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秦穆公爲什麼能成爲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爲什麼要與晉國結“秦晉之好”?

秦穆公爲什麼能成爲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爲什麼要與晉國結“秦晉之好”?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穆公爲什麼能成爲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爲什麼要與晉國結“秦晉之好”?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秦穆公是春秋時期秦國國君,也被認爲是春秋五霸之一。那秦穆公一生到底有哪些成就呢?當時秦國還不是一個強國,等秦穆公繼位後他重用百里奚、由余等謀臣,成功滅樑、芮等國,還擊敗過晉國,爲秦國擴大了不少疆域。秦穆公還曾幫助晉文公重回晉國,並且成爲國君,使得秦晉兩國交好。可以說秦國能成爲戰國七雄之一,秦穆公功不可沒,沒有他稱霸西戎,恐怕秦國難以實現統一的偉業。

秦穆公爲什麼能成爲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爲什麼要與晉國結“秦晉之好”?

秦穆公即位後,國力日益強盛,已有圖霸中原之心,可是東進方向被晉國所阻,不得不結下秦晉之好。

但在這份“友誼”中,秦穆公完全被動,先後扶持晉惠公、晉懷公、晉文公三位國君,秦國卻依舊被壓制。

公元前628年,晉文公病逝,秦穆公不聽大臣蹇叔等勸阻,執意要越過晉境偷襲鄭國。

鄭國是晉國小弟,剛剛上位的晉襄公爲了維護霸業,決心給秦國一點教訓,於是在崤山險地全殲了秦軍。

崤之戰的慘敗是秦穆公爭霸路上受到的第一次沉重打擊,所以他念念不忘要報仇雪恨,第二年又命大將孟明視率軍出征晉國,結果依舊大敗而歸。

《史記》記載,繆公於是復使孟明視等將兵伐晉,戰於彭衙。秦不利,引兵歸。

正在秦穆公因爲再次失敗於晉國之手而憂慮時,有一人從西方過來,爲秦國帶來向西開拓的契機,他便是由余。

由余是晉鄂侯的曾孫,因爲曲沃武王伐晉而流亡到了戎地,會說晉國語,深得戎王的器重。

秦穆公爲什麼能成爲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爲什麼要與晉國結“秦晉之好”? 第2張

戎王聽說秦穆公是個英明的君主,擔心秦國強大對戎族不利,因此派由余出使秦國探查實情。

當時,秦國的西邊生活着許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國,比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洛川有大荔。

戎人披髮衣皮,生產力落後,但常常突襲秦國邊境,搶奪人口和糧食,一直是秦國的安全隱患。

秦穆公親自地接待由余,向他展示了秦國的富強和禮儀,雖然秦國相比中原諸國要落後,卻比原始的西戎要文明得多。

在交談的過程中,秦穆公認識到由余的賢能,覺得他是秦國西征的禍害,因此十分憂患。

內史王廖考慮了一下,爲秦穆公想出了個辦法。戎王地處偏僻之地,從來沒有聽過中原地區的樂曲,可以贈送歌伎女樂,讓他沉迷淫樂以此消磨鬥志。

然後替由余向戎王請求回國的時間,以此來疏遠君臣兩人的關係,同時這邊留住由余,讓他不能按時回國。

秦穆公爲什麼能成爲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爲什麼要與晉國結“秦晉之好”? 第3張

秦穆公聽了內史王廖的計策,覺得很有道理,便依計而行。

《史記》記載,令內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戎王受而說之,終年不還。

戎王欣然地接受了秦國送來的歌伎,從此沉迷於女樂而不誤政事,結果導致牧場枯竭,牛馬死了一半。

秦穆公見時機已經成熟,這才放由余回國,由余見戎王玩物喪志,再不復當年的雄姿英發,急得多次勸諫,可是戎王一句話都聽不進去。

秦穆公得知戎王和由余兩人已生間隙,便數次派人祕密邀請由余來秦國,由余知道戎王已經無可救藥,於是只好離開戎族,投奔了秦國。

秦穆公對由余的到來十分高興,拜他爲上卿,因爲由余長期生活在戎族,對他們的情況非常熟悉,因此秦穆公根據由余的建議制定了西進計劃。

戎王終日沉迷於歌伎女樂,毫無進取之心,已經不是秦穆公的心腹之患。可是在西征之前,秦國必須再和晉國打一架,以解後顧之憂。

秦穆公爲什麼能成爲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爲什麼要與晉國結“秦晉之好”? 第4張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遣大將孟明視率軍進攻晉國,秦軍渡過黃河後便一把火燒了船隻,以示不勝晉軍誓不回國之意。

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氣,又沒有西戎的後顧之憂,秦國果然擊敗了晉國,爲崤之戰的慘敗報了仇。

在之後的數年時間裏,晉國軍隊固守城池,不敢主動進攻秦國,這爲秦國西征提供了條件。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開始西征,不到一年時間就滅掉戎人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千里國土。

《史記》記載,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天子特地派使者祝賀,並賜金鼓,這便是史書上記載的“稱霸西戎”。

也因爲如此,秦穆公成爲春秋時期繼齊桓公、晉文公之後的第三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