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鄭國的子皮爲何稱子產爲君子 自己爲小人?

鄭國的子皮爲何稱子產爲君子 自己爲小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時,鄭國上卿子皮發現子產纔出於已,便毅然將國政委於子產。子產爲政,大膽改革,除舊佈新,鄭國大興。但是在啓用人才上,子產卻沒有子皮那樣的膽識。《左傳》記載:子皮欲提拔一位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新人爲邑宰。認爲,新人雖未嘗治邑,但可在治邑中增長才幹,學會治邑。子產則極力反對這樣做,主張“學而後入政、未聞從政學”。因此,子產以後,鄭國後繼乏人,終於走上衰亡。

子產是我們剛剛說到的鄭國國君鄭穆公的孫子,名僑,子產爲其字。按理說,鄭國是姬姓諸侯國,子產也應該姓姬。但古人在一個大的宗族系統中有許多小宗,這些小宗以封地、官職、身份區別,所以又以封地、官職、身份爲姓,中國現有的400多個姓,很多就是這樣來的。因爲子產是鄭穆公的孫子,故以“公孫”爲姓,叫“公孫僑”,如同“王孫滿”因爲是周襄王的孫子而姓“王孫”一樣,他們是以身份爲姓。不僅如此,子產和王孫滿一樣,也屬於早熟型政治家。

鄭國的子皮爲何稱子產爲君子 自己爲小人?

網絡配圖

當時的大國之間固然有戰爭,小國之間同樣也有戰爭。鄭國就曾經出兵攻打蔡國,並且大獲全勝。多年來受大國的欺侮,終於有機會捏了一個軟柿子,揚了國威,所以有點兒舉國歡慶的味道。但是,當時尚未成年的子產卻對這一次所謂的“大捷”表現出極大的憂慮:“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爲什麼這樣說呢?鄭國是一個小國,應該勤修內政、獲得民心,而不宜輕啓戰端。用今天武俠小說的話來說,一個三腳貓的武師不好好練功,卻到處向人挑釁,那不是欠揍嗎?況且蔡國是楚國的屬國,蔡國受了鄭國的欺凌,楚國絕不會善罷甘休。如果楚國以此爲藉口出兵,怎麼抵抗?

子皮沒吭聲。子產繼續闡述自己用人的基本原則:“聞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從政的基本路徑是,從底層、從具體事務開始學習,獲得閱歷、取得經驗之後,才能逐步擔當大任,而不是相反。否則,誤民誤國也誤己。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絕不能把民衆的命運作爲培養官員的學費,絕不能把重要崗位交給沒有管理經驗的人練手,即使此人是最高行政長官的兒子。

諸位看看,身爲上卿,鄭國當時的最高行政長官子皮,只是想讓兒子有個鍛鍊主政的機會,竟然在子產這裏碰了釘子,還被這個晚輩教訓了一通。

鄭國的子皮爲何稱子產爲君子 自己爲小人? 第2張

網絡配圖

子皮怎麼辦?懷恨在心?給子產穿小鞋?從此讓這小子沒有好果子吃?如果這樣看子皮,我們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聽着子產的陳述,子皮從內心感到慚愧乃至羞愧,他向子產表達自己的真心感受:“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只有君子才能識大體、處大事,我真是小人啊,考慮的是家裏的小算盤。作爲一個人,我知道愛惜兒子,因爲養兒可以防老。但作爲鄭國的上卿、國家的執政官,我卻不知道愛惜國家、愛惜民衆,不知道國家和民衆纔是護身的根本!

雖然子皮稱自己是小人,但他應該是真正的君子——坦坦蕩蕩的君子。人皆有私心,從這一點說,君子和小人沒有區別。區別在於,君子聞道而喜、知錯就改;小人則文過飾非,絕不認錯,不但諉過於人,而且理直氣壯地幹壞事。

子皮正是從這件事認識到自己的狹隘,也認識到子產的大器,他把子產視爲自己和國家的護身符,所以決心讓賢於子產。

鄭國的子皮爲何稱子產爲君子 自己爲小人? 第3張

網絡配圖

但子產並不願意接受,因爲要做鄭國的上卿、做鄭國的護身符太困難了。困難在哪裏?8個字:“國小而逼,族大寵多。”前面4個字說的是鄭國的國際環境,後面4個字說的是鄭國的國內矛盾。

我們剛剛已經說過鄭國的“國際環境”兇險,一個在大國的夾縫之中、在弱肉強食的“國際環境”之中求生存的小國,時時存在被蠶食乃至吞併的危機。國內也是矛盾重重。鄭國被封爲諸侯300年,而且是個公國,歷史久、爵位高,每一代國君都有若干公子、公孫,這就是一個龐大的貴族利益集團,資源少、蛋糕小,要求分蛋糕的多,一天到晚鬧哄哄,這個家怎麼當?

但是,子皮給子產鼓勁:“虎帥以聽,誰敢犯子?”“虎”是子皮的名。老夫給你撐腰,看誰敢爲難於你?當然說是這樣說,有你這隻老虎,其他虎或狼就不敢鬧事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