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甲午海戰和談幕後真相:李鴻章嘆息日本太狠

甲午海戰和談幕後真相:李鴻章嘆息日本太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關條約》簽訂後,相當於日本4年國民生產總值的中國賠款把日本迅速滋養成強敵,給中國帶來無盡的苦難。抗日戰爭,今天的釣魚島之爭,乃至臺灣問題,都與其有關。而抗日戰爭日本戰敗後,作爲戰勝國的中國卻免除了日本的一切賠償! 

甲午海戰和談幕後真相:李鴻章嘆息日本太狠

  網絡配圖

《說倭傳》是一部記述甲午戰爭全過程的小說,其背景自然是那段用血淚寫成、用屈辱風乾的歷史。據史記載:

1895年甲午戰敗後,清政府被迫求和。3月19日,全權大臣李鴻章偕其子李經方、美籍顧問科士達及隨員等抵達馬關,次日與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內閣總理)、陸奧宗光(外務大臣)開始談判。

日方開出的停戰條件十分苛刻,且要求停戰期間日本一切軍費由中國承擔。

這些條件無疑顯示日本仍在考慮軍事、談判雙管齊下的方針,在戰場上並不願意停手,要求天津至山海關鐵路交日本軍務官管理,企圖將北京置於日軍的監視之下,然後再從容簽訂城下之盟。

李鴻章盯住了要害,在會談上沒有對日本先抵押大沽、天津、山海關三地讓步,談判陷入僵局。李鴻章回到住所,立即給總理衙門發去電報,表示日本以三地爲抵押的要求堅決不能答應,並叮囑要在這一帶嚴加戒備。總理衙門覆電李鴻章:“原冀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無可商改,即遵前旨與之定約。”而中方密電碼,早爲日方偵破,由此,馬關會談大局已定。  

甲午海戰和談幕後真相:李鴻章嘆息日本太狠 第2張

  網絡配圖

如《說倭傳》中有一段日方要中國出讓臺灣的對話,生動寫出和談中日方盛氣凌人,中方卻陷於無奈與尷尬之境的情狀:

李雲:臺灣全島日兵尚未侵犯,何故強讓?

伊雲:此係彼此定約商讓之事,不論兵力到否。

李雲:我不肯讓,又將如何?

伊雲:如所讓之地必須兵力所到之地,我兵若深入山東各省,將如之何?

……

李雲:賠款還請再減五千萬,臺灣不能相讓。

伊雲:如此當即遣兵至臺灣。

李雲:我兩國比鄰,不必如此決裂,總須和好。

伊雲:賠款讓地猶債也,債還清,兩國自然和好。

李雲:索債太狠,雖和不誠!

“弱國無外交”。難怪當年老邁的李鴻章,會再三嘆息“太狠”“口緊手辣”“逼人太甚”了。  

甲午海戰和談幕後真相:李鴻章嘆息日本太狠 第3張

  網絡配圖

《馬關條約》簽訂後,相當於日本4年國民生產總值的中國賠款把日本迅速滋養成強敵,給中國帶來無盡的苦難。抗日戰爭,今天的釣魚島之爭,乃至臺灣問題,都與其有關。馬關之恥,春帆樓之恨,永遠深埋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當年簽訂《馬關條約》的李鴻章,在臨終前留下一首遺詩: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