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伯夷簡介 商末孤竹國國君孤竹君之長子伯夷生平

伯夷簡介 商末孤竹國國君孤竹君之長子伯夷生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伯夷簡介:伯夷,商朝末期孤竹國國君,姓墨胎氏,名允,是殷商契的後代。其父把國君之位繼承與其弟叔齊,叔齊又讓位給伯夷,而伯夷以爲是忤逆了父親的命令而逃跑了,叔齊而不想繼承,也一起逃跑了。接下來介紹一下伯夷的生平。

人物生平事蹟

3000年前,秦皇島一帶正是孤竹國管轄的區域。這個古代方國建國很早,歷經了商和西周兩個朝代。當時它的管轄區域,據考古資料表明,大體包括現在秦皇島市的全部、唐山市的東部和遼寧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現在的盧龍縣城附近。這個古老的方國當時的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有大量飼養牲畜的畜牧業和可以用剩餘糧食釀酒的農產品。從這個國家取名觚竹來看,它是以兩種用以書寫的文具,借代作國名,這就反映了這個國家已經有比較高的文化。

孤竹國爲商王朝在北方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君姓墨胎氏。墨胎氏在文獻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據《史書、殷本紀》:“契爲子姓,其後分封,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也就是說,孤竹國君爲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孫後代。據此,一些史家推測,孤竹國建立於商朝開創之時,爲商代的同姓諸侯國,是不無道理的。從契到滅夏桀、建立商朝的湯,共傳十四代。在這樣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商部落的不斷擴大,孤竹國所在地早就落在它的勢力範圍之內,待商朝建立之後,在這裏建立一個統轄一方的同姓諸侯國。商朝最初建都於毫(今山東曹縣南),孤竹國的建立,起到了鞏固它在北方統治的作用。

伯夷簡介 商末孤竹國國君孤竹君之長子伯夷生平

到了商朝後期,在這個國家出現了夷齊讓國的美談。原來那時的孤竹國君生了三個兒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諡號爲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諡號爲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爲嗣子,繼承他的事業。後來孤竹國君死了,按照當時的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作。”於是他就放棄君位,逃到孤竹國外。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如當了國君,於兄弟不義,於禮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他的長兄一起過流亡生活。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人們只好立了中子繼承了君位。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儒家學派,對他們的這種行爲非常讚賞,評論這種事情說:“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對他們給以很高的評價。

爲了躲避殘暴的商紂王,伯夷與弟弟叔齊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

聽到西方伯主周文王興起,國內穩定,生產發展很快。他們高興地說:“應該從東夷回去了,我們聽說西伯的國內很安定,很適合老年人居住。”

於是他們相約到周國去。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見了周武王伐紂的大軍,原來這時周文王已經死去,周武王用車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奔襲商紂。他們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馬而諫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來,這能算作孝嗎?以臣子身份來討伐君主這能算作仁嗎?”武王的衛兵要殺害他倆,軍師姜尚勸解說:“這是講義氣的人呀,不要殺害他們。”就把他倆扶走了。

後來周武王與商紂王大戰於牧野,血流飄杵,由於商紂王陣前的奴隸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滅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這正是公元前1046年。

伯夷、叔齊認爲這種做法太可恥了,發誓再不吃周朝的糧食。但是當時各地都屬於周朝了。他們就相攜着到首陽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時,他們還唱着歌說:“上那個西山哪,採這裏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這樣作算是對呀?先帝神農啊,虞夏啊!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上那裏去呢,真可嘆啊!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於是就餓死在首陽山之上。他們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爲,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當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說:“古之賢人也。”又問:“他們對所作的事不覺得後悔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後來又進一步的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與。”原來伯夷叔齊的行爲正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儒家認爲,人生價值不在於你能獲得什麼功名利祿,而在於你對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在後世對你的評價中來體現人生價值,這就是所謂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強調說:“伯夷叔齊……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賢而能若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