女兒都趕不上吧?

不過,我們現在看起來很普通的雞蛋,在清朝似乎是奢侈品,因爲除了答應,嬪、貴人、常在統統都吃不上雞蛋,從妃以上級別,纔有了雞蛋供應,貴妃、妃爲每天4只雞蛋,皇后、皇貴妃爲每天10只雞蛋。

清朝後妃制度中,等級最低的答應,她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多艱苦? 第3張

當然,也許你會說:答應的伙食標準雖然比較簡單,但足夠她一個人吃了。然而,答應的伙食供應不是提供給她一個人的(雖然名義上是她的),還包括爲她提供服務的宮女。

沒錯,作爲主子,答應身邊有一定數額的宮女,具體數量爲2名。答應是等級最低的后妃,她所使喚的,只能是地位極低的宮女。總之,她們3人一起分享這份日常供應。我想,能夠吃飽肚子,就是她們的最高奢望吧?

答應生活在清朝後宮的最底層,不能隨意外出,極少機會接觸到皇帝,很難得到皇帝的寵幸。既然得不到皇帝的寵幸,便無法爲皇帝的生育盡一份力量。此外,皇阿哥們受禮儀制度的約束,不便或不敢與她們接觸。因此,答應極難獲得升遷的機會,甚至小於宮女(宮女出於工作需要,還能夠與皇帝經常接觸)。

根據《清史稿·后妃傳》的記載,從康熙時期到嘉慶時期,長達100多年時間裏,沒有一位高級別的妃嬪,是由答應升遷上來的。一直到道光皇帝時期,纔有4名答應分別升遷爲妃、嬪和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