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皇帝頒佈的聖旨那麼多 現在爲何很少能見到了

古代皇帝頒佈的聖旨那麼多 現在爲何很少能見到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聖旨那麼多,現在爲什麼很少能看到?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文物當中很少有聖旨,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有聖旨的那一部分人已經不得好死了。

聖旨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各個朝堂臣子不敢留,大多數人暗中銷燬或者直接挖個坑給埋了,你沒有看錯,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的。

我現在能夠看到的市面上的一些聖旨,絕大多數都是清朝時期的聖旨。

而即便如此能夠找到的聖旨也不多,爲什麼呢?要注意,古代皇帝可是很忙的,日理萬機,閒着沒事這邊說幾句話,那邊說幾句話,往東邊發幾個信息,往南邊發幾個信息,這些信息可全都是用聖旨來發布的。

如果是用太監口頭傳喚的話,那整個皇宮裏面所有的太監全部都忙起來,也未必能夠把消息傳達到位。

而且這些傳達的消息還不具備權威性,甚至竟然用了這麼多次或者用得這麼高頻率。

那理論上來說,能夠流傳到現在的聖旨是非常多的,但實際情況呢?是壓根見不到有多少聖旨,爲什麼呢?

古代皇帝頒佈的聖旨那麼多 現在爲何很少能見到了

第1點,王朝更替時有聖旨是死罪。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明朝的時候,皇帝朱元璋給你發了一道聖旨,你可能只是個平民百姓或者當地稍微有點勢力的人,再或者說的再直接一些,朝堂臣朱元璋發了聖旨給你也沒說什麼內容,無非就是天氣變冷了,要多喝熱水,要小心身體不要太操勞。

說了一大堆的廢話,然後你感恩戴德,在旁邊連着磕了五六個頭,再之後你們家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守護着這個聖旨。

因爲這個聖旨的含義不簡單,哪怕你們家道中落中間變成乞丐了,也都看着這個聖旨,怕的就是這個聖旨有一天沒了,因爲這是你們家族至高無上的榮耀。

可是有一天誰也沒有想到的事情風雲突變,誰能想到滿清竟然入關了,而且滿清入關之後迅速地建立了一個大清王朝。

在建立大清王朝之後,開啓了新一輪的政權迭代,那麼請問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不會出問題?

有人就說了我出什麼問題啊,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啊,在清政府剛剛建立的時候,我只是一個三兩歲的孩子,怎麼着?你不會認爲我準備反清復明吧?開什麼玩笑。

的確,在清政府入關建立大清朝的時候,你的確是兩三歲,但是你們家裏面會有一樣神奇的東西,什麼東西呢?

朱元璋給你們家發佈的聖旨,這個時候你讓清政府的人怎麼想?你覺得清政府的人又會怎麼想?

古代皇帝頒佈的聖旨那麼多 現在爲何很少能見到了 第2張

你真的會認爲清政府的人會第一時間嘻嘻哈哈的,然後拍着你的肩膀說:沒事沒事這個聖旨你們就留着吧留着吧,留着當個紀念品,保不齊什麼時候能夠用得到,等到把大清朝推翻了,然後你們可以拿着這個聖旨求個一官半職。

咱們單純地從概率學的角度出發,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嗎?有

那這個事發生的概率有多高呢?答案是一點也不高,甚至可能會低於2%,低於1%甚至連0%都達不到。

也就是說當新政權建立之後這個時候突然發現你有前朝的政治,不好意思,這是殺頭的罪過,他不會爲你考慮,也不會想到這是你家族的榮耀。

他只會考慮一點,新政府已經成立了,那麼你還留着前朝的聖旨想幹什麼?是爲了表明自己的願望或者志氣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你這個人能不能留?

所以這也就意味着爲什麼每一次朝代更迭之前王朝的聖旨,要麼你偷偷慢慢地給燒掉,要麼就直接挖個坑給埋了。

要注意,有一些時候王朝並不是更替,只是簡單的或者短暫地出現危機。

再比如說唐朝都不知道被別人攻入長安多少次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唐朝還是沒有倒臺。

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些人就會誤判當前局勢。

作爲普通百姓他們沒有接受更多信息的權利或者渠道,就算只能接觸也無法做到局勢分析,一旦朝廷或者國家出現了某些危機,就會有一批人他們把家裏之前的聖旨給燒的一乾二淨。

大家就這樣去想去吧,第1次第2次是這樣,第3次第4次也是這樣,時間長了之後聖旨基本上也就上了一乾二淨了,這些聖旨還能夠留下來嗎?並不會,連個灰都留不下來。

第2點,大戶人家的聖旨也是有問題的。

其實我們要考慮一點,那就是大戶人家。

古代皇帝頒佈的聖旨那麼多 現在爲何很少能見到了 第3張

舉個簡單案例,比如某一個王公貴族突然獲得了皇帝給自己的聖旨,那這個聖旨放到自己家裏面來之後,你覺得這個王公貴族他會怎麼辦?

很簡單,第一時間就要把這個聖旨看護起來,可能需要有專業的奴才每天24小時不定時地打理。

主要就是爲了給皇帝表明心態,看到沒有,看到沒有,皇帝給我發的聖旨,我還是非常尊重的,我非常珍惜這個資源,也非常珍視皇帝對自己的尊重。

但是要注意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這樣的環境的,沒有辦法制作一個無菌的環境,也沒有辦法對周圍的蛇蟲鼠蟻做到百分百的捕殺。

這意味着什麼?就意味着這個聖旨對於這個大家族來說就是一次壓力,而且這個壓力還是無形的。

如果有一天甚至出現了意外,自己的死對頭就可能會第一時間出面,然後告訴皇帝自己把聖旨給弄壞了,自己鬧一個欺君的罪名還不說,保不齊會因爲不尊重皇帝或者不尊重聖旨,落一個滿門抄斬的結局。

但是這種情況概率比較低,但就算比較低,滿朝文武大臣也得時刻小心地方。

我們就會發現聖旨有的時候並不代表着至高無上的榮譽,恰恰相反的是聖旨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一次絕佳的危機。

而且這種危機一旦讓自己的政治對頭或者讓自己的敵人從中知曉的話,那麼對自己來說更是一次徹頭徹尾的痛苦。

第3點,聖旨的特殊性。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情況之下聖旨具備自己的特殊性,什麼特殊性呢?

大家不要覺得電視劇裏面的表演一定是正確的,比如皇帝在宣紙上寫上幾個字,然後旁邊蓋上一個印章,把這個聖旨發一個快遞郵寄給大臣就可以了。

並不是這樣,一般情況下是由皇帝在一旁說,另外一邊的臣子抓緊時間記錄,記錄好了之後再由太監拿出皇帝的專有印章來,然後由皇帝專門蓋一個印章。

古代皇帝頒佈的聖旨那麼多 現在爲何很少能見到了 第4張

等蓋完這個印章之後,由太監給周邊的臣子們或者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快馬加鞭送到邊遠的封疆大臣那邊。

然後這個聖旨宣讀完成之後,再把聖旨合起來,哪來的回哪去,或者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收集,簡而言之一句話,這些聖旨不會落到普通人的手裏面來。

而有一些專業的人員,他們掌管專業的聖旨,這些聖旨或這樣或那樣,反正無論如何都會被收集在一起,然後收集起來的聖旨可能會留作他用。

這或者只是爲了方便集中管理而已,一旦遇到了朝代更迭或者遇到了某些特殊情況,前朝的聖旨,要麼被史官們拿去用作研究,再要麼就集中銷燬。

而史官們就算拿去研究,也不敢拿到自己家裏面來私自研究,恰恰相反的是需要公開透明的研究,完成之後就地銷燬。

畢竟史官們也怕沾染這個晦氣,留下了前朝的聖旨這算什麼?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時期就有一個官員因爲私自留下了元朝政府的一些文件,然後就被扣上了帽子,差一點點就來了一個株連三族,但即便如此,這個官員的下場也不好。

所以聖旨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一個燙手山芋,再加上清政府滅亡的時候,當時的局勢也不明朗,大家都不知道之後的發展如何,有膽大的可能會留下聖旨來。

但膽子小的絕對不敢留下聖旨,甚至大多數也就一把火給燒掉了。

如果能夠留到現在保不齊也是一個無價之寶。

但是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按照封建王朝的統一慣例來看,私自留下前朝的聖旨,那可是容易出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