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康熙帝養生之道:服補藥大無益 藥補不如食補

康熙帝養生之道:服補藥大無益 藥補不如食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康熙帝即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週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在位61載、享年69歲的清朝皇帝康熙,是中國的壽星皇帝,這位治國有方的皇帝,一生與醫學有不解之緣,平常注重自身醫療保健,熟諳養生之道,有關他的醫療保健軼事頗多,現將他的養生經驗總結如下:

康熙帝養生之道:服補藥大無益 藥補不如食補

網絡配圖

不濫用補藥

古之帝王,大多偏愛補藥,而康熙對補藥則有所戒。對補藥,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服補藥大無益。藥性宜於心者不宜於脾,宜於肺者不宜於腎。朕嘗諭人勿服補藥。藥補不如食補。夫好服補藥者,猶人之喜逢迎者。天下豈有喜逢迎而可爲善乎?先年滿州內老人皆不服藥,朕也從不服藥。”這段話,雖有偏激之處,但從藥理學的角度闡述了無病“好服補藥”之弊,十分中肯,而且從人生哲理加以發揮,確實難能可貴。他57歲時,頦下有幾根白鬚,曾有大臣晉獻滋補肝腎的烏須丸,而康熙認爲乃多此一舉,笑而拒之。

書法寬懷 運動強身

一個人的健康標誌,體現在心理和體質上。對於心理的調節,康熙多通過練書法以求得“寬懷”(舒心)。他曾親自總結了一條經驗,叫做“寬懷只有數行字”,“數行字”就能得到“寬懷”之效。按現代醫學解釋,練習書法可對腦神經起到調節、放鬆的作用,還可消除疲勞,鍛鍊人的耐心,培養人的意志,從而獲得身心健康。康熙在《仿二王墨跡》詩中說“案上露凝銅雀潤”—雖然書案上和銅雀(香爐)上凝聚了欲滴的露珠,但仍然是“象管(象牙筆桿)揮時在正心”。這“正心”二字,體現了他練書之專,養志之誠,娛心之深。

康熙帝養生之道:服補藥大無益 藥補不如食補 第2張

網絡配圖

  對於個人體質,康熙一生勤於治理朝政,深悉體質的重要,他認爲“恆勞而知逸”,在日理萬機之暇,還在宮內種植蔬菜。在秋高氣爽之時,則到木蘭圍場,急馬奔走,狩獵騎射,以舒展筋骨,增強體質。接受西醫西藥17世紀初,日爾曼人的《泰西人身說概》和意大利人的《人身圖說》及法國人的《人體解剖學》等相繼傳入中國。爲了學習西方醫學,康熙令在清廷供職的法國傳教士白晉及宮廷畫家等人,專門畫了一些解剖圖象,還叫傳教士巴多明將《人體解剖學》譯成中文,希冀“造(福)於社會”,挽救“人之生命”,這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實屬難能可貴。對於西藥,康熙對治瘧藥金雞鈉有着特別的興趣,原來康熙32年,他患了瘧疾久治不愈,衆醫束手無策,恰逢法國的傳教士洪若翰、劉應入京聞知,特進獻金雞納,康熙服之而愈,大喜,給予重賞,賜廣安門內廣廈一所。此後康熙視金雞納爲奇藥,並把它作爲“御製聖藥”轉賜患瘧的大臣,以示恩寵。爲了研究推廣西藥,康熙還恩准在宮中開設了實驗室,供傳教士制西藥用。有時康熙還親自給官員問病開方,中西藥並用。他在宮內試種牛痘預防天花,效果較好。其後下詔推廣,讓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蒙古人也種牛痘。“初種時年老人尚以爲怪”,康熙“堅意爲之”。

禁菸忌酒

康熙從不飲酒,也厭惡抽菸。他認爲菸酒對身體傷害很大,也告誡羣臣要遠離菸酒。但大臣史貽直和陳元龍,卻嗜煙如命,成天菸袋不離手。康熙打算讓兩人把煙戒掉。一年,康熙去江南出巡,史、陳兩人也隨行。皇帝御車在山東的德州駐蹕。康熙當面賞賜兩人各一枝水晶杆的菸袋,讓他倆當衆抽吸。倆人鬧不清康熙的真正用意,還有些受寵若驚,馬上裝煙點火抽起來。誰想,剛一用力吸,隔着透明的煙桿清楚地看到了火星順桿直往上冒,劈啪作響,直到脣邊,還發出更響的爆裂聲。史、陳二人到這時才明白康熙的真正用意。這時,倆人再也不敢吸菸,並且從此戒了煙。膳食簡單作爲皇帝,膳食無疑要比一般人豐富得多,但康熙皇帝卻比較簡單。他說:“朕每日進膳二次,此外不食別物,菸酒及檳榔等物皆屬無用。”

康熙帝養生之道:服補藥大無益 藥補不如食補 第3張

網絡配圖

  他不吃補藥,也不要人按摩,“惟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如是而已”。他特別告誡人們,“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各人所不宜物知之即當戒”,“高年人飲食宜清淡,每兼蔬菜食之則少病,於身有益”。這些論述,非常符合現代醫學觀點,對於控制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都有好處。他還說,“諸樣可食果品,必待其成熟之時始食之,此亦養身之要也。”康熙還提倡飯後要造成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朕用膳後必談好事,或寓目於所作珍玩器皿。如是則飲食易消,於身有益也。”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番話很有道理。他非常注意飲水的衛生,說:“人生養身飲食爲要,故所用之水最切。”

此外,康熙多次批判了好逸惡勞的思想,他說:“世人皆好逸而惡勞,朕心則所謂人恆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聖人以勞爲福,以逸爲禍也。”康熙精於養生之道,他在這方面的觀點和論述,值得今人借鑑。

康熙晚年所作的詩頗能概括他養生之道:“淡泊生津液,清虛樂有餘。鬢霜漸薄德,神憊恐高譽。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書。山翁多耄耋,精食並園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