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少年可伏虎,壯年可擋十萬軍,嶺南第一猛將——千牛衛上將軍何昌期

少年可伏虎,壯年可擋十萬軍,嶺南第一猛將——千牛衛上將軍何昌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至近代,南海之濱的嶺南地區,天氣溼熱,土地貧瘠,經濟文化落後,人長得身矮體瘦,世稱“南蠻人”。冷兵器時代,南蠻人鮮見驍勇善戰的武將。楚霸王項 羽在少年時,立志要學“萬人敵”。而被認爲以一敵十萬人者,嶺南唯有千牛衛上將軍何昌期。粵湘交界、廣東屋脊的陽山縣,秦設陽山關,漢破關而設縣,故名。 山峻峽險,爲楚粵門戶。歷代居民多駐軍後裔,民風剽悍,諳熟技擊。二千年來征戰之地,將軍輩出,何昌期是最傑出代表。

少年可伏虎,壯年可擋十萬軍,嶺南第一猛將——千牛衛上將軍何昌期

代遠年湮,何昌期事蹟早見明天順二年(1458)《明一統志》。明嘉靖五年(1526)《廣州人物傳》收錄近二百名先賢,何昌期名列其中。參閱明代《廣東 通志》與清代《大清一統志》、《陽山縣誌》等史志文獻,今又在西安何昌期後裔等支持下,展現嶺南第一猛將何昌期的千古傳奇。

少年何昌期———伏牛射虎

何昌期,字際夫。唐代中葉,陽山縣銅臺(今七拱鎮)人。

少年時,力氣超人。一天,與小夥伴到河灘放牛。突然,兩頭公牛打起架來。不久,鬥紅了眼的公牛在河灘上來回追逐,瘋狂奔跑,孩子們急忙四處躲避。大膽的何 昌期卻追了上去,死死拉住尾隨狂追的公牛的繮繩,就是不鬆手。公牛將昌期拖行幾百米後,才漸漸停了下來,平息了一場可能牛死人傷的惡鬥。昌期制伏奔牛的消 息傳開後,鄰里鄉親,男女老少,無不敬佩。力制奔牛的何昌期有多大力氣呢?民國年間,人們在其墓中發現一柄重達二十多斤的古劍,“傳言寧國伯(何昌期)力 制奔牛,觀此劍尤信”!

成年之後,何昌期“日食鬥飯,力開二石之弓”。就是說,一天吃30市斤飯,兩手能拉開240市斤的弓弦。

廣府族羣《何氏族譜》可補方誌之缺。何昌期,字伯唐(又作伯泰),號陽山(又作陽巖)。少年時期,跟隨父親鎮守雲浮(今雲浮市)。一次到山野打獵,兩隻猛 虎受驚衝出樹林,大聲怒吼,隨從士卒一下子嚇呆了。只見昌期不慌不忙,引弓發箭,“嗖、嗖”兩聲,轉眼間,兩隻猛虎已趴在草叢中變成死老虎了。

少年可伏虎,壯年可擋十萬軍,嶺南第一猛將——千牛衛上將軍何昌期 第2張

青年何昌期———一敵十萬

唐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叛亂,玄宗詔天下勤王。何昌期與同鄉李玉珪(後官右衛將軍)一同應徵。在連州(今連州市)校場比武中,昌期於張弓、跑步、跳躍等項目“加人一等”,名列第一。

北上入伍,投入激烈的平叛戰鬥。當時,久享太平盛世的唐軍連吃敗仗,不少將士聞風而逃,東都洛陽也被叛軍佔領了。刀光劍影中,如初生牛犢的何昌期,毫不畏 懼,奮勇殺敵。儘管不能改變唐軍屢戰屢敗的局面,卻受到主帥郭子儀的器重,編入帳下精銳部隊,以著有戰功而升爲裨將(副將)。當時,叛

軍將領高秀巖多次打敗唐軍,黃河以北爲之震動。一天,兩軍突然遭遇。何昌期與衆將說:“高秀巖原是哥舒翰(唐軍名將)手下驍將,勇猛彪悍,兼有謀略,如布 陣再戰,難於取勝。不如乘其立足未穩,先下手爲強……”話音未落,身先士卒,拍馬舉槍向高秀巖直殺過去,高喊“殺!殺!殺!……”士兵見何將軍已殺了上 去,誰敢後退?大家都跟着殺上前去。高秀巖大驚,唐軍還真有不怕死的。未及拉開架勢,倉皇應戰。經過一番浴血撕殺,高秀巖漸漸落了下風,見勢頭不妙,掉頭 逃跑了。於是,唐軍大獲全勝。

戰後,衆多將士都在議論:“身矮體瘦的南蠻仔向來不善打仗,唯獨何昌期這小子真不怕死,敢衝敢殺,武功高強,打敗敵軍梟將!爲我軍贏得第一場勝仗。我們長 得高大魁梧、體魄體壯的北方大漢,怎能差過南蠻仔呢!”此後,軍中將士,奮勇向前,爭先殺敵,打了許多勝仗。據說,“安史之亂”的平息,以高秀巖的失敗爲 一個轉折點。

方誌記載,何昌期識字不多,鮮習韜略,他以忠君愛國之心,超羣武藝,過人膽識,常常克敵致勝,“氣蓋三軍,軍中目爲‘何十萬’,言其材勇足十萬人也”。意思是說:何昌期的武藝勇氣,足敵十萬人!這樣,使世人改變“南蠻人”不善打仗的偏見,着實爲嶺南人士爭光不少。

 壯年何昌期———千牛衛上將軍

長年征戰中,何昌期累立戰功,“上甚嘉之”,得到皇帝嘉許,官至千牛衛上將軍,封寧國伯。

唐代兵制,左、右千牛衛各設上將軍一員爲首領,從二品,負責皇宮侍衛及皇帝出行護衛與儀仗。實際上,是擔負皇帝與皇宮安全的衛戌司令。說明平亂有功的何昌 期,深得皇帝的信賴。唐代官制,爵位通常低於官品。寧國伯,系正四品官的爵位,食邑七百戶。比何昌期稍晚的正四品吏部侍郎韓愈,在其去世260年之後,宋 神宗才加封爲“昌黎伯”。當時,何昌期的官品、爵位比大文豪韓愈還高一些。2006年12月,有幸陪同法國遠東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及韶關學院諸教授在陽山 縣青蓮墟尚書古廟遺址進行田野考察。從明清古碑石刻上,筆者首次發現何昌期、李玉珪均官“尚書”一職,可補史志之缺。文獻記載,清遠地區“尚書”以上歷史 人物原有五人。今一次新發現兩名“尚書”,當是一個重大的歷史發現。唐代中央政府尚書省的“尚書”,職責權力均大於當今的部長。

晚年何昌期———偃武修文

神奇的信息技術,穿越一千多年歲月、四千裏山河,破解又一個歷史謎案,續寫又一個千古傳奇!

今據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何家營村何忠信、張昭介紹:晚年的何昌期,奉命率師駐守長安(今西安)南郊要塞,拱衛京城長安。“安史之亂”平定後,政局平穩,社 會安定。何昌期就地定居,構築莊園,把當年血腥干戈化爲息壤鋤犁。偃武而修文,常與文人名士遊樂。其中與詩人杜甫、畫家鄭虔等交情甚篤,故《杜甫集》有 《陪鄭廣文(鄭虔)遊何將軍山林》十五首。於此,試摘一首。

牀上書連屋,階前樹拂雲。

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

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

絺衣掛蘿薜,涼月白紛紛。同時,又與興趣相投的部屬朋友成立鼓樂社,用昔日指揮金戈鐵馬的戰鼓金鑼,演奏大唐帝國的盛世樂章。自娛自樂,陶冶性情。

一千多年來,何昌期後裔世代生活在何家營村。無巧不成書,鄰近的鄭家村也是鄭虔後裔世居的村莊。

珠江三角洲的廣府族羣《何氏族譜》記載:唐貞元初(約785年),何昌期從京城告老還鄉,詔封侍中,加太保銜,賜良田二百頃,永爲家業,敕建府第,榮寵冠 於當時。回到陽山後,創建何氏大宗廟,將賜田劃歸宗廟,永爲祀業,兼濟族人。重修何氏宗譜,制訂家規族訓,教育後代。貞元末(約803年)去世,追贈光祿 大夫,葬於七拱橋山(今七拱橋西岸)。

何昌期遺蹟———萬古流芳

少年可伏虎,壯年可擋十萬軍,嶺南第一猛將——千牛衛上將軍何昌期 第3張

何昌期之墓在陽山縣通儒鄉,見明代《廣東通志》及清代《陽山縣誌》等史志記載。族譜又載,明洪武元年(1368),廣信衛指揮使朱亮祖率師南征廣東,入陽山,至墓前憑弔,有詩:

採風不見通儒俗,弔古空存太保墳。

飛皷往來傳虎柝,寶泉闔闢透龍濱。

雲浮獵後蠻煙淨,)朔徵餘帝裏新。

壯烈未銷寒夜月,鬱崖常若擁千軍。

清代縣誌記載,何昌期墓塋位於通儒鄉龍鼻岡(坪)。周圍“岡巒起伏,矯若遊龍”,風水獨好。清順治年間,墓地“不封不樹”,兼“無碑可考”。那麼,何以證明是何昌期墓呢?民國縣誌說,“邑中何姓者多以清明節後來致祭,信爲寧國伯墓”。言之有理。

民國縣誌記載,何昌期之墓有二座墓(,工藝堅固而古老。墓前有磚石砌成的墓道,深有幾米,寬爲數米。墓室則無記載,估計當時仍密封。已被人打開的墓道,則成爲乞丐藏身之所。1936年前後,乞丐從墓(中挖取一塊磚來擺放食物,發現墓中有一柄二十多斤的古劍。

害怕冒犯神靈,連忙將古劍放回墓中,用磚封好。

近年,筆者調查發現:何昌期墓在七拱河西岸,七拱墟崗東面,有二孔拱形的墓道,鄉民稱爲龍鼻,踞守七拱橋頭,故名龍鼻岡(坪)。從其規模、形制來看,這是 陽山最高等級的古墓。上世紀五十年代“大躍進”運動中,被夷爲平地,修建七拱衛生院。當時,出土一支幾十斤重古刀,被拋入土鍋爐“大鍊鋼鐵”了。後來,還 出土古代兵器青銅矛。

祠廟陽山縣青蓮埠尚書古廟,系縣內連江沿岸墟埠最大的祠廟,供奉陽山最傑出歷史人物何昌期、李玉珪二位尚書。宋元故事,年代久遠,已不可考,早在明正統年 間(1439~1449)已有重修。不完全統計,明代重修四次,清代重修五次。解放後,改建爲青蓮市場。近年廢棄,民間改修爲尚書紀念館。

明萬曆十三年(1585),何昌期墓側重修尚書廟,以示紀念。明萬曆十八年(1590),陽山城東韓文公釣魚臺修建關帝廟,壁上繪有何昌期畫像,陪祭關帝。清順治年間,陽山縣城的鄉賢祠,祭祀寧國伯何昌期等先賢,每年舉行春秋二祭。

遺蹟清代縣誌記載:洗馬街,南去縣五十里,何昌期曾洗馬於此。估計今址在七拱墟一帶。

尚書約民國時期,將何昌期墓附近鄉村設立尚書約,以示紀念。

少年可伏虎,壯年可擋十萬軍,嶺南第一猛將——千牛衛上將軍何昌期 第4張

何昌期後裔———枝分南北

何忠信、張昭說,何家營村何氏原來藏有《何氏族譜》,已毀於晚清戰亂。附近原有供奉何昌期的祠廟,解放後拆毀。今村中有何昌期後裔一千多人,但是,他們僅 知道先祖是唐軍元帥郭子儀的部將何昌期,而不知道何昌期是遙遠南方廣東人。今史志記載與何氏後裔口傳相吻合,毫無疑問,何家營何氏族人的確是陽山縣何昌期 後裔。

廣府族羣《何氏族譜》也記載何昌期後裔情況。何昌期,妣侯氏,封寧國夫人,生六子。鳴珦,少聰穎,通經史,入弘文館,擢中書舍人;鳴瑀,官衛尉寺少卿;鳴 珮,官定陶縣令;鳴瑾,通讀五經,歷官弘文館、史館;鳴珪,官桂州司馬;鳴璋,進士,授集賢殿校書郎。此後,其後裔遷南雄縣珠璣巷,發散珠江三角洲,繼而 分佈海內外。今海內外講粵語的廣府人,基本上是何昌期的後裔。

何家營鼓樂———走向世界

何家營村原名“何將軍營”,何昌期後裔一直生活於此,世代相傳先祖何昌期奏樂之技,今稱爲“何家營鼓樂”。何家營鼓樂,被專家學者譽爲“中國古代交響 樂”,成爲中華文化的瑰寶。1954年以來,美蘇英及臺灣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慕名而來考察。1978年後,何家營鼓樂應邀赴北京、香港等地交流演 出。1985年,村中創建中國第一家民間音樂陳列館。2005年,以何家營鼓樂爲代表的“西安鼓樂”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2009年 冬,以“何家營鼓樂”爲核心的“西安鼓樂”已被評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何家營鼓樂社社長何忠信及何家營小學校長張昭爲了搶救“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 的何家營鼓樂,打破了傳男不傳女的傳統,將鼓樂引進課堂,努力培養傳承人。2005年12月,應世界文化論壇聯盟大會邀請,何家營鼓樂社前往約旦首都安曼 訪問演出。

何昌期的一生,爲了社會安定,維護國家統一,累建功勳,有功於民,有功社稷。挖掘、研究何昌期的人文歷史,既是搶救、弘揚地方歷史文化,又能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還能團結海內外何氏族人,具有積極、實現、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