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什麼原因竟讓頑固不化的慈禧廢除科舉制?

揭祕什麼原因竟讓頑固不化的慈禧廢除科舉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科舉制度是誰廢除的這個問題不難。史書上記載:“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令,一紙詔書廢除了延續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1905年是光緒三十一年間,但是光緒皇帝在位期間,清政府的朝政是慈禧太后把持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左右着朝廷決策的走向。所以間接的可以說,科舉制是慈禧太后廢除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可以讓頑固不化的老太后頒佈這一指令呢?  

揭祕什麼原因竟讓頑固不化的慈禧廢除科舉制?

 圖片來源於網絡

清政府後期,科舉制八股取仕的弊端日益顯現。這個時期因爲國門被迫打開,外來民主、平等、自由、博愛等近現代思想衝擊着國民的頭腦。一些博識之人考察國外的國家機構,政府體制,學術民風,得出結論:要想在使得中國富強起來,除了要學習外國的科學技術,還要從根本上摒除國人落後迂腐的思想,這就意味着建立近現代教育提上日程了。教育是一個民族的立根之本,尤其現代化教育可以促進科學技術創新,培養新時期人才。因此在戊戌變法中,康有爲提出廢科舉,廢除八股取仕,建立新式學堂、新式學校,受到光緒皇帝大力支持。可惜的是光緒帝沒有實權,維新變法只維持了一百零三天就失敗了,改革的措施也成了泡影。

清政府繼續以科舉制度選拔官吏。但是廢除科舉的呼聲更加迫切。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更加激化。這時,慈禧太后被迫實施了清末新政舉措,但是,新政只是慈禧太后爲了緩和階級矛盾打出的幌子,並沒有真正運行。也因此使得矛盾激化更加劇烈,廢科舉,停八股,設立新式學堂的呼聲日益高漲。因此,在1905年9月初,迫於朝廷重臣的聯名上書請求,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頒佈昭令廢除科舉,宣告了中國科舉制度的終結。

所以說關於科舉制度是誰廢除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慈禧太后。 

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

科舉制度從隋朝產生,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是採取這種制度來選拔人才,科舉制度在中國存活了一千三百多年,最終被廢除,那麼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是什麼呢?  

揭祕什麼原因竟讓頑固不化的慈禧廢除科舉制?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要想知道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就要了解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科舉制度自產生以來,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學習狂潮,社會風氣也變得溫文爾雅。因爲參加科舉考試對象不再侷限於世族達官貴人,而是全民參與,沒有條件限制,不論是稚嫩少年還是垂暮老人,不論是寒門苦士還是名門望族,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自從實行科考後,爲國家招攬了大量優秀人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和後人唾棄的秦檜都是進士出身,爲官出仕。可以說科舉制度不僅促進社會風氣良性發展,而且也使得國家安定繁榮。但是科舉制度最終還是廢除了,下面就來說說科舉制度廢除的原因。雖然每個朝代都是依靠科考來選拔人才,但是每個朝代也都有了自己的發展。最顯著的就是明清科考爲八股文。八股文有着嚴格的格式,不允許考生去創新,去思考,只要熟讀四書五經就行了。而且一些人爲了能夠做官,費盡一生都在參加考試,好比《范進中舉》中主人公因得知中了,大喜導致暈厥並且瘋瘋癲癲了,因此可以說這時的社會風氣是病態的,而且這種閉塞懶惰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學術文化的發展。

因此封建社會後期,科舉制度不僅阻礙了科學技術的創新,而且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當西方國家進行着工業革命日漸強大起來的時候,中國人依然拿着四書五經搖頭晃腦。當西方國家強迫打開中國大門時,這時的有識之士才知道國民的落後愚蠢。 

 科舉制的影響

雖然在封建社會後期,倡導廢除科舉制度的呼聲十分高漲,但畢竟在歷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那麼科舉制的影響有那些呢?科舉制的影響分爲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下面就來具體看一看。  

揭祕什麼原因竟讓頑固不化的慈禧廢除科舉制?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科舉制的積極影響:科舉制是按照考生通過考試形式取得的成績,然後給予相對應的官位,它有着公平公正的特點,考生沒有年齡,地位,家族等條件限制,只要有才,即使是寒門子弟也可以參加,因此科舉制的推廣使得全國籠罩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下。通過科舉制,選拔了許多出身低微的知識分子,從低層中選拔出來的人才,會更多的爲平民百姓考慮,真正做到了父母官的責任義務,使得政治更加清明廉潔,百姓安居樂業。而且爲已有的官吏注入了新鮮血液與活力。選拔的人才都是通過苦讀科考而來,秉承儒家教義,因此都具備了較高的素質。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古代文學的發展。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朝代都有各自巔峯的文學種類,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科舉制的消極影響:因爲每個朝代的特點不同,科舉制有了不同發展。

明清八股取仕,以框架的形式禁錮考生的思想,統治階級藉此來控制考生。八股取仕使得中國古代教育進入了死衚衕,又阻礙了近現代教育的發展。科舉考試內容嚴重脫離實際,迂腐荒唐的思想慢慢侵蝕着國人的頭腦。不鼓勵國人創新,不能培養創新型人才,科學技術得不到更新,這也間接的導致中國近代自然科學的落後。科舉制度的後期是以消極影響爲主,但不可否認它造就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人物,如唐宋八大家之韓愈,楷書四大家之柳公權,民族英雄文天祥等等,它的積極影響還是需要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