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於漢代國有經濟的發展

漢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於漢代國有經濟的發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桑弘羊一輩子努力就爲了一個目標,讓皇帝手裏的錢多一些,他的智商全部用在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甚至在皇帝死後,還想繼續貫徹當年的路線方針政策。

讀歷史的最大樂趣,就是發現很多我們今天的苦惱,千百年前的先人們也都經歷過。

《鹽鐵論》是近幾年一本可以讀多遍的書,每次讀都有很多會心的感受。一是這本書語言通俗流暢,二是非常有情境感,讓你能想象出當年的激烈爭執。裏面的角色一個個都好像活在我們今天身邊一樣。

其中最主要的核心人物是桑弘羊。這個人確實極有才華,據說出身商人家庭,從小就有“心計”,13歲就入宮,出入禁中,成爲漢武帝的中央辦公廳成員。之後就一直很被器重,後來主要負責財政工作,相當於漢武帝的財政部長。

桑弘羊是30多歲開始發達的,那時候漢武帝連年用兵,再加上好大喜功,愛搞工程,導致國庫虧空,債臺高築。再要加稅,恐怕民怨沸騰,於統治者不利,於是有人向漢武帝建議,大力發展國有企業。發展國有企業有個好處,就是政府可以從中賺錢,但不像徵稅那樣對老百姓的掠奪感受那麼直接。用後來的稅收理論家的說法,就是拔最多的鵝毛卻讓鵝叫得最少。

當時有人向漢武帝推薦山東的大鹽商東郭咸陽和河南南陽的大冶鐵商孔僅擔任大農丞,利用他們經商的經驗和技術,負責管理鹽鐵事務,通過鹽鐵收歸官營,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桑弘羊這時已經34歲,他由於善於計算經濟問題,漢武帝讓他幫助東郭咸陽和孔僅估算研究鹽鐵官營的規劃。在這方面桑弘羊家傳的商人天賦和多年薰陶的政治運作經驗都發揮了作用。這個規劃經過一年的起草才完成,核心內容就是以後國家壟斷鹽鐵的生產,必須掛國字頭,不許私人經營。漢武帝很快就批准了這個計劃,並派孔僅和東郭咸陽到全國各產鹽鐵的地區,設立鹽鐵官營的機構,把原來的商人都收編,安排行政級別。

漢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於漢代國有經濟的發展

桑弘羊辦事得力,進一步受到漢武帝重用,但僅僅是把鹽鐵名義上收歸國有,還不夠,那些商人搖身一變成爲國有企業的廠長,如果隱瞞產量,虛報成本怎麼辦?桑弘羊進一步充實幹部隊伍,把人事任命權牢牢抓在手裏,這樣各地的廠長們至少就要有所顧忌。

鹽鐵國營專賣讓政府很快感受到了好處,漢武帝自然也會想到,如果其他行業也都搞專賣,不是更有錢賺麼?問題是市場上的行業太多太複雜,如果賣菜的、剃頭的、縫衣服、搞娛樂業的都由政府來專營,很難找到這麼多人才,而且政府幹有些事也幹不好。尤其是服務性行業,政府搞就會出問題,這方面漢武帝政府還是有些自知之明。到了兩千年以後,我們搞社會主義大躍進,比漢武帝還進一步,什麼都公私合營,很快就出問題了。

當時除了鹽鐵,再就是由官府供給私人釀酒者以穀物和酒麴等原料,根據政府制定的釀造要求,由私人進行酒的釀造。關鍵是個人釀造的酒只能按公家規定的價格賣給國家,私人不得出售。這樣,國家就壟斷了酒類的全部銷售。酒類專賣後的贏利一定是相當可觀的,因爲它當時與鹽鐵、均輸並稱爲國家主要財政來源的“三業”。“三業”之外,漢武帝時代還是保留了相當的民營經濟比重,怎麼能把這些民營企業家的錢弄到手裏來,就是漢武帝動腦子的事情了。有個御史大夫也是著名的酷吏張湯,提出用“算緡”的方法徵財產稅,漢武帝很讚賞,但遭到了很多官員的抵制,所以未能貫徹,到了桑弘羊上臺任大農丞就被雷厲風行地貫徹執行了。所謂算緡,就是凡工商業者,都要如實向政府呈報自己的財產數,二緡抽取一算的稅(一緡爲1000錢,一算爲200文錢);小工商業者可以減半抽稅。凡有乘坐馬車的(國家幹部和革命軍人除外),一乘抽稅一算,運貨的馬車抽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一算。怕人隱瞞還搞所謂告緡,也就是鼓勵大家檢舉揭發,經調查屬實者,除了被告發人的財產被全部沒收、戍邊一年外,告發的人可得到被沒收財產一半的獎賞。靠着這種殘酷的手段,民間商業紛紛破產的同時,漢武帝又大撈了一筆,軍費也大量充實。

這一切很快導致國內矛盾空前加劇,到了漢武帝晚年,他自己也意識到再這樣下去要搞出問題來了,於是發了“輪臺罪己詔”,宣佈以後要與民休息。從那時起,桑弘羊開始失寵了。到了漢武帝駕崩,霍光輔政,雖然桑弘羊也被任命爲顧命大臣,但已經大勢已去,霍光看他還那麼囂張,召集一些賢良文學來和他進行政策辯論。所謂“賢良”、“文學”,也就相當於今天社會上還有些名聲的專欄作家。其實內心裏霍光也是傾向保留一些國有經濟的,這符合政府的利益,但這次辯論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滅桑弘羊的威風。可以說在這次辯論會上,桑弘羊是誓死捍衛漢武帝路線特別是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丞相田千秋是這次會議的主持人,但他發言不多,只是在雙方辯論激烈的時候,講一些折中調解的話。桑弘羊一個人發言114次。參加會議的還有丞相府的屬官丞相史和御史大夫的屬官御史,他們是作爲田千秋和桑弘羊的助手參加的,有十幾次發言,多是敲敲邊鼓。霍光沒有直接參加這次鹽鐵會議,但他顯然是有糾正漢武帝早期激進路線傾向的。這次爭論中,桑弘羊已經是非常被動了。

其中以壟斷鐵器受的批評最多,主要責難和我們今天對國有企業的感受也差不多:

1,產品質量低劣,因爲“卒徒”缺乏責任心,常常不按規矩操作。

2,產品“多爲大器”,不照顧民間市場需求設計。

3,好壞不能挑選,還常常買不到,銷售人員常常找不到。

4,價格昂貴,以致貧民買不起,只能“木耕手耨”。

5,一旦官鐵滯銷,就強迫攤派,逼農民購買,平時還經常抓差讓農民給他們義務工作。

桑弘羊一輩子努力就爲了一個目標,讓皇帝手裏的錢多一些,他的智商全部用在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甚至在皇帝死後,還想繼續貫徹當年的路線方針政策。

鹽鐵會議後的第二年,昭帝元鳳元年(前80年)九月,發生了燕王旦與昭帝爭奪皇位的鬥爭,歷史上叫做“燕王之變”,桑弘羊也被牽連到這一事變中,圍繞這個事件有不少說法,總之結果是桑弘羊一家都被霍光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