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當上皇帝跟秦朝的制度改革有什麼關係?

劉邦當上皇帝跟秦朝的制度改革有什麼關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崇拜秦始皇的劉邦:逆襲成爲皇帝是因爲秦朝的制度改革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多年以後,面對眼前大漢帝國的萬里江山,劉邦或許會想起,他在咸陽親眼目睹秦始皇盛大的車馬儀仗隊伍時的一句感慨。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史記·高祖本紀》

秦始皇滅六國後,徵發六國人到咸陽來給他修宮殿。勞役隊伍中,有個比秦始皇小四歲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看到了咸陽雄偉的宮殿、目睹了帝國禁衛軍,又看見了威嚴的秦始皇,不禁發出一句感嘆:“大丈夫當如是也”。

怎知造化弄人,這人後來真的就成爲了這個國家的主人,他就是漢高祖劉邦。

造反的秦朝公務員

劉邦在造反前,是沛縣某個鄉里的泗水亭長。秦官裏,亭長的級別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屬於底層公務員。

劉邦當上皇帝跟秦朝的制度改革有什麼關係?

跟劉備一起造反的大漢帝國的開國功臣中,多是劉邦在泗水亭長任上結識的沛縣中下級公務員。

比如大漢丞相蕭何,以善於文法吏事著稱。他任沛縣主吏掾,也就是縣政府的辦公室主任,負責縣府事務,主持人事。縣下屬吏的考覈升遷,都在他的管轄之中。

再比如,後來也當了漢朝丞相的曹參,他是沛縣獄掾,負責沛縣的司法,相當於司法局長。還有汝陰侯夏侯嬰,他是沛縣的廄司御,就是沛縣政府馬車隊的車伕,經常駕駛馬車接送使者客人、傳遞文書郵件。還有西漢御史大夫任敖、中途死了的酈食其,都是秦朝的公務員小吏。

爲什麼這些秦朝的底層公務員會造反,爲什麼他們造反能成功呢?

這就要從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說起了。

高度的集中的權力,會吞噬人的理智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開創大秦帝國,成爲了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做了很多事情來維持帝國的統治,後來證明,很多做法都是對的,奠定了中國長久統一的基礎。

光憑這一點,秦始皇無愧於“千古一帝”的稱號。

但是,一個人如果太順了,難免會剛愎自用。秦始皇也是人,在他將天下變爲自己一家獨有的時候,難免自信地認爲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對的,結果步子就邁大了。

秦始皇沒有給久經戰亂的帝國休養生息的時間,徵調全國的勞動力來滿足自己的慾望。最受詬病的就是阿房宮和秦始皇陵。

他還開鑿運河、建造從首都咸陽直達邊境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歷史學家認爲這些交通建設是出於國防考慮,爲了提高運輸效率,那我們姑且不論。那麼,秦始皇修建的那通往六國的國道(馳道),到底是爲了震懾四方、安定新民,還是爲了遊山玩水、尋仙求藥,就有點兒說不清了。

劉邦當上皇帝跟秦朝的制度改革有什麼關係? 第2張

不管公也好,私也好,皇帝的慾念也好,國家的意願以利國防也好,修建阿房宮、秦始皇陵,開通馳道,建設直道,如此前所未有的龐大國家工程,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國家資源,無公私之別,都要由秦帝國的廣大老百姓來承擔。

爲了這些浩大的工程,秦帝國總共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我們已經無法知道。司馬遷說,秦帝國曾經動員七十萬人,一部分用來修建阿房宮,一部分用來修建驪山陵。至於馳道直道,沒有具體的數字

根據最新的歷史研究,嬴政在位時期,每年服勞役的人都在二百萬人以上,有數年徵發的勞役超過三百萬。

史學家范文瀾先生估算統計,秦國統一後全國人口有2000萬,去除一半兒的女性,在去除老幼病殘和士兵,基本上全國所有的壯年男子都被秦始皇拉去當苦力了。

老幼病殘也未必能夠倖免,這麼多工程,服勞役的農民、負責監督工程的官僚們都是要生活吃飯的,生產糧食、運輸糧食又關聯到一大批人的生活生計。

秦朝時代的人頭稅、田賦約是戰國時期六國的二十倍,所以說,“天下富戶盡亡”。

在秦始皇這麼折騰下,秦朝的社會猶如一張繃得越來越緊的弓弦,已經失去制衡。弓弦何時斷裂,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興於集權,也亡於集權

皇帝喜歡折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人能夠制約他的權力。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的封建朝代,雖然都是中央集權制,但是,皇帝的權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相當一部分掌握在官僚系統手中。這麼分配權力的好處是,即使王朝的某個時期出現個昏庸或者笨蛋皇帝,也能有人給他出主意。這樣國家這架奔跑中的馬車不至於因爲皇帝的失誤跑偏,這保證了政權的穩定性。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皇帝,他的官僚系統也是剛剛建立。他哪裏曉得分權的必要,他手中的權力是幾世秦王努力奮鬥,好不容易得到的,怎會願意給別人。通過變法,秦國改分封制爲郡縣制,將分散的權力通過官僚系統集中到了君王手中,正是因爲郡縣制改革執行的徹底,秦國纔有了遠超六國的社會組織能力和行政效率。

劉邦當上皇帝跟秦朝的制度改革有什麼關係? 第3張

秦國統一六國後,對於自己那先進的郡縣制度十分自信,也不過多地考慮各國的文化差異以及對秦制的排斥力,迫不及待地就將其推廣到全國。我們知道,制度改革從來不是一件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顛覆性的改革更容易引發社會動盪。

打個比方,秦國就像一個快速崛起的企業,短時間內先後併購了六家大型企業。在併購完成後,他們肯定要將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推廣到六國。

這時候,有管理經驗的人一定知道,之前六國的CEO(國君)和高層領導(大臣和貴族)雖然都被秦國給幹掉或者栓在咸陽了,但是很多維持公司日常運轉秩序的中層、底層的幹部,秦國不可能一下子將這些人都替換掉,還得繼續用他們。

因爲,只有這些中底層的領導真正瞭解基層情況。所以歷史上很多官員,在改朝換代後繼續在後朝爲官,很多情況不是因爲他們是“官迷”,而是新朝廷用刀架着他們去當官,因爲很多事情除了他們別人辦不了。

但是,你也別忘了,他們都是之前各國老領導提拔的,對老領導還念一份舊情。短時間內,你無法消除他們對前任領導和企業文化的認同感。秦朝空降到六國的領導(郡縣的官員)們,覺得郡縣制度在秦國的試點已經證明比六國的制度優越。上來就嘁哩喀嚓地一頓大刀闊斧地改革,將秦國的那套“輕罪重罰”、“連坐法”、全民勞役的制度搬來,誰不服就嚴刑峻法伺候。

秦人可能忘記了當年商鞅在秦國搞變法時,引發的社會震盪。也有可能,他們自信秦國能夠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震懾住六國的人。但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時間的力量,一臺機器不可能永遠保持高效地運轉,大秦帝國的國力操不了整個國家這個大盤時,六國對制度不滿的力量就會涌現出來。

可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的反秦大旗剛一樹起,六國各地就馬上掀起了燎原之火,各國的王室又都被擁立起來。

雖然項羽擁立的楚懷王熊心以及各國的王,都是各路豪強用來招攬人馬的工具。但是,故國的王室能夠成爲反秦的旗幟聚集反抗的人民,更是說明在大秦帝國的統治下,大家的日子過得遠遠不如戰國時代好,要不誰會冒着掉腦袋的風險去造反呢?

秦始皇並沒有意識到,在秦帝國締造的這個剛性集權鏈條中,官僚體系是以利益爲銜接的節點間,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並不穩固。一旦權力的源頭斷裂,帝國的大廈也就隨之崩塌了。

秦帝國政府任命官吏有嚴格的籍貫限制,郡縣主要長官一律不用本地人,由朝廷從他處直接任命,郡縣屬下的官吏皆用本地人,由郡縣長官在當地舉薦考選任用,在外來客籍官僚和本地土籍役吏之間實行嚴格的分斷。帝國官制之制定用心深遠,役吏用本地人,地方政權的末端直接植根於本土,有利於政令下達,民情上聞;長官不用本地人,以中央任命的方式出守地方,便於中央政府控制地方,也有利於防止地方勢力和地方長官沆瀣一氣,共同欺瞞中央。

這套制度在和平時期很好用,但是動亂時期,如果本地的郡縣屬下的官吏串通一氣,郡守縣令就成爲了孤家寡人。劉邦沛縣起義,就是得益於蕭何、曹參等人在沛縣內部的呼應。

劉邦當上皇帝跟秦朝的制度改革有什麼關係? 第4張

這也是爲何,陳勝在大澤鄉起義時,本來就是帝國局部的一個小型暴亂,星星之火,卻沒有人給撲滅,生成燎原之勢的原因。

秦以法家治國,用冷冰冰的嚴刑峻法去統治六國遺民,與管理俘虜無異,難以讓人產生情感認同。被管理的對象是人,可不是動物,人表面上可以服從你,內心裏卻時刻保持着抗拒,總有一天,在你暴露弱點的時候,給你致命一擊。

秦朝的這種“法”治,是依靠秦始皇的威嚴以及強大的武力才得以實現的,“法”治的邊際成本是巨大的。在這一套壓榨性的制度下,國家像冰冷的機器一樣運轉,社會失去了創新的激勵,經濟也很難長久地發展。

就這樣,秦朝統治者覺得壓榨民力天經地義,大手一揮,指揮密佈全國的官僚機器,操縱四方臣民的一舉一動,民衆疲憊不堪。當庶民開始想方設法逃避官吏驅趕,進而用暴力反抗政府的執法刑戮時,帝國緊繃的那根弓弦就出現裂隙了。

一個國家保持長期穩定,應該具備兩個重要因素:

建立和維護一套穩定的政治秩序擁有一套根植於社會的普世道德秩序穩定的政治秩序,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國家行政系統獲得組織能力和組織效率的前提;而普世的道德秩序,是維持社會秩序的最有效手段。

秦朝的郡縣制度效率是高,但普及到全國後,龐大的官僚系統還得需要時間去穩固。秦朝的統治者在政治沒有穩固時不採取包容的政策聚集人心,反而以嚴刑峻法逼迫六國遺民輸血,這在我們這些後世諸葛亮看來,都是些昏招兒。

劉邦當上皇帝跟秦朝的制度改革有什麼關係? 第5張

秦朝的後世繼任者,顯然看到了秦朝的前車之鑑,引用儒家的經典爲自己的“法治”披上一層道德的外衣。但可悲的是,權力就像魔戒一樣,一旦擁有新的主人,就會驅使他墮落。原本是暴政的反對派,在推翻暴政之後,往往也變成了暴君,也終將難逃被權力吞噬的命運。

制度一旦形成,就會具有慣性。榨取性的制度會不斷自我複製和強化,經濟可能會有一定的發展,但是卻因爲缺少激勵和穩定的環境,而無法長久的持續。

從秦朝到清朝的兩千多年,封建王朝就是在這一套制度中循環往復,中國近代無法演化出西方分權的制度,或許,從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