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真假袁崇煥: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民族英雄

真假袁崇煥: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民族英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挺袁派中不乏名人,如康有爲、梁啓超、金庸、閻崇年等,挺袁派的套路則多以《明史》爲依託,一再提及《明史》中許多尚存爭議的事件鼓譟氛圍,其中最爲犀利的就是“反間計”和“冤殺”,最後再抒發悲涼之情以博取同情。衆所周知,前朝的歷史一般都是後人寫的,《明史》這部正史是清朝人寫的。清朝皇帝對天地會恨的咬牙切齒,經常擔心有人起來反清復明,所以《明史》並不可信,只能作爲參考罷了。

對袁崇煥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我個人的看法是:他至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我們先姑認爲袁崇煥是漢奸。那時候的明朝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文化大國。滿清呢?充其量只不過是一些未開化的野蠻人--建奴。明朝當時應該有了領先世界的大炮和火器以及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鴛鴦陣是戚家軍步兵的個人與單位的基本戰術養成,好比現代軍人必須要通曉熟練步兵班的戰鬥防衛與武器使用,不是什麼玄之又玄的神化八卦陣,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實戰應用陣形,當時已經運用於明朝的火槍隊;而後金還一直停留在大刀、棍棒的古代冷兵器時代。

真假袁崇煥: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民族英雄

網絡配圖

公元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袁崇煥考中進士,被任命爲福建邵武知縣。在任時喜歡與人談論兵法,遇見退伍的老兵時,袁崇煥與其討論邊塞上的事情,所以對邊塞的狀況比較瞭解,自認爲有鎮守邊關的才能。少年崇禎繼位後,爲了遼東戰事召見袁崇煥,袁崇煥在見皇帝的第一面就說出“五年平遼”的豪言壯語。直到別人提醒他注意“五年平遼”失敗的後果時,袁崇煥才“悵然若失”,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意識到一個人是得爲他說過的話負責任的,這件事情足以顯示出袁崇煥是一個完全沒有責任感的人。

當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後金鐵騎在努爾哈赤的統帥下西服蒙古,東平朝鮮,以區區六萬人大敗號稱四十萬的明朝遼東經略使楊鎬的部隊,陷廣寧、克瀋陽、下遼陽的時候,大明朝的統治者已經習慣了失敗。但是有一天,寧遠大捷,北京城的大小官員們突然發現面前的公文自己不會處理了。這種詫異恐怕比我們聽見中國隊6:0擊敗巴西隊還要讓人受不了。可是這個時候,袁崇煥卻和後金商討着議和,可見其對國家統一不負責。

天啓六年(1626年)正月,在後金糧食緊缺陷於困境之時,袁崇煥抗命不遵,執意不將覺華島上的大批糧食、物資、輜重、船隻撤往後方安全地區,而且還將島上軍民滯留在危險的地方不管不顧,自己龜縮於寧遠城內,連事先將覺華島軍民撤入城中的動作都沒有,最終導致了覺華島上數萬軍民被屠殺,糧食、物資、輜重、船隻被洗劫、焚燬一空。袁崇煥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但卻採用烏龜戰術,也可以稱爲屁股戰術,只知道防禦,只知道議和,對自己的盟軍不負責。

後金爲了打破明朝對其經濟和軍事封鎖圈,攻擊朝鮮之時,袁大人再次抗命不遵,在瀋陽空虛的情況下,執意不援救朝鮮,拒絕策應東江鎮,按兵不動實施“觀望養敵”,在朝廷連續兩次催促下才敷衍了事,不僅讓後金使朝鮮向其屈服,還導致了地處“明、金”中間的蒙古部落對明朝失望和寒心,爲最終投靠後金埋下了伏筆,離散了明朝的盟友,又讓後金獲得了拓展空間。袁大人一意孤行對民族的盟友不負責。

錦州地處小淩河和大淩河之間,由寧遠至錦州時又必須經過塔山、松山、杏山才能到小淩河,如果任何一處被制約,那錦州就和後方斷絕聯繫了,袁崇煥在“寧錦大戰”時無法有效增援趙率教,洪承疇在“鬆錦大戰”時救援不了祖大壽都是因爲這個地理缺陷。解放戰爭期間蔣委員長的海陸空絕對優勢也在塔山受阻,最終無法增援錦州而吃了敗仗。袁崇煥爲了錦州這個“非扼要之地”空耗國家財力、犧牲戍邊將士,且放棄策應而導致友軍重大損失、盟友向敵人妥協,最終導致了“鬆錦大戰”明軍在錦州被圍點打援的全面失敗,對國家財產和將士性命不負責。

真假袁崇煥: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民族英雄 第2張

網絡配圖

東江鎮原本就是毛帥帶領兩百餘個家丁白手起家的,這個“鎮”都是從無到有的。可後來毛文龍就是用這個班底在敵後策動了聲勢浩大、風起雲涌的反抗運動,被後金視作心腹大患,他所創建的東江鎮巍然屹立於敵後,成了牽制後金遠途作戰的一顆釘子,長期制約着後金南侵的步伐。 皇太極攻“寧、錦”時毛文龍襲擊昌城、遼陽,迫使了後金再次回師。袁大人在“寧錦大戰”以後還特爲毛帥請功。不知道什麼原因袁崇煥殺了大將毛文龍,也不知道他那裏來的權利,對將領人才不負責。

最令人憤慨的是敵人越薊州三河則可直撲北京,差點攻破北京城。難道袁大人是爲了凸顯自己的天才般的能力,讓敵人先打到北京城,然後自己力王狂瀾,拯救大明於水火之中。朝野對袁崇煥戰守佈置非議甚多,孫承宗更指出集中兵力緊守薊州三河一線爲要務,否則敵人越薊州三河則可直撲北京。事實證明,由於保定兵和昌平兵的遠去,薊州防備兵力嚴重不足,連起碼的偵防也做不到,結果皇太極輕易越過薊州直趨北京,被朝庭寄與厚望的薊西防線竟不經一戰便完全失效。

在朝廷資源極爲有限的情況下,執行袁大人方略必然導致“厚”錦州而“薄”薊鎮,袁崇煥對自己戰術不負責啊。

袁大人自己保證“必不令敵越薊西”而又分散明朝已經聚集的兵力,導致後金軍不戰而“潛越薊西”,浪費了這麼一個決好的堵截機會,讓後金軍順利的直撲北京而去。宋朝名將韓世忠當時阻擊北逃的金人時,戰功顯赫,載入史冊,與袁大人相互呼應。縱敵長驅,頓兵不戰,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潛攜喇嘛,堅請入城,袁崇煥對上天賜予的戰機不負責。

真假袁崇煥: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民族英雄 第3張

網絡配圖

清朝建國是1644 年,過了128 年。經歷康乾盛世,清朝統治業已穩固,乾隆49 年(1772 年)爲袁崇煥平反了。“把袁崇煥樹立爲英雄,沒有缺點,戰無不勝,只要有他在,就有大明江山。” 袁崇煥一直是對後金用兵,所謂戰無不勝,就是對後金用兵戰無不勝,這也就是說清太祖、清大宗都不是他對手,都被他打得狼狽不堪。通過擡高袁崇煥來貶低崇禎的同時,也是把老祖宗貶得很低了。

喜歡研究歷史的乾隆皇帝,爲什麼要給袁崇煥平反呢?也許是他故意通過這種稱讚敵人的事來譁衆取寵,以顯示自己的水平; 也許,他是被袁崇煥的事蹟感動了,他作爲清朝皇帝,他獲得的關於袁崇煥的真實情況的資料,應該比一般人從史書上得來的要真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