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商鞅花50斤黃金請人搬根木頭的用意是什麼?

商鞅花50斤黃金請人搬根木頭的用意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6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徙木立信。

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秦孝公統治時,中原的六個國家不承認秦國的地位,於是孝公發奮圖強招攬人才,當時在魏國的商鞅就前往投奔。

商鞅去到秦國的第二年,秦孝公就封他爲大良造,主持變法大業,將秦國從西面的“蠻夷”,改造爲中原的“衣冠之國”。

商鞅花50斤黃金請人搬根木頭的用意是什麼?

商鞅變法最後成功了,秦國也一躍成爲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最後統一六國。

然而商鞅最開始在秦國主持變法時,可謂是困難重重,人本來就喜歡循規蹈矩,遵從祖輩留下來的傳統,變法本來就會遭到反對。

而且商鞅不是秦國人,他祖籍在衛國,後來又在與秦國世代爲敵的魏國當官,秦國人並不信服他。

雖然是得到了孝公的信任和賞識,但得不到秦國人的支持,變法還是無法完成。

商鞅知道自己在秦國缺乏威望,就想了個計策。

此時新法已經編訂好,只等正式頒發,但商鞅怕秦人不遵從。

某日,商鞅令人在都城南門立了根木頭,然後吆喝着積聚了一大批人,對他們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我就賞賜他10斤黃金!”

木頭並不重,北門並不遠,但當場的百姓都不敢上前去搬。

當時秦國的政府,多次出爾反爾,百姓都不太相信他們。雖然知道懸賞的人是現在的大良造,雖然10斤黃金實在誘人,在場的人卻沒有一個敢上前搬木頭,就怕商鞅是設下了什麼陷阱。

商鞅花50斤黃金請人搬根木頭的用意是什麼? 第2張

此時商鞅代表的是秦國的政府,而百姓都不相信他的話,可見當時秦政府已經是嚴重失信,連自己國民的信任都得不到了。

過了很久,商鞅見沒人上前,就乾脆把佣金提高到了50斤黃金。

總有膽大的人,有一個壯士就走上前去搬起木頭,過了不久,就搬到了北門,商鞅也按照約定賞給了他50斤黃金。

賞出去50斤對商鞅來說是個小事,但此事在民間廣爲流傳,引起的轟動卻不小。

商鞅不食言的美名,也傳遍了秦國。

然後,商鞅才頒佈新法,百姓在經歷那件事後,就知道此次新法的頒佈不是試驗、也不是說笑,是要徹徹底底地施行下去的。

當初曹沫用匕首挾持齊桓公,逼着他答應將侵佔的魯國土地全都歸還,齊桓公不得已之下只能答應,曹沫得到諾言後就放走了他。

齊桓公回國後,大臣們都勸他不要歸還土地,因爲當時是在曹沫的威脅下才發誓的,這樣的約定就算不遵守,也不會讓人覺得桓公不守信用。

桓公拒絕了大臣的建議,堅持要遵守自己的諾言,將魯國的土地全部還了回去。

商鞅花50斤黃金請人搬根木頭的用意是什麼? 第3張

當時魯國弱而齊國強,桓公就算不換土地,魯國又能怎樣?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爲桓公死板,反而是因爲他思慮周全。

因爲這樣做後,全天下就都知道桓公會遵守任何諾言了。到時桓公隨便一句話,都能驅動大批的人,而產生巨大的威力,這豈是一點土地就能換來的?

商鞅花50兩黃金請人搬根木頭,表面上看是撒錢的富人行爲,但仔細研究就會知道,這種行爲只有像齊桓公那樣的天下霸主才做得出來。商鞅用天下霸主的行事方式,輔佐秦國,秦國能不強大嗎?

所以越強大的人,越會“死板地“遵守諾言;越弱小的人,越會“機靈地”違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