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爲什麼會在長平戰敗?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爲什麼會在長平戰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此句出自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之仇郭開賄賂使者,使者看到廉頗,廉頗爲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回來報告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爲老,遂不用。隱藏寓意:用來表達爲願意爲國家效力,卻報國無門。

       公元前262年,秦軍攻打韓國。

束手無策的韓國向趙國求援。而秦國此時真正目標是奪取趙國。

趙孝成王決定派45萬大軍“抗秦援韓”,統帥是戰功卓著的廉頗。面對強秦,廉初戰不利,於是帥軍退守,一守就是三年。遠道而來的秦軍難克趙軍,糧草補給困難。爲擺脫困境。便開始實施範睢提出的反間計。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爲什麼會在長平戰敗?

聽信讒言的趙孝成王準備用趙括替換廉頗,此議在趙國中央內部得到一致通過,而唯一提出不同意見的藺相如,也並非支持廉頗,只是不放心由慣於紙上談兵的趙括去頂替廉頗。

那麼,老當益壯老英雄廉頗爲什麼得不到趙國中央內部的支持呢?

強秦以60萬大軍攻韓,趙國以45萬“胡服騎射”精銳防守,在當時,攻守雙方的均衡值約爲2:1,趙軍在軍力對比上並不吃虧。但是秦國經濟實力雄厚,物資儲備充足;而趙國的綜合國力卻明顯處於劣勢,無法支持大規模的長期戰爭。顯然,依靠持久戰取勝秦國,對趙國來講只決對不是上策。

持續三年的與秦軍對抗,沒有有效地消弱秦軍的軍事實力的實踐,證明了廉頗提出的“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策略的錯誤的。而對慣於紙上談兵的趙括來講,其結果不僅自己馬革裹屍,還導致趙軍“數十萬之從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爲什麼會在長平戰敗? 第2張

面對強秦,廉頗第一忽略了國家實力這一軟肋,第二沒有提出清晰、積極的戰略計劃,第三沒有提出徹底打敗秦軍的配套措施,最終把自己的國家拖入了與強秦相爭的持久戰之中,因此失去了趙國中央內部信任和支持,再加上範睢反間計的得手,廉頗終於無功而返。

其實,能攻善守的廉頗,在“抗秦援韓”初戰失利之後,如果能夠主動退守以集聚力量,拉長秦軍戰線後主動出擊;或者從45萬大軍有分出部分有生力量,通過側面出擊、斷敵糧草,攻秦之要害;最後取得“抗秦援韓”戰爭的勝利,應該說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歷史畢竟是歷史,歷史往往留給我們更多的是遺憾與惋惜——廉頗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