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不是齊桓公 而是鄭莊公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不是齊桓公 而是鄭莊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時期,中國的牛人太多。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這些霸王們,史學家們大書特書,但是漢字君今天要告訴大家,春秋時期最先稱霸的絕對不是這些人,而是名字不太響亮的鄭莊公,曾經作爲諸侯霸王,帶着泱泱大國齊國四處幹仗。當然,如果沒有鄭莊公的攻伐,大周天子還不能如此窩囊,讓後世的齊桓公等成爲春秋五霸,合衆聯恆…… 鄭國和周朝原本是一個祖宗!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不是齊桓公 而是鄭莊公

網絡配圖

武王伐紂,建立了大周朝,大周朝分封姬姓同宗及王侯將相到各地建國。其實,當時的國與現在的縣差不多,實際上還是隸屬於中央的一個地方政府。與現在不同的是,各個地方政府可以世襲制。

鄭國的開國君主鄭桓公就是周厲王的小兒子,所以都是姬姓。

鄭國真正牛逼是從保護周平王東遷的時候,鄭國一直保衛左右, 很得平王信任。而此時的周朝,遭犬戎之亂而東遷,已經到了不靠諸侯國的救護就不能自保的地步,喪失了往日的實力和威望。犬戎之亂又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破除了人們對周朝的迷信,向社會公開展現了禮儀制度的虛弱和強力的重要。

在當時,要想號召列國,在政治舞臺上有所作爲,依靠周室是絕對不行的,必須要有自己的實力。鑑於這些情況,鄭莊公把自己事業的立足點堅決地放置於鄭國, 以極大的精力經營自己的國家,終使鄭國成爲東周初期嶄露頭角的諸侯國。

鄭莊公要發展自己的國家,首先遇到的是地理條件的制約。鄭處於四戰之地,南有蠻楚、北有強晉、西有東周,鄭國無法與之爭鋒,只能向東發展,而東鄰衛、曹、魯、宋、陳、蔡諸國中,宋國國大爵尊,在東方小國中又有號召力,是鄭國發展的嚴重障礙。

鑑於這種情況,鄭莊公把向外用武的目標定於宋國,這是在當時情況下的最佳戰略。爲了實現對於宋國的軍事勝利,鄭莊公實行了以下的戰略方針:第一,和齊、魯建立穩定的同盟關係。齊、魯處在宋國的東北部,建立了和齊、魯的同盟關係,就形成了對宋的牽制和包圍,他幾次和齊、魯二君約會,在攻取宋國的郜、防二邑後將其送給魯國,都是爲了鞏固三國的同盟關係。第二,假借王命伐宋,號召列國。鄭是一個新起的小國,在諸侯中未孚衆望,但鄭莊公是周朝卿士,具有特殊的身份,於是莊公宣稱宋公久缺朝貢,自己以卿士的身份,承王命率兵討伐。鄭國通過這種方式糾合了更多的國家,又形成了對宋國的輿論壓力,事後還對不追隨出兵的許、鄖(今山東寧陽東北)小國以“抗命”的罪名予以教訓,幾乎滅掉許國。第三,扶植宋國內部的反對勢力。宋國前君主的兒子公子馮出奔到鄭,宋國曾爲此出兵討之,鄭莊公對公子馮採取保護措施,厚相招待。宋國在一次內亂後,國人慾迎立公子馮爲君,公子馮臨行前,泣拜於鄭莊公之前表示,自己返國後,“當世爲陪臣,不敢貳心”。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不是齊桓公 而是鄭莊公 第2張

網絡配圖

在鄭莊公的執政期內,鄭國確實取得了對宋國的勝利,但鄭國又從來無力吃掉宋國,這種和平勝利是鄭對於宋所能取得的惟一形式的大勝利,這裏,不利的政治地理環境起了決定的作用:鄭處在幾個大國之間,又幾乎無險可守,即使某一天有力吃掉宋國,那相鄰的大國也絕不會坐視其崛起,必然要以武裝干涉的形式使鄭回到自顧不暇的地步。事實上,到了春秋中後期,南北大國爲了爭霸天下而鬥武,就把鄭國淪到了爭霸的夾縫中而常常使之喘息不定,北晉南楚各怕對方吃掉自己或傷害自己,需要一個避免正面接觸的緩衝地帶,因而各需鄭國以屏障的角色存在於自己身邊,但它們又要打擊對方、示威於天下,因而鄭就成了經常的用兵之地。鄭莊公之後有幾世執政,常常是朝晉暮楚,實在是源於地理環境的不得已所爲。而這是鄭莊公本人所不曾料及的。

鄭國和大周互換人質

活躍於政治舞臺上的鄭莊公還有一個如何對待周天子的棘手問題。

作爲周朝卿士,他應當盡忠於王室,他是諸侯矚目和敬重的人物,但他把自己事業的立足點放在對本國的經營上,要兼併、擴張,要破壞周朝既定的實力劃分,甚而要憑實力號召列國,那必然和周室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看着鄭國欺負周邊小國家,大周就去質問鄭莊公了,莊公東拉西扯爲自己找理由,最後說這樣吧,你要是不信任我,我把太子放到你那做人質,相反呢,你也把太子送到鄭國來,不做人質,做看守關,隨時看我做啥事,如果做了一些不對的事,也好便於向大周彙報。就這樣,雙方互換太子。

時間一長,周桓王就開始感覺不得勁,我堂堂的宗主國,竟然和一個下屬國家交換人質,多沒名啊,特別生氣。而此時的鄭莊公也在醞釀該打擊下王室的氣焰,擡高自己在諸侯國的身份和地位。鄭莊公考慮到主動出擊打周王室,不太合適,容易讓其他國家數說,所以就想了一計。臨到秋天,鄭莊公就到周朝割其麥子,這時候的周朝已經羸弱不堪,大臣說咱打不過鄭莊公,咱就忍了吧,周桓王一聽那就忍了吧。但是,鄭莊公繼續到周地割莊稼,周桓王一看這還了得,於是聯合了三個國家打擊鄭國。這三個國家基本就是打醬油的,狐假虎威,原本是想到鄭國搶點東西就走,一看鄭莊公真打仗了,三個國家就撤了,這個時候就剩下週桓王了。王室的兵卒基本都是儀仗隊兵,踢正步很牛逼,一遇到打仗,基本就廢廢了。

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不是齊桓公 而是鄭莊公 第3張

網絡配圖

周桓王大敗回國,鄭莊公又主動謝罪。但是,這一仗影響很壞,暴露了周王室的腐敗和無能,毫無戰鬥力,導致以後霸王頻出,都敢叫板周王室。

曾經的春秋霸王爲啥後來不行了?

這一仗,周天子威信掃地,鄭莊公聲威大振。宋、衛、陳等宿敵都來求和,鄭國成爲當時中原最強盛的諸侯國。前701年,鄭莊公與齊、衛、宋等大國諸侯結盟,儼然已是諸侯霸主。

鄭莊公又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精權謀、善外交的政治家,其過人的政治才能,也是他在春秋列國紛爭中能小霸中原的重要原因所在。

鄭莊公英雄一世,但也有兩個重要的政治失誤。

一個重要失誤是生前沒有對太子忽(即鄭昭公)之位作出妥善安排,以致自己一死,鄭國立即陷入昭公和厲公(公子突)之爭,使鄭國形成兩君並立的混亂局面,爲害甚久。

另一重要失誤是重用高渠彌,這爲鄭國留下了嚴重後患。前695年,莊公想立高渠彌爲卿,時爲太子的昭公反對,莊公不聽,執意用高渠彌任大臣。及昭公爲君,高渠彌害怕昭公藉機殺己,便乘跟昭公出城打獵之機,射殺昭公,並與權臣祭仲合謀改立昭公弟子亹爲君。

在其死後,鄭國即陷入內亂,逐漸衰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