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高祖李淵,字叔德,中國唐朝開國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軍事統帥,唐太祖李虎之孫,唐世祖李昞之子。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都說皇家無親情,這話聽起來有幾分道理。縱觀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宮廷政變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每到了權力交接之際,圍繞儲位之爭的宮廷政變總會如期而至,其血腥和殘忍程度讓人不忍直視,其不顧親情和人倫的冷酷讓普通老百姓搖頭嘆息。

趙武靈王有沙丘之變,秦始皇也有沙丘之謀,漢武帝有巫蠱之禍,李世民有玄武門之變……無數的宮廷陰謀一再證明那個道理,那就是皇家無親情。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爲何帝王家會沒有親情呢?多半是因爲大多數帝王沒有處理好親情與權力之間的關係。

唐高宗李淵就遇到這樣的麻煩,兩個兒子爲爭奪儲位鬥得不可開交,李淵卻企圖在兩者之間玩平衡。結果,他的平衡術玩砸了,兩個兒子互不相讓,最終在玄武門發生了火併,製造了李家王朝的家庭悲劇。

李家的的不幸卻成了大唐的幸運,若沒有玄武門之變,大唐一定會走向分裂。秦王將以洛陽爲根據地,據陝東大片土地與李建成的中央王朝對抗。從此,大唐王朝將陷入戰亂,天下將再遭生靈塗炭。

其實,李淵玩的平衡術並不高明,甚至是愚蠢的,他差點葬送了由他親手締造的大唐王朝。

任何一起政治事件都有深層次原因,玄武門之變也是,它絕不是一朝一夕忽然發生,其產生是一個矛盾逐漸積累、以至到了不得不暴發的過程。讓我們看看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一、天策上將

公元621年七月,李世民在消滅竇建德與王世充兩大軍閥後,身披黃金甲,騎着高頭大馬,在長安城無數羣衆的熱烈歡迎中凱旋。李元吉、徐世勣等二十五名大將簇擁其後,緊跟將軍方陣後面的是“鐵甲萬匹、甲士三萬”。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第2張

此時此刻,李世民是何等的偉大,又是何等的榮耀。同樣沉寂在巨大幸福中的還有唐高祖李淵,面對兒子取得的豐功偉績,他給予了李世民最高的獎賞:天策上將。

可能大家對這個職位沒有概念,我解釋一下,所謂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幾乎和太子平起平坐,僅在李淵之下,堪稱大唐二號人物。

李淵的這次獎勵是真心實意的,他不光在政治上給兒子加官晉爵,經濟上也給予特別照顧。李世民之前已有食邑三萬戶,再增加二萬戶。什麼概念呢?就是李世民可以坐享五萬戶家庭上交給朝廷的稅賦,可謂榮寵至極。

讓李世民有了權和錢後,李淵還嫌不夠,他又授權李世民“開天策府,置官屬”。意思是說允許李世民在大唐的中央政府中又私設了一個小朝廷。在這片私人領地裏,李世民可以自由地任免官員,網羅人才,培置自己的勢力。

不久,李世民在自己的天策府裏設置了文學館,網羅了一大批頂尖人才,其中包括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于志寧等十八人,後來這些人都成爲李世民貞觀時期的智囊團隊。

在武將方面,天策府裏更是人才濟濟,有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侯君集等人,這些人在玄武門之變中幫李世民幹翻太子集團,爲搶班奪權立下汗馬功勞。

不得不說李淵真是糊塗,既然你如此器重老二,恨不得將整個大唐獎賞給他,那乾脆立他爲太子得了。可是他又覺得李建成也很優秀,太子之位上幹得也很稱職,不能無罪廢黜。

可能從李淵的內心來講,他可能覺得有必要在兩個兒子之間搞平衡,誰也不虧欠,既對得起老大,也不讓老二委屈,唯有如此,他纔是一個公正的父親。

可這將會害了李建成,害了李世民,甚至會害了整個大唐。人性是自私的,沒有誰願意別人搶走自己的東西。而李世民卻如同一個貪吃的孩子,仗着父親的寵愛,將哥哥碗裏好吃的肉一點點搶到自己碗裏。

爲此,李建成非常害怕,他擔心李世民遲早一天會將他碗裏的肉全部搶走,那時,他將一無所有。他決定反擊,將原本屬於他的一切再奪回來。

二、太子的反擊

眼看李世民的勢力日益壯大,李建成的不安全感日益加深。爲此李建成瞞着老爸招募了兩千多名驍勇之士充當東宮衛士,駐紮在太子宮長林門左右兩側,號稱長林兵。他還嫌不足,又命自己的部下可達志從燕王李藝那裏“發幽州突騎三百”

雖然李建成的這些不軌行爲被人揭發,老爸李淵也最終原諒了他,但由此可見,他無時無刻不在提防着來自秦王府的威脅。

光提防也不是辦法,李建成也開始主動出擊。他聯合齊王李元吉一起對付李世民,他們想到的辦法就是誣陷和詆譭。

雖然李建成玩軍事玩不過李世民,但玩政治,李建成卻是一個行家。

“建成與元吉曲意事諸妃嬪,諂諛賂遺,無所不至,以求媚於上”

意思是說,李建成與後宮的妃嬪們串通起來,一起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在政治鬥爭中,枕頭風的作用不可小覷。香風吹得李淵醉,醉意朦朧搬是非,爲此,李世民吃了不少苦頭。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第3張

有一次,李淵帶着三個兒子進行了一次狩獵,李建成有一匹突厥得來的烈馬,他趁機送給李世民,還裝出友愛的樣子說:“此馬甚駿,能超數丈澗,弟善騎,試乘之。”

李建成明爲送馬,實爲謀命。李世民騎上這匹馬後,馬上感覺它的桀驁。胡馬開始尥蹶子,李世民機警地跳開,毫髮無損。這樣反覆嘗試了數次後,李世民笑着說道:“彼欲以此見殺,死生有命,庸可傷乎!”

李建成和妃嬪們聽到這話後,將其添鹽加醋改爲“我有天命,方爲天下主,豈有浪死。”並傳送到李淵的耳朵裏。

李世民聽到後,大發雷霆,立即將李世民召來訓斥了一頓,責罵道:“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汝求之何急!”

這一招夠狠,就差說李世民想要謀反了。自古以來,君王最忌恨的是別人搶他的寶座。正當李淵猶豫如何懲罰秦王時,有官員奏報:突厥犯境。於是李淵趁機讓李世民戴罪討伐突厥,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隨着局勢的發展,情況越來越兇險了,李建成開始謀劃除掉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夜,李建成邀請李世民到太子府赴宴。酒過三巡之後,李建成假意要與弟弟和好,特意敬了他一杯酒,說兄弟二人從此化干戈爲玉帛。李世民一飲而盡,哪知剛喝完,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李世民被人扶回西宮後,在牀上躺了半個月才逐漸康復。由此可知,太子與秦王的矛盾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真正讓兄弟二人攤牌,發生在李元吉討伐突厥之際,李建成與李元吉決定藉此次出征將秦王府一鍋端,剪除李世民羽翼,趁機在昆明池餞行之際除掉李世民。

然而,行動還未開始,陰謀泄露,李世民不得不鋌而走險,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除掉了哥哥和弟弟,並逼其父李淵退位。

原本和睦相處的兄弟爲何反目成仇,以致於要兵刃相見呢?這一切歸咎於李淵危險的平衡術。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第4張

三、李淵的曖昧

面對李建成與李世民兄弟二人之間你死我活的爭鬥,李淵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呢?

“上之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上謂世民曰:“若事成,則天下皆汝所致,當以汝爲太子。”

這是記載於《資治通鑑》中的一段話,由此可知,李淵在立太子的問題上頭腦是糊塗的,明明內心擺脫不了立嫡以長的老規矩,卻又對二兒子隨便承諾,幾次三番說要立他爲太子。

李世民得到了老爸這一明確的信號,雖然嘴巴上說不,而且內心像貓抓一樣。有哪個皇子不想做太子,那可是未來的天子啊,誰又願意屈於人下呢?

李淵發出的錯誤信號誤導了李世民,讓他誤以爲老爸將來會廢掉李建成,改立他爲儲君。從他開設文學館,暗中壯大天策府的勢力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其志不在小。

李淵不光對李世民亂開空頭支票,還在兩個兒子的爭鬥中和稀泥。

在楊文斡謀反一事中,太子深度參與。

“楊文斡嘗宿衛東宮,建成與之親厚,私使募壯士送長安。”

私藏武器和私養軍隊在唐朝都是死罪,因爲這會讓皇帝覺得是圖謀不軌。這個事情被人捅了出去,李淵知道後,怒不可遏,立即“召建成責之。”

太子嚇壞了,戰戰兢兢地去向父皇請罪,當他見到老爸後,“叩頭謝罪,奮身自擲,幾至於絕。”寥寥幾字,將太子的惶恐展現無遺。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第5張

令人奇怪的是,李淵面對兒子串通邊將謀反,卻並沒有給予處罰,甚至連無關痛癢的警告、記過都沒有,只是將此事定性爲“兄弟不睦”。

既然犯了錯不會受到處罰,那太子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那就甩開膀子幹吧。於是就有了後來太子攛掇後宮妃嬪誣陷世民,又企圖下毒將他毒死等一系列的迫害行爲。

李世民喝了毒酒後,幸運地扛過來了。當李淵前來看望受傷的兒子時,他說道:“我看你兄弟之間難以相容,如果你們都住在京城,將來一定會發生紛爭,不如現在你去洛陽,陝東都是你的天下。”

陝東道的面積可不小,包括今天的河南、山東、河北等大片土地,李淵把這些地方的軍政大權都交給李世民,其實是讓他到那裏另立中央,與李建成分庭抗禮。

幸虧李世民沒有接受老爸的建議,不然的話,剛剛新生的大唐可能又會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李建成的中央軍必然會討伐李世民的諸侯軍,那時候,大唐又將陷入戰亂之中。

對於李淵的這個餿主義,李世民當然不會同意,他的當然不會滿足於諸侯王,而是讓李建成讓位,由他來做大唐的皇帝。

同樣,李建成也不會同意老爸的這個建議,他和李元吉密謀之後,決定阻止李世民去洛陽。

“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耳,取之易矣。”

由於遭到兩方的同時反對,李淵只得放棄了這一決定。

李淵和稀泥式的平衡術,勢必緩解不了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於是,武力決鬥,成了兩個敵對集團唯一的選項。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第6張

四、最後的總結

很顯然,李淵一直在試圖打造一個好父親的良好形象。兩個兒同樣優秀,老大是理想的太子人選,老二功勳卓越,對大唐有締造之功。

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淵不想委屈任何一方,試圖一碗水端平。一會兒說要立李世民爲太子,結果又立李建成爲太子,一會兒又對老二說,你去陝東吧,那裏歸你管,你也可以自建天子旌旗。

至於兩個兒子整天互相捅刀子、玩陰謀互害,李淵沒有起到一個裁判應有的公正,一直在兩者之間和稀泥。太子私藏武器、私養軍隊,他連一句批評的話都沒有;世民差點被哥哥毒死,他卻背地裏攛掇老二另起爐竈搞分裂。

這如同李淵的手中握着一把糖,他看哪個兒子哭得厲害,就分一顆糧去安撫。可是,安撫得了一時,安撫得了永遠嗎?兩個兒子的矛盾不會因爲得到一顆糖,就會自動消失,它只會在看似平靜之中慢慢發酵,直至醞釀成驚天的玄武門之變。

李淵的悲劇在於,他一直遊走在親情和權力的兩端,試圖兩個都要。他既要維持溫情脈脈的父子之情,也要賦予他們至高無上的權力,這注定是一場危險的踩鋼絲遊戲。

打個比方,某家有兄弟幾人,雖然過得不富裕,但也和睦相處。忽然有一天,他們的唯一的老父親去世,留下了一套很值錢的房產。於是,平衡被打破了,兄弟之間會爲了那套房產鬥得不可交,甚至反目成仇。

一套房產尚且會激發人性的惡,利益之爭會讓親情瞬間瓦解。如果把這套值錢的房產換成大唐的江山呢?那利益的誘惑將無限大,人性中的惡也會全部釋放出來。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第7張

這時,就不是家庭成員之間吵吵嘴,鬥鬥氣的簡單問題,而是演化成兩派甚至多派人馬,集天下最優秀的人才,彼此之間玩陰謀,上演夫妻反目,父子結怨,兄弟相殘的宮斗大戲。

如果照這樣說,那皇家到底還到底有沒有親情呢?這要辨證來看。如果皇家能將皇權與親情進麼剝離,讓政治歸政治,親情歸親情,皇室的成員迴歸普通老百姓的“純潔”狀態,那麼,皇家也能擁有平常百姓家的天倫之樂。

在這個問題上,李世民的曾孫李成器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同樣是在經歷“唐隆政變”,面對有擁立之功的弟弟李隆基,李成器很大度的讓出太子之位,甘當一個無權無勢的王爺,最後得以善終。

李建成遇到的問題和一百年後的李隆基又是何其的相似,他雖貴爲太子,同樣面對戰功卓越的李世民,爲何不主動讓賢,甘當綠葉陪襯呢?

有人何能會問,那爲何不是李世民主動讓賢,放棄一切權力,與哥哥和好呢?這又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我只是簡單說一下,朋友們可以繼續就這個話題探討。

李淵想平衡親情與權力,卻差點葬送了大唐 第8張

李世民對大唐有締造之功,多少人跟着他出生入死,不都是爲了封妻廕子,澤被後世嗎?李世民不想當儲君都難,背後的力量會推着他登上那個寶座。

因此,我們看到歷史上,凡是在動盪時期,一般都會立有軍功的皇子爲太子,而不是嫡長子,這已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律。

李淵雖然是一個英明的君主,在大多數事情上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然而在面對兩個兒子的儲位之爭,他扮演了一個十分糊塗的角色。他不但沒有起到救火隊長的作用,反而讓火苗越燒越旺,玄武門之變,李淵至少要負一大半的責任。