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作爲一個爲清朝續命數十年的女人,慈禧到底是什麼樣的?

作爲一個爲清朝續命數十年的女人,慈禧到底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慈禧,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都知道,慈禧作爲晚清的統治者,垂簾聽政,任意妄爲。所以,她死後沒有得到好報,不僅受到了後人的謾罵,還讓人掘了墓,把陪葬品都給盜走了。

那麼,慈禧太后生前到底做了哪些讓人憤怒的事情,讓後人如此討厭她呢?

慈禧曾經頒佈詔令,說:要重建清東陵。因爲,清東陵是她的陵墓,爲此,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換掉隆恩殿前的“丹陛石”。

那麼,慈禧爲什麼急切的想要換掉丹陛石呢?

原來,這塊石壁上刻着一隻壁虎,而壁虎所蘊含的意思正是慈禧所害怕的,因爲,歷朝歷代都將壁虎稱爲“守宮”,曾在宮裏推廣、實驗過。後來,在後妃的陵墓上刻一隻壁虎,意思就是想要這隻壁虎鎮宅,即:守護陵墓。然而,就是這塊丹陛石上刻着的壁虎,讓慈禧心生不安。

作爲一個爲清朝續命數十年的女人,慈禧到底是什麼樣的?

因爲,這個壁虎觸動了慈禧內心深處那些不爲人知的“祕密”,所以,她下令重建清東陵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丹陛石給換掉。

1908年11月15日的清晨,慈禧像往常一樣起牀,然後,去見皇帝,也就是我們在課本里看到過的“請駕”。

據史料記載,14日光緒帝駕崩,慈禧日夜操勞,忙着處理光緒帝的後事,安撫朝廷的衆臣子,都沒有時間休息。本以爲會神色不佳,心情低落,但沒想到的是,慈禧的氣色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神清氣爽了,一點都看不出前幾日勞累過,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她的氣色這麼好。

慈禧起牀後,到了梳洗的時間。門外,專門侍奉的太監等了很久,慈禧有專門負責梳頭的太監。因爲,慈禧太后特別注重保養秀髮,注重日常的護理,所以,她每天都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在梳妝檯前。梳洗完後,一個太監喊道:“打簾子”,於是,專門做這件事的太監連忙打開簾子,所有太監趕忙跪拜,齊聲喊道:“老祖宗吉祥”。這些複雜的程序走完一遍,就到了吃早餐的時間。

上午六時,慈禧開始召見軍機大臣和皇后,即光緒帝之妻葉赫那拉氏、監國攝政王載灃等人,他們洽談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下詔書,尊慈禧太后爲太皇太后,尊皇后爲太后。

正午的時候,慈禧正吃着午餐,一開始也沒有什麼事情。後來,吃着吃着,就開始感覺頭暈目眩,身體非常不舒服。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長時間。

作爲一個爲清朝續命數十年的女人,慈禧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2張

話說,往往一個人死去之前,都會有一些預感,預見自己命不久矣。之後,慈禧太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之後所有的重大事情都交由皇太后負責,由攝政王決定。發完了這一道詔書後,慈禧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於是,下令讓軍機大臣起草遺詔。

軍機大臣寫完遺詔,讓慈禧看了看,簡單的修改了幾處,就可以了。遺詔的事情處理完後,慈禧對身邊的人說:“自己這輩子已經垂簾聽政了很多次,不知道的人都認爲我這是貪圖權力和地位,但實際上是因爲一些特殊原因,我纔不得已做這樣的事情。”

可見,此時的慈禧和往常一樣,頭腦比較清醒,旁邊侍奉的人也認爲慈禧的狀況還不錯。

然而,過了不久,慈禧太后就變得昏沉起來。之後,眼睛開始變得有神,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後來,慈禧太后慢慢消沉,可能這就是迴光返照吧。再之後,慈禧給這個沒落的大清王朝留下了最後一句話:“從此以後,女子不得干預國事,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必須嚴格抵制,尤其要嚴防宦官濫用職權,明末發生的事情可以當作借鑑。”到了下午5時,慈禧張着嘴,面朝南邊死去。

作爲一個爲清朝續命數十年的女人,慈禧到底是什麼樣的? 第3張

對於慈禧太后,筆者只想談談個人的看法和感受。

作爲統治者,慈禧太后不想看到自己被外人欺負,也不希望有人干涉內政,更不希望領土被列強佔領。所以,慈禧太后跳出傳統,她老練精幹,聰穎敏捷,長期把控朝廷。而且,慈禧太后確實迷信,但她也知道向西方學習,關愛臣民。所以,她決不會容忍任何對她不利的因素存在。

到了這個時候,誰敢罵她專政,誰想奪她的權力,那就慘了。後來,慈禧太后推行所謂的“新政”,與康有爲等人主張的變法運動雖相似,但是,她卻千方百計的阻撓“戊戌變法”。最後,被迫割地賠款,放縱外國人欺負自己人,這成爲了慈禧太后一生的最大敗筆。

其實,筆者認爲:慈禧太后是一個堅強的女子,她本該是一朵嬌豔的花,卻被迫捲入到了權力的鬥爭之中,最終,變成了一個讓後人唾棄的女人。

縱觀慈禧太后一生,她是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使清朝因她的能力續命數十年。此外,在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着各種威脅,而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是,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應該被稱爲“合理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