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盧象升的天雄軍有多厲害?盧象升爲什麼被叫“盧閻王”?

盧象升的天雄軍有多厲害?盧象升爲什麼被叫“盧閻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盧象升的天雄軍有多厲害?盧象升爲什麼被叫“盧閻王”?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公元1629年,後金統帥皇太極率數萬八旗兵繞開袁崇煥重兵駐防的寧錦防線,借道蒙古草原從長城喜峯口處突入關內,兵鋒直指大明國都北京,沿途的明軍因爲剛剛爆發過兵變,根本無力阻止八旗兵的前進,幸得駐防遼東的袁崇煥率關寧鐵騎及時救援,在廣渠門外配合城樓的火炮和援軍纔將八旗兵擊潰。

很多人都知道袁崇煥的這次救援,也知道之後袁崇煥的悲劇,卻少有人提及在袁崇煥與八旗兵死戰時,還有一支部隊正在趕來京師的途中,雖然沒有趕上與八旗兵的戰鬥,卻在之後對起義軍和清軍的戰鬥中大放異彩,這便明末三大軍之一的“天雄軍”。

一、以身作則

要了解天雄軍,就必須先了解這支軍隊的創始人和統帥——盧象升。

明萬曆28年(公元1600年),盧象升出生在江南水鄉常州,年輕時的他長相白淨,學識淵博且謙遜有禮,活脫脫一個文人秀才的模樣,但在文弱書生樣子的外表下,盧象升卻有着遠超常人的膽識和武藝,年僅22歲就考中進士入朝爲官擔任戶部主事,不久後又升遷至大名知府。

崇禎二年十月,皇太極繞道蒙古草原從長城喜峯口突進關內,得知此事的盧象升立刻在自己轄區內招募一萬兵勇北上禦敵,軍隊行至半路得到消息,八旗兵已經被袁承煥率領的關寧鐵騎打退,雖未參加戰鬥,但盧象升的忠君愛國之心還是給崇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時的明朝可謂是內憂外患,一方面要派大軍駐防遼東抵禦後金皇太極的襲擾,另一方面還要絞殺國內因爲天災人禍所聚衆造反的農民軍,所以對擅長帶兵打仗的人才需求很大,於是,就在盧象升率兵救援北京後的第二年,就被提拔爲右參政兼副使,負責整頓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兵馬。

接到命令後的盧象升即刻赴任,很快就發現了三府兵馬的共同問題,即單兵作戰能力弱,野戰能力更是極差,而且士氣低迷,這些士兵能在戰場上不當逃兵已是萬幸,更有甚者會有士兵殺良冒功劫掠百姓。而事實上,這是明朝末年幾乎所有明軍的問題。

對於如何將這羣烏合之衆變成戰場精銳,盧象升雖不像袁崇煥那般有錢卻有自己的辦法,他選擇讓自己融入士兵的羣體當中,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來感染麾下士兵。

在統兵期間,盧象升吃住都和士兵在一起,在一次軍中斷糧士兵三日無食的時候,盧象升也和士兵一樣三日沒有吃飯。而在打仗的時候,有過人武藝的盧象升總是衝鋒在前。在他的感召下,原本畏敵如虎的明軍士兵從被宰的綿羊變成了戰場上的猛虎。

由於盧象升練兵的地方在唐朝時屬於天雄節度使管轄,所以他麾下的虎狼之師又被稱爲“天雄軍”。

除了以身作則來感召士兵,盧象升在研究了主要敵人八旗兵和農民軍的作戰方式後,決定將天雄軍練成一直步騎混編的軍隊,步兵的主要武器除了刀以外大量的裝備弓弩和火器,騎兵則着重甲配備長槍和火銃,這樣一來,天雄軍在與敵接戰時,就可以先用弓弩火器殺傷敵人,之後近戰搏殺。

盧象升的天雄軍有多厲害?盧象升爲什麼被叫“盧閻王”?

二、盧閻王

公元1631年,即崇禎四年,盧象升因爲政績和品行的突出得到朝中官員推舉,升任按察使,繼續統領原來的軍隊。

當年九月,因爲明軍的打擊,無法在山西和陝西境內立足的農民軍逃竄到京城與河南北部,盧象升率天雄軍出戰,將其擊退。

崇禎六年,明朝的流民動亂愈演愈烈,官軍顧此失彼,被農民軍打的暈頭轉向,一支來自山西的起義軍涌進京師郊區,佔據臨城的西山威脅北京,危難之際,崇禎想到了在過去幾年平定叛亂中表現極佳的盧象升。

盧象升臨危受命率部來到京城,會同總兵樑打退了起義軍對京師的進攻。

戰敗後的起義軍退回西山,盧象升隨即在石城南部設伏大敗起義軍,之後又在青龍崗和武安兩地先後擊潰起義軍,斬殺賊首十一名,殲滅起義軍大部,降服遣返了兩萬多民衆,給京郊地區的百姓贏來了數年的安居樂業。

崇禎七年,起義軍又在湖北發起攻勢,接連打下鄖陽府的六個縣作爲基地,朝廷命令盧象升以右僉都御史的身份,率軍接替兵敗下獄的蔣允儀管理鄖陽,到任後的盧象升立刻聯合總督陳奇瑜對駐紮在黃龍灘的起義軍分路夾擊,之後又在烏林關、太平河、竹木砭、箐口等地對逃竄的起義軍連戰連勝,斬敵五千餘衆,基本將漢南地區的起義軍和流寇全部消滅。

爲防止再有賊兵偷襲,盧象升向朝廷申請增加鄖陽區域的守衛兵力,減免當地賦稅來幫助農民休養生息,同時招募商人採銅鑄錢來降低國庫的軍費開支。鄖陽地區由此安定下來。

崇禎八年五月,剿賊有功的盧象升升任右副都御使負責巡撫廣東,當年八月,朝廷又讓他擔任湖廣總督,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以及四川的軍務,負責絞殺大明東南部的起義軍與流寇,不久後,戰功彪炳的盧象升再次被提拔,升任兵部侍郎,加管山西和陝西兩地的軍務,崇禎還特賜給他尚方寶劍,許以便宜行事之權。

上任後不久,盧象升就接到了來自汝州和洛陽方向的急報,他即刻率軍晝夜兼程進入汝州。經過觀察和詢問後得知,城外連營百里的三十萬大軍是闖王高迎祥和李自成的人馬。

面對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起義軍,天雄軍在盧象升慷慨激昂的演講以及親自率領下,在城西對起義軍發起攻擊。天雄軍先是以火器弓弩大量的殺傷敵方騎兵,之後用重裝騎兵作爲掩護直搗中軍,起義軍迅速潰敗,高迎祥無奈撤軍。

解除了汝州的威脅後,盧象升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繼續追擊高迎祥的部隊,在確山又將他們擊敗。

天雄軍的名聲越來越大,而在作戰時總是衝鋒在前悍不畏死的盧象升,則被起義軍的將領和士兵稱爲“盧閻王”。

崇禎九年,死裏逃生的高迎祥再次糾集人馬圍攻廬州,失敗後分兵打下含山與和州,之後圍困滁州。

盧象升率天雄軍配合當地總兵祖寬和遊擊羅岱救援滁州,雙方在滁州東面的五里橋展開大戰,天雄軍大敗起義軍,之後乘勝追擊一口氣將敵軍趕出五十里開外,被殺的起義軍士兵屍體填滿了沿途溝壑。

不等盧象升對這股起義軍趕盡殺絕,關外的清軍在皇太極的命令下經由宣府、大同再一次入侵明朝,大肆劫掠京畿地區。京師全面戒嚴後,崇禎下詔要盧象升率兵入京拱衛京師,並再一次賜給他尚方寶劍。

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離開後,當地的起義軍和流寇再起且發展迅速,無人能夠平息。

不久後,因爲各地明軍的抵達,清軍離去,京師解嚴,再次立下大功的盧象升被提拔爲兵部左侍郎,崇禎命他總督宣府、大同、山西的軍務,協助寧錦防線和山海關共同抵禦八旗。

盧象升到任後立刻進行大規模屯田,儲存了近二十萬石穀米。在他的努力下,原本形同虛設的宣府大同一帶的防線漸漸好轉。

崇禎十年九月,清軍殺死總督吳阿衡,進入牆子嶺和青山口,搗毀山海關正門後在石匣修築城牆,皇帝急召宣府、大同、山西的總兵帶兵進京,同時第三次賜予盧象升尚方寶劍,讓他來指揮從全國各地趕赴京師的部隊。

三、掣肘

雖然從表面上看,盧象升的軍權可謂是無限大,但實際上,除了自己手下的兵,他根本調不動任何軍隊。

更爲糟糕的是,宣府、大同和山西三府吃空餉的情況實在過於嚴重,三個總兵加起來的人馬不到兩萬人,關寧軍則把持在高起潛手中無法指揮,加上楊嗣昌和其他官員從中作梗,不斷地將他手下軍隊調走,到最後,盧象升名義上總督天下援軍,實則能指揮的只剩下五千餘人。

公元1638年12月11日,盧象升帶着只剩下五千餘人的天雄軍進駐鉅鹿的賈莊,爲保險起見,盧象升在行軍前派遣楊廷麟去往距離賈莊只有不到五十里的雞澤,希望可以得到在那裏率領數萬關寧鐵騎駐紮的高起潛的協助,但遭到無視。

12月16日,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在行至蒿水橋時被數萬清軍包圍,盧象升即刻命總兵虎大威護左翼,總兵楊國柱護右翼,自己率親兵於中軍架設火炮弓弩與清軍決戰,同時急派信使去往雞澤向高起潛求援,但所有的求援都石沉大海渺無音訊。

很快,天雄軍所倚仗的弓弩和火炮消耗殆盡,在清軍精騎的連番衝擊下,天雄軍的傷亡越來越多,總兵虎大威試圖帶盧象升一人突圍,但遭到盧象升嚴詞拒絕,眼看救援無望,盧象升遂跨上戰馬率親兵衝殺敵陣,身中四箭三刀壯烈殉國。

就這樣,這支曾多次力挽狂瀾拯救大明的軍隊和他的統帥,在友軍冷漠的注視下全軍覆沒血灑北地,於凌冽的寒風中被冬雪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